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章 發財計劃

  賬號:搜索第5章發財計劃第5章發財計劃←→:

  一家人用生產隊的板車,把發芽的麥子給拉回家了。

  唐曉芙下午還要上工,溫言安慰了幾句,先行離開。

  “也算是一枚十里八村的俊后生啊,我懷疑,唐曉芙是個顏狗才看上我…”

  洗了洗臉上的熱汗,那毛巾擦了擦前胸后背,林正軍看著鏡子里那張二十歲的英俊臉龐,嘚瑟不已。

  鼻梁高挺,劍眉濃重,眼神干凈純粹,留著這個年代很時興的偏分頭。

  摸了摸肚皮,沒有一絲贅肉,清晰可見結實的腹肌,而非油膩松垮的啤酒肚。

  “你又不是唱戲的,整天對著鏡子照什么照!”

  林三槐被搞得一肚子氣,瞪著林正軍,咬牙切齒地罵道:“一個月三十天不上工,混吃等死,今天還給我惹出這么大的事兒,還蠢到賒賬買生芽的麥子,你還不如死了干凈!”

  “唉,大部分都生芽了,癟了空了,只能拿來喂豬,你還賒賬來買,也太不懂事了!”

  張淑芹唉聲嘆氣,眼含熱淚,用臉盆盛了些麥芽,就往豬圈里的石槽里倒去。

  “娘,你別喂豬,我有大用!”

  林正軍連忙伸手攔住,接著問道:“爹娘,咱家糧倉里還剩下多少苞谷啊?”

  “還有二百來斤吧,堪堪能支撐到秋收分糧食。”張淑芹道。

  “爹,這二百斤苞谷能不能歸我支使?”林正軍笑道。

  “你要苞谷干什么?”

  林三槐臉色一變:“這可是咱家下半年所有的口糧,你可別亂來,搞不好,咱家就要鬧饑荒了!”

  “爹,娘,你們就信我一次吧。”

  林正軍笑道:“只要家里的苞谷歸我支使,這些麥芽就不會浪費,咱家不僅不會虧空,還能賺一筆大錢!”

  “賺錢?你這孩子,是不是剛剛受了驚嚇發燒了,說什么胡話呢!”張淑芹滿臉擔心。

  “咦!你要是能賺錢,那真是祖墳冒青煙了,你爺爺能高興得從墓穴里爬出來唱一場大戲!”

  林三槐滿臉譏諷,從兜里摸出個皺巴巴的煙盒,抽出一根“報紙卷”,坐在椅子上,吧嗒吧嗒抽了起來。

  “省中華市牡丹,牛逼小伙大生產,中層干部迎春煙,知識青年抽勤儉,貧下中農報紙卷”。

  所謂“報紙卷”就是用報紙或草紙卷上土煙絲自制的香煙,口感極差,喇嗓子,但勝在不花一分錢,因此成為社員們的口糧煙。

  “那可太嚇人了!爹,不開玩笑,我打算做麥芽糖,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麻糖。”

  林正軍也不著急,娓娓道來:“一斤麥子生芽后,搭配五斤玉米,能產出約莫三到四斤麻糖。”

  “目前麥子的統購價格,是一毛六錢一斤,玉米約莫八分錢一斤。”

  “這么算下來,一斤麻糖的成本不到兩毛錢。”

  “但現在,國營商店和供銷社的蔗糖售價一斤一塊錢,水果硬糖一塊四!”

  “麻糖沒有蔗糖和水果糖的甜度高,但香甜酥脆,風味獨特,賣八九毛錢一斤,很合理吧?”

  “這就有四倍的利潤啊!”

  林三槐聽了,愣怔了半天,不由雙眼一亮,滿臉喜色:“你還別說,這還真是個好法子!”

  張淑芹在心里盤算了一番,眉飛色舞地道:“400斤麥生的麥芽,如果搭配足夠的苞谷,能做出1200斤麻糖來,一斤六毛錢的利,全賣完就能賺700塊錢呢!”

  “娘,你就放心吧,肯定能賣完!”

  林正軍自信地笑道:“咱們這里不是甘蔗和甜菜產區,糖類都要從其他地區協調購買,憑票供應,根本供不應求。”

  “我聽說,縣城黑市上,水果糖甚至能賣到兩塊錢一斤,要不我去黑市上賣,還能賺更多呢!”

