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有一個石臺,上面特別光滑,看得出來,應該是經常有人坐在上面。
吳秋月腦海里幻想著師父坐在這邊的場景。
她不明白,師父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這樣痛苦的樣子?
明明才五十歲的年紀卻硬是把自己折磨成六十歲蒼老的樣子。
更多的像是在故意折磨自己。
上輩子師父到死都沒提過她的家人以及她以前的生活。
“叩叩!”上前將院門敲響。
過了半晌沒聽見開門的聲音,她知道,師父能聽見,可她就是不想理人,所以,對于有人上門,她根本不在意。
“黃清霜,我知道你能聽見我的聲音,我是你的親人,我來找你了!”
吳秋月當然可以直接闖進去,可她不想給師父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讓師父來給她開門就得引起她的注意,而她知道,她在喊出師父名字的那一刻,就已經引起她的注意。
果然跟她想的一樣。
過了幾分鐘,院門吱嘎從里面被人打開,一個蒼老頭發花白有干瘦的女人出現在她面前。
吳秋月的眼淚就這么毫無征兆地掉下來。
后知后覺又趕緊拿衣袖擦干臉上的淚。
女人就冷眼看著她,似乎在仔細辨認吳秋月,在確定沒見過她之后,猛地就要關門。
吳秋月一把將院門擋住,“師…黃大娘,你好,我叫吳秋月,我今天是特意過來找你的,我有很重要的事要跟你說,咱們先進去再說,可以嗎?”
黃清霜一雙帶著事故的眼睛,緊緊盯在吳秋月身上,那種審視跟鎧甲一樣厚重的防備,吳秋月心里更疼了。
師父是遭受了多少事才會讓她有這樣重的防備心!甚至封閉了自己的嗓子,硬是讓自己變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她記得上輩子師父重新開口,學了半年多才把話說利索。
而且她現在的樣子真的很讓人心疼。
頂著一頭花白的頭發,臉上帶著辛苦后的蒼老,身上穿著破舊的衣服,身板卻挺得很直。
要真說起來,吳秋月更喜歡師父自身的那股氣韻。
師父真的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她懂的服裝設計,有一口流利的外文,舉止儀態都非常好,從師父身上,她看到了真正的大家閨秀,那種真正從畫中走出來的感覺。
可現在的她卻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甚至硬是把自己變成啞巴。
黃清霜依舊冷冷的看向她,既沒有讓她進門的意思,也沒有趕她離開,卻分明已經表露了自己的意思。
這是要她在門外交代的意思。
吳秋月太了解她的師父了,如果說謊在她面前根本就不可能,除非你能演繹得獨一無二,可謊言就是謊言,怎么能以假亂真呢。
所以,吳秋月決定真假摻雜。
“師父,其實我是您老親自去認下的徒弟。”
“砰!”
院門毫不留情在她面前關上,幸好吳秋月眼疾手快,將自己的腳從院門內抽出來,否則非得夾住不可。
“唉,師父的臭脾氣還是那么大,慢慢來吧。”
不過能再見到師父,看到她就在自己面前,吳秋月還是很欣慰的。
于是將提過來的東西放在院門口。
“師父,這是我給您買的一些東西,您先拿進去吃啊!”
吳秋月沒等到回應,就匆忙出了村。
她今天只顧著過來探望師父了,怎么就忘記帶東西呢。
就一眼就看出來了,師父缺的東西不少,她得幫忙置辦一下。
衣服,衣服是首要的,鞋襪也挺破舊了,里面穿的也得置辦幾套。
吳秋月回到鎮上,進了唯一的一家供銷社。
里頭的東西質量不太好,跟她服裝店里的質量沒法比。
不過吳秋月也沒嫌棄,趕緊挑選了幾件看得過眼,還合適的衣服買下來。
里頭要穿的里衣,吳秋月扯了綿軟的布,決定親手給師父做兩身!
她的手藝是師父教的,她的一些針法上自然地帶著師父的一些心思,等師父看到,沒準愿意聽她解釋呢?
不過她動手做出來之前,還是先給師父買兩身穿著。
再就是吃用的,也得多準備一些,她空間里還有不少的肉,各種肉都有,雖然上輩子師父沒提過,可吳秋月就知道,師父最喜歡喝的就是羊雜湯,還是放了胡椒的羊湯。
冬天里喝進肚子里特別暖和!
直接讓豆包在空間里將羊殺好,切塊,羊雜也一并清理出來,羊雜湯的味道簡直太美味。
上輩子她日子好過后,經常給師父帶羊雜湯,她不想回去面對那極品一家子,都是在師父那邊解決。
兩個人會舒舒服服地吃上一碗羊雜湯,再泡個饃饃,肚子飽飽的,別提多舒服。
而且當年師父就曾跟她提過,干脆讓她跟周文生離婚,可自己就是死心眼,沒想到落得慘死的下場。
麥乳精,奶粉,紅糖白糖,雞蛋,面條,罐頭,總之,她買的一個背簍里全都被她塞滿了。
買要東西又返回村里。
殊不知,她離開村里的這段時間,沒少人在議論她。
“我說馮婆子,你不會是老花眼了吧?這黃啞婆家里靜悄悄的,別說人,連只鳥聲都沒有。”
“我也覺得,如果真是找黃啞婆的,那前幾年怎么還叫她這么慘地逃到咱們村里落戶?我覺得肯定是有什么誤會,一看找錯了人這才趕著離開了村子。”
“我覺得也對,黃啞婆脾氣古怪得很,來咱們村住了這么久,除了偶爾打水能見到她,其他時間根本看不到她人影。
就她那樣又老又丑,還是啞巴,哪個男人肯娶她?所以,她又哪兒來的親戚?找錯人了!”
馮婆子見村里人不相信她,有些后悔。
早知道她就不多嘴了!
剛才得了一大把牛奶糖,拿回家就給每個孫子塞了一顆,她那個兒媳婦又是個破鑼嘴,村里沒影的事都能被她傳出三個版本。
所以馮婆子不太想跟兒媳婦說這事。
可架不住兒媳婦歪纏,這才將剛才碰到吳秋月,帶她去找黃啞婆的事說了一遍。
哪兒知道,就半盞茶的功夫,整個村都傳遍了!
自然引起了村里極大的好奇,這不,有幾個耐不住的就過來聽墻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