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65章耐心第一卷第165章耐心←→:sjwx
一到酉時,試院的門便開了,考生魚貫而出。
有人才走兩步,就直直倒了下去。
這便是身子撐不住的。
雖已二月,西北的天氣仍冷得厲害,這人看起來穿得單薄,就在里面坐一天不動彈,身子肯定受不了。
還有些考生一被親人接到,便止不住地哭了起來。
都是書生,自是沒有嚎啕大哭,那眼淚一滴一滴往下流。
辛苦了一年,可惜在第一門便感覺今年又沒了。
肯定過不了。
葉家人看著,心里提得很高,有些害怕。
眼睛緊緊盯著門口,生怕錯過葉明。
“來了來了!明兒,這!”葉大牛個子最高,眼尖看到了。
他用力沖葉明揮著手。
葉明小跑著過來了。
孫氏連忙握住他的手給他暖著,“這手凍得跟冰塊似的,我的兒受苦了!”
葉明笑笑,“娘,我餓了,我們快些去吃飯吧,想吃熱熱的。”
他其它還好,一雙腳一天不動,凍得發僵。
剛開始帶進去的水還熱,喝著能讓身子暖一些,慢慢的水就是涼的。
又冷,又喝大半天涼水,他這肚子不舒服。
葉盼汣想過這個問題,也有些無奈。
保溫杯現在沒有啊,她又做不出來。
就連那暖手爐,都不能帶進試院,更別說在杯子里放炭了。
“走,去吃些熱湯面,今晚別再坐了,不斷地走走,讓身子暖些。”
幾人來到了清水縣最有名的面館。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葉家人如今吃面已不用顧及價格,每人都挑的自己最想吃的。
孫氏難得迅速地搶著把賬結了。
吃完面后,葉明肚子舒服了些,臉色都好看了些。
葉老太不敢問他感覺怎樣,葉老頭一手搭在他肩上,“明兒,今天感覺怎么樣?”
葉明笑笑,“阿爺,我覺得不錯,比我想象的簡單許多。”
這話一出,葉家人都放心了許多。
葉大牛看著他很是自豪,“好樣的,考過了大伯送你匹馬。”
葉明沖他行禮,“多謝大伯。”
孫氏看著他,“謝都謝過了,可得加把勁啊。”
葉盼汣拍拍她,“別給明兒壓力,回吧。”
葉明便跟著一起回了葉家,還是家里更舒服。
一連又考了四天,葉明撐了下來。
就是他身子這幾個月純坐,休息又少,最后一場考完出來就有些害了風寒。
止不住地咳,頭也痛。
孫氏緊張得不行,忙請了谷郎中來看。
谷郎中早在書院已認識葉明。
葉明咳嗽著,要起身給他行禮。
谷郎中擺擺手,“躺好吧,讓老朽看看。”
脈診后,他摸摸胡子,“無甚大礙,就是著涼害了風寒,每日多飲熱姜水,發發汗便好了。”
孫氏這才放心下來,她又拉著葉明的手,“你小姑說得對,這身子可不能不重視啊。”
葉明笑笑,“是,等我好了就每日都去學學。”
他都沒想到自己真會考完就病了。
在床上躺了一日,葉明身子就大好了。
終歸是年紀小,好得也快。
縣試過后,清水縣一般都要十天才出成績。
他這十日便都能在家,休息休息陪陪家人。
其中當屬孫氏最高興,她雖現在每日在家,但舒州鋪子分成是每天都分的。
只是每天沒去拿錢罷了,待再去舒州時便能收一大筆錢。
還能成日見到自己的小兒子,她臉上每天都笑得跟花一樣燦爛。
葉家這邊一片歲月靜好,朝堂上卻從不如此松弛。
一晃半個月過去。
盛平已在六部輪流當值,除了最后的禮部。
狄玉書將禮部大門關得緊緊的,一副只要他活一天,禮部就絕無可能對盛平敞開門的架勢。
盛平也不惱,就在禮部門口。
狄玉書關起門來,在里面不停地寫彈劾盛平公主的折子,一邊寫一邊大聲念。
不光他寫,禮部人人都寫。
盛平朗身站著,淡笑聽著,累了就坐上椅子歇息。
到了狄玉書瞪著她下朝后,夜里繼續拿捏住值守官員,進去查看文書等。
她有的是耐心,也無懼這些彈劾。
她將收集好的各種漏洞全部整理好折子,便前往了御書房。
李高正在御書房門口站著,一看是她,便笑道,“殿下稍等,奴才這就去給陛下通報一聲。”
盛平給他塞了個大荷包,“多謝李公公。”
李高將荷包收好,公主既然給了,他就得收。
他雖是皇帝身邊極為親近的奴才,可也始終是個奴才,還能駁了主子的面子不成。
盛平直身站著,一動不動,等著被召見。
父皇父皇,但也先是皇再是父。
娘親只生下她一個孩子,在她五歲時便撒手人寰。
御醫查不出來什么,娘親去得蹊蹺,她還記得父皇當時抱著她在空無一人的養心殿里。
父皇指著頭頂的紅瓦,“這是皇宮,卻也是墳墓。我無能,查不出他們是使了各種手段。”
父皇滾燙的眼淚滴在她的胳臂上,灼得她發痛。
在皇權達不到鼎盛時,皇宮更不是皇上的家。
做富貴郡王妃時,娘親沒有背后勢力,并無什么。
做了皇后后,娘親娘家無勢,便注定了悲劇。
她從小在宮中長大,每日從皇宮中不知要抬出去多少人。
她必須要爭,要走在鋼絲上一步一步謹慎地去爭。
若是不爭,娘親的下場便是她的。
御書房里,站著兵部尚書林元耀,還有丞相蘇閻,永昌伯楚厲。
“這西夏未必太把自己當回事,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竟然開口提這么些要求!”楚厲很是不忿地說道。
蘇閻抬手,臉上帶著笑,“大人何必氣惱,西夏提了這么多要求,恰恰證明西夏與大遼并未站在一處,它在搖擺,大遼必然也明白。”
這便正是他最想看到的局面。
林元耀很是佩服蘇閻,“正如丞相所言,大遼前去求親的使團都已出了西夏國都,我們的求親使團一去,西夏國君又派人把使團追了回來。
甚至讓我們的使團和大遼使團同處一室,意思是要看我們兩方誰的態度更誠摯一般。”
寧宣點點頭,“如此甚好,三方制衡,邊境的駐兵也已加強警備。接下來便派使團再去和西夏拉鋸,我們有耐心,大遼未必有這個好耐心。”: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