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渾身碎骨,渾然不懼,鐵骨錚錚!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擺爛兩年半,我大秦第一老六的身份瞞不住了第295章渾身碎骨,渾然不懼,鐵骨錚錚!(女生文學wenxuem)
恥辱,太恥辱了!
幸得那兩城的守將,皆知道以大局為重,死守城池,并沒有放瓦剌兵進城!
也先見無便宜可占,便進攻紫荊關!
攻破關隘,守將孫祥戰死!
瓦剌軍,長驅直入,進抵京師城下!
然而,在于謙的經營下,大明的京師早已固若金湯!
這時擔任監國的朱祁鈺,也在于謙的擁戴下,成為了新任的大明皇帝!
在于謙的號召下,大明上下,同仇敵愾,士氣高漲!
瓦剌軍先攻德勝門,結果卻被于謙料中,中了于謙預先布下的埋伏!
瓦剌軍大敗,也先之弟孛羅、平掌卯那孩皆中炮而死!
也先無奈,只能轉攻西直門!
卻也被明軍英勇擊退!
也先見無法攻下京城,又聽說明軍大隊援兵即將抵達,害怕后路被斷,于是又裹挾朱祁鎮,逃回了草原!
大明,贏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保住了道統,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于謙,功不可沒!
“還好有個于謙!”
“不然,我大明怕不是在朱祁鎮這一代就亡了!”
朱元璋長舒了一口氣,幸好在危難之時,有于謙站了出來,否則,五十萬大軍都沒了,大明,恐怕難逃此劫!
于謙,有救國之功!
是大明的頂梁柱!
難怪,李定國會說于謙勝自己十倍!
李定國,雖然為大明耗盡了最后一滴血,但他最終卻失敗了,含恨而終!
而于謙不同!
于謙,他成功了!
拯救了大明!
而在意識到無法滅亡大明后,也先,也是考慮要不要將朱祁鎮送回。
隨著大明已經擁立了新君,朱祁鎮這位太上皇,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
為了和大明修好,也先派人前往大明,欲送回朱祁鎮!
可已經當上了皇帝的朱祁鈺,卻不想迎回自己的大哥。
一旦朱祁鎮回來,他將如何自處?
這皇位,是讓還是不讓?
這時,于謙提出,帝位已定,朱祁鎮已經成了太上皇,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朱祁鈺,這才勉強答應,將朱祁鎮這位太上皇,接回大明!
可孰料,卻因此埋下了禍根!
朱祁鎮,雖然被迎回了大明,但這位太上皇,卻被幽禁在了南宮!
顯然,朱祁鈺并不放心自己這位大哥!
可即便如此,在朱祁鈺病重后,政變依舊發生了!
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朱祁鎮,恢復了朱祁鎮這位太上皇的帝位!
就這樣,朱祁鎮,在被瓦剌俘虜之后,竟然又奇跡般地復位,重新當上了大明皇帝!
而在當上了大明皇帝后,朱祁鎮,便開始了對于謙的清算!
于謙,被誣陷入獄!
判處,斬立決!
朝野大嘩,天下鳴冤!
一代忠臣義士,竟要蒙冤而死!
整個神州,都在嘆息!
他們卻又很清楚,于謙的倒臺,是必然之事!
因為于謙,一心為國,擁立郕王朱祁鈺登基成帝,當初也是他一力促成!
可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朱祁鎮重新上位,必殺于謙以正名!
但他們想著,于謙怎么也不至于死罪!
朱祁鎮,至少念在于謙保全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會對于謙網開一面。
可他們卻還是低估了朱祁鎮!
朱祁鎮,終究還是不顧于謙的天大功勞,殺了于謙!
背下了這千古罵名!
大秦。
“這朱祁鎮,冤殺忠良,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嬴政的眉頭一皺,冤殺一位救國之臣,朱祁鎮,昏君的惡名,怕是鐵板釘釘了!
然而,嬴羽卻笑著搖了搖頭,“朱祁鎮,名聲本就臭了,還會在乎多殺一個于謙嗎?”
瓦剌留學生!
叫門天子!
大明戰神!
這兩個稱號,哪一個不是千古聞名?
縱觀華夏這么多朝代,這么多的皇帝,當過留學生的也就三位!
大宋占了兩!
剩下這個就是朱祁鎮了!
至于叫門天子和大明戰神,那更是絕無僅有,只此一位!
誰家天子,會被異族所俘,叫開自家城門的?
誰家率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還能整全軍覆沒的?
朱祁鎮,都已經成了神州皇帝的地板磚了,他還會在乎罵名嗎?
大明。
紫禁城。
“這個混賬東西,為什么不干脆死在瓦剌?”
見朱祁鎮竟然處死了于謙,朱元璋的胡子都當場給氣歪了!
沒有于謙,大明怕不是只有百來年國祚就亡了!
于謙,稱得上是大明皇朝的再造功臣,定海神針!
這樣的人,每一位大明皇帝,都應該重用他,尊敬他!
誰會舍得殺?
恐怕也只有朱祁鎮,才會做這種蠢事了。
朱祁鎮這個禍害,與其回來搞政變,倒不如死在瓦剌算了!
死一個朱祁鎮沒關系,死一個于謙,對大明而言,可就是巨大的損失了!
然而,那天道金榜的畫面,卻在此時驀然一轉!
浮現而出的,卻是一座刑場!
于謙,被判處斬立決,押赴刑場行刑!
在那街道兩旁,無數百姓皆神色肅穆,心情沉重!
他們不明白,為何皇上要殺于少保?
于少保,不是保衛了京師,保護了大明江山社稷的忠臣嗎?
怎么突然就成謀反的叛賊了?
于少保若是叛賊,當初瓦剌人圍攻京城的時候,直接投靠了瓦剌人不得了,為何還要等到現在?
就連尋常百姓都知道,于少保,恐怕是被冤枉的!
刑場上。
于謙雖已面臨死境,可他的臉上,卻并無絲毫懼色。
他仰望蒼天,一聲長嘯,“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首《石灰吟》,令神州各大皇朝之人,盡皆動容!
寥寥數語,正氣凜然!
“好一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從這幾句詩中,他們便能夠讀出,于謙的忠肝義膽,一身正氣!
可惜,如此忠義之人,卻死在了昏君奸臣之手!
大明,失去了一位棟梁!
神州,則失去了一位忠義之士!
可惜!
可嘆!
渾身碎骨,渾然不懼!
保衛大明,一心為國!
于謙!
名列忠義榜第三!
獲得天道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