第210章皇帝返回忠誠的東京城!第210章皇帝返回忠誠的東京城!→、、、、、、、、、、、、、、、、、、、、、、、、、
校場中。
一批一批的文官聚集,三三兩兩的說著話。
實際上,人還沒有到齊,目前只有兩千余人來了。
人群中三四十歲的人占多數,還有極少數年近五十的人。
許多人議論著,說著對未來的規劃,說著在燕云十六州大展拳腳的期望。
在許多人議論時,也還有人陸續來。
人群中,有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
此人名叫陸宰,官宦世家出身。父親名叫陸佃,是王安石的弟子,曾擔任吏部尚書、尚書右丞,又擔任尚書左丞。
因為黨爭派系的爭斗,被彈劾后外放為官,郁郁而終。
陸宰早年擔任淮西提舉常平,后轉任淮南東路轉運判官、京西路轉運副使、淮南路計度轉運副使。
趙桓剛登基時,因為觸怒上官被免職。
這一次抽調官員,因為陸宰擅長轉運被調來了。
陸宰沒什么名聲,膝下有一個兒子卻非常的出名,是大名鼎鼎的陸游。
陸宰不清楚北面的情況,北上沒有拖家帶口。
陸宰站在人群中,聽著許多人的議論,尤其聽到許多人說在燕云十六州做官,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心中卻冷笑。
當官要求升官發財?
算什么官。
陸宰在人群中等待,忽然聽到議論聲。
“來了,官家來了。”
“官家擊敗金國,奪回燕云十六州。如此圣天子,我終于一睹龍顏了。”
“官家萬歲!”
人群中響起雜七雜八的聲音。
無數人吶喊起來。
喊聲回蕩,陸宰的目光也落在趙桓的身上,看到趙桓龍行虎步走來,只覺得皇帝前所未有的威武昂揚。
冬日的陽光灑落,照耀在趙桓的身上,更仿佛在趙桓的身上撒上一層金光似的。
陸宰一時間心神激動。
這就是重整山河的圣天子。
原以為大宋到了崩壞之際,陸宰都有了南遷的想法,卻因為趙桓力挽狂瀾,才有了現如今的局面。
能在圣天子的麾下做事,這是他的福氣。
不多時,趙桓來到了人群前方,站在早就搭建好的臺上。
趙桓環顧聚集的人。
目前,人還沒有到齊。
趙桓沒有繼續拖延,有兩千多人也足夠了。他看著聚集的人,抬手下壓,說了聲肅靜。
一時間,周遭安靜。
趙桓開口道:“朕召你們北上的目的,想必你們都知道了。”
“朕要你們,治理好燕云十六州,讓燕云十六州不僅在疆域上屬于大宋,更要讓百姓的心歸屬于大宋。”
“要做到這些,不僅要是靠你們的能力,在朕看來,你們還要有足夠的志氣和勇氣。”
“勇氣是什么?”
“是面對艱難險阻,面對復雜局面,勇于擔當,敢于做事。”
“志氣是什么?”
“是你們在燕云十六州這一片土地,有志于建設地方,有志于讓燕云十六州的百姓,盡皆歸心大宋。”
洋洋灑灑一番話后,趙桓說道:“朕在東京,也會時常關注著你們的情況,希望你們能勇于作為,以大宋的崛起輝煌為己任,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陸宰聽得熱血沸騰。
官家圣明!
換做太上皇趙佶,哪里會談什么以天下為己任,哪里會談什么勇氣和志氣。
恐怕是讓他們在地方上多收稅,為國庫籌措更多的錢,從各方面盤剝百姓,從而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
陸宰情緒激蕩下,高聲道:“忠于官家,光耀大宋。”
周圍的人也一瞬間響應,喊著‘忠于官家,光耀大宋’。
喊聲從嘈雜變成了統一,人心沸騰,斗志涌動。
一個個宋朝的官員心氣兒十足。
這是國家強盛的好處。
大宋強,人心足,就不會覺得金人不可抵擋,不會覺得金人無敵,更不會有慕強的心態。
趙桓任由將士呼喊,好半晌后,周遭一切喊聲停止。
趙桓稍微側身,擺手指著一旁的張叔夜,說道:“此人名叫張叔夜,是總攬燕云十六州軍政的人。”
“張叔夜擔任觀文殿大學生、北方招討使,全權負責一切事務,可以先斬后奏。”
“爾等在張叔夜的率領下做事,必須務實勤奮。”
“張叔夜做事情,會秉公執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希望你們能和張叔夜一道,打造出一個不一樣的燕云十六州,完成周邊地區的整編。”
一番話說完,趙桓看向張叔夜,吩咐道:“你來說兩句。”
張叔夜對趙桓也感恩戴德。
他這輩子都在蹉跎。
在各地任職,調來調去的折騰,即便如此,他每到一地也是兢兢業業,從沒有任何的懈怠。
如今,直接被皇帝任命為觀文殿大學士。
這是從二品的官職,和各部尚書平級,如果再往上提拔,就是中書侍郎、門下侍郎這樣的副相身份。
更進一步就能進入政事堂,擔任真正的宰相。
至于北方招討使,是臨時官職,專門讓他負責北方事情的。
張叔夜站出來,向趙桓行了一禮后,仍是落后趙桓半步。
他看向所有人,高聲道:“諸位同僚和我一起到北方來,要重建燕云十六州等地,我在此,就說兩件事!”
“公平,以及還是公平!”
“為什么是兩個公平?”
“第一,對百姓要公平,做到施政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時執法必嚴,不能逞威風欺凌百姓。”
“第二,對你們要公平。正如官家所言,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們是對的,盡管去做,本官為你們做主。”
張叔夜高聲道:“聽清楚了嗎?”
“清除!”
無數人高呼。
趙桓笑了笑,叔夜做事非常好,這是合格封疆大吏才具有的能力。
一番喊話后,趙桓讓人安置所有來的官員,陸宰也被安置了下來。
所有官員的官職任免,要張叔夜自己去做。
趙桓不管這些。
趙桓又傳信給王彥和岳飛,以及韓世忠,拿下燕云十六州等地,以及拿下邊塞之地就足夠了,不能深入金國腹地。
對各地城池的攻打,要適可而止。
大宋驟然奪取諸多的地盤,要先消化了燕云十六州及周邊地區再說。
一切安排完,趙桓把政務交給張叔夜,帶著關勝及一千禁軍親衛離開了涿州,南下往東京城返回。
征戰許久,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