  “你小子想上天呢,投機倒把那可是要吃牢飯的。”林三槐瞪了瞪眼。

  林正軍笑道:“爹,現在大批知青返城,就業困難,為了解決待業青年就業問題,政府已經允許擺攤或者開設服務部,開始鼓勵個體經濟發展了,沒什么風險的。”

  “你就是說破天,我也不允許你去黑市投機倒把!”

  林三槐一擺手,斷然道:“等麥芽糖做出來,就賣給國營商店或者供銷社,哪怕價格壓低點,咱們少賺點,也不冒這個風險!”

  實際上,林三槐代表著此時群眾的普遍心態。

  計劃經濟時期,青山公社的社員養雞都不允許超過五只,甚至肉雞和雞蛋也不許私下買賣,只能賣給供銷社,否則就要割資本主義尾巴。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已經允許個體經濟發展。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放思想可沒那么容易,老百姓心有余悸,思想和行為非常保守。

  這段時期,是典型的緊缺經濟,市場供給嚴重不足,但凡大著膽子做點小買賣都能賺錢。

  但說林三槐是杞人憂天,也不盡然。

  1982年,溫州發生了“八大王事件”,民營經濟領域出現“倒春寒”,一時間,又風聲鶴唳。

  “行,我聽您的…”

  林正軍倒也沒堅持,主打一個細水長流。

  畢竟以后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要是現在因為投機倒把進去了,那就虧大了。

  “娘,先分揀麥芽。先挑出二百來斤長度約莫四厘米的麥芽,也就是差不多五十斤干麥子的量,洗干凈,剁碎。”

  “好!”

  “剛剛冒芽的,用簸箕、盆子、水桶裝起來再灑點水拿濕布蒙著,繼續發芽,等個兩三天再做,簸箕盆子水桶不夠,就去鄰居家借。”

  “好嘞!”

  “爹,咱倆去大隊部磨坊,先把這二百斤苞谷磨成大碴子!”

  “好!”

  一家三口立刻忙活起來。

  傍晚時分,妹妹林紅英背著一筐豬草腳步匆匆地回來了。

  她大概聽說了家里的變故,小臉憂心忡忡,看了幾眼院子里的麥芽,但沒多說什么,默默地拎起籃筐出去撿了一筐柴火。

  林紅英今年十四歲,在離家三公里的公社中學念書,現在在放暑假,開學就要念初二。

  她衣服都是撿林正軍剩下的舊衣服,補丁摞補丁,瘦得好像一棵豆芽,滿臉菜色,全是營養不良鬧的。

  夜幕降臨,三人忙活完了。

  半個院子都擺滿了水桶和大大小小的盆子,二百斤大碴子也磨好了,還有幾張涼席。

  干了幾個小時重體力活,消耗不小,中午吃得又不好,林正軍餓得前胸貼后背。

  張淑芹忽然反應過來,急忙轉到廚房里:“哎呦,晚飯還沒做,豬也忘記喂了。”

  林三槐一聽就煩躁,正要開口數落,就聽見堂屋里傳來林紅英的聲音:“爹娘,吃飯了,豬我也喂過了!”

  只見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下,她正將一筐窩窩頭,一碗沒有半點油花的熬冬瓜端上了飯桌。

  屋檐下,足夠三天燒的柴火碼得整整齊齊,還有足夠豬明天吃的一堆豬草。

  “紅英,辛苦了,你真能干!”林正軍愛憐地摸了摸妹妹的頭發,鼻頭發酸。

  林紅英天資聰穎,前世考上了大學,做出不小的成就。

  但因為痛苦的童年,家庭的悲劇,她覺得林正軍沒有盡到責任,和林正軍關系十分惡劣,幾乎斷絕來往…

  這個年代,重男輕女現象普遍且嚴重。

  同齡的女孩早早輟學勞動補貼家用,但林紅英就喜歡讀書,哭著喊著都要上學。

  林正軍原來還挺支持她讀書的,但在自己工農兵大學生名額被頂掉后,林正軍多少有點讀書無用論的思想。

  覺得她不能下地賺工分,是賠錢貨,就再也沒給過她好臉,經常嘲諷打擊。

  以至于林紅英極度缺乏安全感,對這個哥哥又怕又恨。

  第一次感受到哥哥的心疼和關愛,林紅英呆了一呆,心里暖洋洋的,紅著臉輕聲道:“我干的都是輕活兒,沒什么的。”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重生1979:開局迎娶落魄千金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