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336章唇亡齒寒 主題模式:
小白兔吃蘿卜第336章唇亡齒寒 屠殺開始了。
遇到人多的地方,
柳小龍就用手雷轟炸。
一顆手雷帶起一片血霧,引起陣陣哀嚎。
聲音之凄厲動人心魂,聞之無不令人膽寒、心驚。
柳小龍、石虎、野雞、南宮燕四人相互配合,
你方扔過,我方扔。
手雷就像一顆顆索命的神雷,
在人群中不斷炸響。
天雷再現,
神之懲罰降臨。
楊幺的軍隊目睹此情此景,
哪里還有絲毫斗志,不敢反抗,紛紛四散奔逃。
遇到人少之處,
柳小龍等人就用步槍、弓弩連續不斷地攻擊,
所過之處,
敵人紛紛被射倒在地。
對于那些還沒氣絕之人,
隨后跟進的樸刀隊予以補刀。
實行一條龍貼心服務。
屠殺,
一邊倒的屠殺。
楊幺遠遠地回頭看去,
心中大罵跟自己稟報消息的探子。
“尼瑪,
就這陣勢,
就這殺人不眨眼的氣勢,
你竟然跟老子回稟說是新兵蛋子,
你他娘的一定是被明水城策反過去了,
才會這樣坑害老子,
吸引老子上鉤。”
“上鉤?”
想到這兩個字眼,
楊幺渾身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轉頭看向李天潤,
“天潤快跑,我們上當了。”
“將軍你先走,我殿后。”
李天潤話音未落,就被一支流箭射中后背,撲通一聲摔到馬下。
楊幺覺察到身旁的異樣,
不敢停留施救,只能聽任李天潤自求多福。
拼命向著營盤的后方逃去。
那里有一個大門,
直通嶧城方向。
天光放亮,
忙碌一夜的明水城五百軍卒毫無困意,不知疲倦。
這一次是大獲全勝。
昨天大兵壓境的死亡壓迫感蕩然無存。
人多怎么了?
營盤扎下又怎么了?
不還是被自己打的落花流水。
反觀自己一方,
無一人死亡,有幾個受傷的,還是因為追擊不小心崴了腳。
楊幺昨天剛剛建好的營盤,帳篷,糧食還有武器。
通通歸了明水城。
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讓這些眼中布滿血絲的兵卒們興奮不已。
吶喊聲,祝賀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
這一勝仗,徹底提振了這些新兵們的士氣。
南宮燕目睹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氣。
新加入的兵卒太需要武器了。
沒有武器,怎么打仗?
每天的高強度訓練,也需要充足的食物來補足體力。
今天這一戰,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野雞站在一旁,在心中慢慢體會那種久違的勝利喜悅。
這種快樂喜悅,也只有跟在柳小龍的身邊,和他并肩作戰,才能充分體會得到。
石虎作為一個草原人,
看著遍地尸骸,歡呼的人群,心中不禁發出感慨。
不管是草原還是中原,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繼而發展成戰爭。
這無關種族,無關部落,也無關國家。
關乎的只有利益。
石虎心中喟嘆一聲,找了一根樹樁,靜靜地坐了下去。
一場廝殺,他有些累了,心更累。
柳小龍面對堆積如山的人頭、遍地尸骸,
心情復雜。
他來自現代社會,曾經也是三好青年,模范學生。
他并不是嗜殺、好戰之人,
但是一想起空空如也的明水城,
一想起頭顱散落、尸體橫陳的鬼王澗。
佛說:“殺人者人恒殺之。斬殺惡魔即為善念。”
柳小龍的心又坦然了。
高聲喊道。
“傳令,所有的新兵,將人頭拉到鬼王澗,祭奠明水城所有死難的百姓。
所有老兵負責打掃戰場,現在開始行動。”
柳小龍的聲音落地。
剛才還喧囂激動的人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在場的很多人都知道鬼王澗,
都知道明水城的老百姓,就是被楊幺無辜屠殺在那里。
除老兵外,
所有的新兵卒都來自樂陵郡城,
有的人在明水城還有親戚,對這場屠殺感同身受。
現在聽到柳小龍的號令,
頓時明白了這場戰斗的意義。
這是一場為明水城數萬無辜百姓報仇雪恨的復仇之戰。
他們參與了,也見證了。
覺得自己的這一輩子,值了。
冬日的鬼王澗,
陰風怒號。
風吹過山石,吹過遍地的尸骸。
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
如泣如訴。
仿佛在向世人述說著某種的冤屈和不幸。
柳小龍、南宮燕、野雞、石虎帶著二百新兵,
將這次斬獲的三千顆頭顱一一擺放在這些尸骸前面。
柳小龍堆土為爐,插草為香。
帶領所有人,對著鬼王澗內的遍地尸骸拜了三拜。
朗聲說道。
“明水城的父老鄉親在天之靈聽真,我將殺害你們的兇手的腦袋給您們帶來了。
你們從現在起,可以安息了。”
話音剛落,
人們突然發現山谷的風停了。
停得毫無征兆。
鬼王澗內的嗚咽聲也一并消失不見。
心中無不驚駭莫名。
他們知道,這是明水城的父老鄉親的在天之靈,對于他們祭奠的回應。
頓時感覺自己這件事情做對了。。
再看向柳小龍的目光中透出崇拜的眼神。
“各位兄弟,每人一抔土蓋在逝者的身上,算是讓他們入土為安吧!”
柳小龍心中明白,
這里死的人太多、太多。
依靠他們這二百多人徒手扣開堅固的巖石。
無異于登天之難。
只能采用一人一抔土的方式讓他們安息。
柳小龍穿越到這個時代,他也盡力讓自己的言行融入到這個時代,也包括對待逝者的態度和方式。
夜幕中,
倉皇逃回嶧城縣的楊幺驚魂未定,下令關閉城門,不準任何人出入。
即便是逃亡回來的兵卒,錯過了入城的時間。
因為這條禁令,也同樣無法入城。
所有的潰逃回來的敗兵聚集在城下,跳著腳的痛罵楊幺不仁不義。
“楊幺,你個癟犢子玩意兒,你不得好死。”
“姓楊的,我日你祖宗十八輩。”
城下潰兵們的情緒已經崩潰,不計后果的叫罵。
“城頭上的兄弟,開開城門吧,大家都在一個鍋里吃過飯。
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啊。”
“城頭上的兄弟,我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姓楊的不是人,他豬狗不如。”
看守城門的統領、偏將們見此情景,心有戚戚。
紛紛跑去縣衙稟報,卻一個個毫無例外地吃了閉門羹。
讓他們倍感無奈。
對于城下的潰兵們的遭遇,感同身受。
起初,幾個統領、偏將還以為楊幺唯恐混進來追兵和奸細,不讓開城門。
天光放亮,
城內守軍看到楊幺對待城外的潰兵依然不管不問。
終于明白了他的真實意思,有了唇亡齒寒之感。
跟著楊幺這樣的將軍,這樣的主子。
自己遲早有一天,也會得到城外那些潰兵的下場。
與其等到那一天,不如現在就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