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滾珠軸承和絕緣線第230章滾珠軸承和絕緣線:蕭劍原本是想,用電力來解決動力問題的,可即使造出了發電機,最終還得用蒸汽機發電,蒸汽機是怎么都躲不開的。
來到鐵廠后,研究組馬上就圍了過來,
這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了,不管有多忙,只要蕭劍回來,他們都會丟下手中的事情。
每次來到蕭劍身邊,蕭劍從沒有讓他們失望過,每次總會教給他們一些新的知識。
會議室內,研究組成員正在匯報各研究項目的研究程度。
劉山不及待站起來,自豪地說道:“公子,我們的滾珠軸承終于研究成功了,現在已經新建了一個專門的滾珠廠,有高碳鋼磨盤,和拋光液之后,打磨出來的鋼珠已經達到了要求。”
“滾珠的外圈和內圈,也是用高碳鋼制造的,耐磨度比普碳鋼高出很多,生產出來的滾珠,已經應用到很多設備中,新制造的馬車,也采用了滾珠作為軸承,到面前為止,還沒有發生故障。”
說完,將一個滾珠軸承遞給了蕭劍。
蕭劍接過軸承,捏著軸承的內圈,然后在桌子上摩擦了一下,軸承快速轉動起來,感受到軸承運轉平穩沒有絲毫震動。
又將軸承放在耳邊聽了聽,也沒有異常噪音。
蕭劍看著還在轉動的軸承,點頭說道:“有了滾珠軸承之后,轉軸的摩擦力,和間隙都會大幅度減小,轉軸也不再因為轉動而磨損,制造出來的設備精度,會大幅度地提高,毫不夸張地說,滾珠軸承,是設備制造業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陳文軒起身說道:“公子說的沒錯,自從發電機,和電動機中使用軸承后,效率便大幅度提高了,在沒有滾珠軸承時,磁石和線圈之間的間隙,最少要留半寸,使用滾珠軸承后,間隙已經做得非常小了,輸出的電壓和電流,比以前高出十幾倍。”
聽到陳文軒用電壓和電流來說電力,蕭劍便問道:“你們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研究成功了?”
陳文軒說道:“自從有了絕緣漆之后,銅絲制造的漆包線,已經可以做得比頭發絲還細了,我們根據電磁原理,已經制造出電壓表和電流表,只是精度還需要提高,不過,目前夠用了。”
說完又補充道:“公子制出第一代絕緣漆之后,我們就成立了絕緣材料研究組,第一代絕緣漆,經過研究組多次改進后,絕緣強度、耐溫度、粘度和機械強度都得到大幅提高。”
蕭劍問道:“導線的外皮,你們有沒有改進過?”
蕭劍用過一種簡單方法做外皮,就是用石棉布裹在銅線外,工藝過分復雜,質量還不太好。
陳文軒很自豪地說道:“公子你不知道,這次,我們招聘了幾個做樂器的工匠,他們對粘膠特別在行,調制出來的魚鰾膠、牛皮膠和豬皮膠非常厲害,特別是一種用蒲公英汁液,調制出來的膠水,不怕水,還耐高溫。”
說著,他拿出一個玻璃瓶,里面裝的是一種濃稠的液體,用一根木棍挑了一點出來,拉出很長的絲都不斷。
他繼續說道:“這個就是用蒲公英調制出來的膠水,我們對這種膠水做了改進,加入少量的滑石粉和生漆,還有云母粉和桐油等,熬制出一種高濃度粘接劑,用這種粘接劑,再混合石棉纖維,就可以制造出電線外皮。”
說完,又拿過來一段有外皮的銅線,遞給蕭劍。
蕭劍拿著這段電線,電線外皮算不上光滑,但勉強過得去。
快速地折了幾次,外皮沒有出現裂痕,又拿到火盆上燒了一會兒,直到外皮被燒焦,也沒有發生燃燒,蕭劍點點頭,說道:“強度和耐溫度已經很好了,就不知道耐不耐老化,這可以在使用中觀察改進,目前,就用它做電線的外皮吧。”
“絕緣材料研究組不錯,這種蒲公英膠水粘度高,還不怕水,是個好東西,你們多投入點精力,想辦法再改進試試,這個研究組暫時不要撤銷,就讓他們專門研究各種材料吧,這個研究組是誰負責的?”
楚君衍站起來,給蕭劍行了一禮,說道:“絕緣材料研究組,是由弟子負責的,也是九龍山中等學院的研發項目,研究組中的成員,大多都是學院學生,還有幾個從外面招聘的漆匠。”
蕭劍點頭說道:“很好,學院做得不錯,中等學院才剛建立,就有這個成績,說明我沒選錯人,當前,我們的建設任務太重,分不出足夠的人力來修建學院,學生們一定過得很艱苦吧?”小說中文網 楚君衍說道:“感謝先生的關心,我們只從晉江學院的學生中,挑選出三十多個學生,這三十幾個學生,已經有二十多個,被研究組當助手挑走了,剩下的都是絕緣材料組成員,他們也只有晚上空閑時,才會在一起學習,大家過得都很充實。”
蕭劍點頭說道:“你們安排得很好,九龍山這邊的學院,估計要到下半年才開始修建,完全建成,最少要半年以上,這三十幾個學生,都是不錯的苗子,你們要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等學院完全建成后,正好可以代替你們去教授新生。”
研究組匯報完之后,蕭劍便開始視察軸承廠和發電機實驗室,劉山帶著蕭劍來到軸承廠,看到大門側面的名牌時差點噴了,軸承廠的名牌上寫著的廠名是:滾蛋軸承廠,名副其實的廠名。
進入到廠內,就像是進入到了牲口市場一般,幾條耕牛正在拉著一個像碾子一樣的物體轉圈,來帶動鋼珠磨盤制造鋼珠,鋼珠車間的內面,是一個熱壓機,正在壓制鋼珠粗坯和軸承的內外圈,熱壓車間的旁邊,又是幾個耕牛拉動的碾子,正在打磨拋光軸承的內外圈。
蕭劍頂不住廠內的怪味,很快便結束了視察,邊走邊說道:“工廠的動力問題必須要解決,老是用耕牛作為動力,不光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