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章:論戰

  第七章:論戰:aixswx

  為了讓他有更多精神應付明天的論戰,我早早下了課。看他臨走時都還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喊住他,舉著右手,做個韓片里最經典的鼓勵動作:“aza,aza,fighting!”

  他一臉莫名地看著我,我傻笑,開心地喊:“這是極東北一個半島上的方言,意思是:我們的小法師必勝!”

  “你想去么?”他有點猶豫,可能是我在他第一天講經時表現實在太差了。

  我的包里放著素描本和簡易工具,軟尺記號筆,小鏟子等等。我先丈量城墻,夯土層的厚度,城門位置,畫平面圖和立面圖。正忙活著,突然發現身后立著一群士兵,舉著長矛對準我。我趕緊舉高雙手做繳槍不殺狀。皮尺滾落,拖出長長一條線。

  我急忙點頭:“我去,打死我也要去!”

  這么熱鬧的比賽,這么代價高昂的懲罰,這么牛這么狂的論師,錯過了豈不可惜?“哎,知道哪里有開賭盤的?賠率是多少?對開還是四六?”

  我可以不用去參加法會,當然就不用那么早起來。我現在都是睡到自然醒,梳洗完吃過早飯就上街。別以為我是去逛街了,我可是實地考察來著。兩千年前的古城啊,雖然規模不夠大人口不夠密集人民不夠富庶,好歹是我來古代后的第一個城市,先拿它練手了。

  人群發出一陣歡呼,國王和王后也激動地站起來向丘莫若吉波敬禮。國王又一拍手,進來幾十個宮人,抬著大箱小箱的東西,毫無疑問,是給勝方的獎品。哇,我對這小家伙的景仰簡直就是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居然在十三歲時打敗比自己年長三十多歲的人,長大了還得了?

  那天論戰結束后,他沒有繼續講經,而是在眾人簇擁下走到宮外。一頭裝飾著華美寶座的大象早已等在外面,他坐上大象,由國王在前面步行引路,在城里巡游。國王本人大聲宣布丘莫若吉波大師的勝利,所到之處,到處都是歡呼的人群,向他拋灑鮮花。這樣巡游了一個下午,將城內的大街小巷走了個遍。那一天,象背上的他,真是風光無限,年少得意,比21世紀的偶像明星還要受追捧。而他素來安靜淡然的臉上,在那一天里,滿足的笑總在嘴角掛了又掛,直到晚上走進我房間。

  等他在我面前坐定,趕緊迫不及待地問:“你跟他辯的是什么?”

  “‘有’和‘無’。”

  哦,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他論‘有’,你論‘無’?”

  見他點頭,我又問:“那你怎么贏的?”

  他想了想說:“很難一言道盡。”撓撓光腦門,“我不說有或無,而是先設‘假有’。既是‘假有’,便不再是無。有無雙道,不落兩邊。”

  我暈,有啊無啊的,繞死我了。“那他同意你的假設了?”

  “正是。我便再問,水中月是有是無。他不能妄言,自然稱無。既然眼見為無,世間萬物不過如水中月般皆是幻影,‘假有’便是非有非無,難道不是一切死寂相么?”

  “那有沒有“有”的東西啊?”死小孩,就這樣把個大叔繞倒了。他的理論,放到現代可以叫“人的主觀世界虛妄論”。

  “世界萬物皆虛,唯有nirvana永恒。”

  “nirvana是啥東東?”又掉梵文,我氣急之下把現代詞匯搬出來了。

  “嗯,便是經過修道,能夠徹底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回,入不生不滅。”

  他眼睛又開始對我放光:“艾晴,你定能知如何用漢語解意,是不是?”

  我翻翻白眼:“佛語里可以叫滅度、寂滅、解脫、圓寂、涅槃,總而言之,就是死唄。”

  他拍掌稱道:“解得好。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寂滅,即理性‘寂’靜,煩惱‘滅’除。”

  我嘆氣。我都已經為自己的剽竊行為向列位翻譯大師道歉道麻木了。心里怔怔地想這小孩漢語水平越來越高,有啊無啊的那套唯心論搞得我都有點消極起來。

  “那位論師曾說,若有勝過他的人,他便斬首謝罪。”他嘴角挑起一絲笑,看上去無不得意。“你說我要他頭顱何用。”

  “是啊,所以你就讓他拜你為師,學習佛法。”我想起大殿上收徒的那一幕,唉,終是少年心性,即使入了空門,還是脫不了爭強好勝。

  嘆口氣:“你覺得他是真心歸順你么?”

  我突然想到了一點,不等他回答,對他笑嘻嘻地說:“來,我們倆來辯一辯。如果我輸了,也拜你為師。”呵呵,反正他本來就是教我吐火羅文的師父,我輸了也沒損失。

  “啊,那,那辯什么?”他有些猝不及防。

  “就辯什么是輸,什么是贏。”

  不等他反應,我緊接著說:“假如我與你辯論,你勝了我,難道真的是你對,我錯嗎?我勝了你,難道真的是我對,你錯嗎?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錯嗎?還是兩個人全對或者全錯呢?我們兩個人無法決定誰對誰錯,那么請誰來斷定呢?如果請第三個人來斷定,同樣無法斷定。假如請跟你意見相同的人來決定,他既然與你意見相同,這怎么斷定呢?假如請跟我意見相同的人決定,他既然與我意見相同,又怎么斷定呢?假如請與我們兩個人意見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來斷定,又怎么斷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樣無法斷定誰是誰非,只要我自己堅持不認輸,是非問題是永遠搞不清楚的。”

  我呱嘰呱嘰用唐僧的速度講完了,微笑著看他。

  他盯著我,張著嘴,愣了有半分鐘。晃晃腦袋想說什么又沒說。然后雙手合十向我敬禮:“我輸了。”

  我看他一臉心悅誠服的樣,噗哧笑了出來。“還記得我跟你講過莊周夢蝶的故事么?”

  見他點頭,我繼續說:“究竟是夢還是醒,是莊周還是蝴蝶,根本沒有必要去追究。因為人的認識標準是相對的,一段時間內只能認清部分,誰敢說自己掌握了絕對真理呢?所以各門各派的相互論戰,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對方所是,這樣做是無法搞清真正的是非。”

  他又用心悅誠服的表情看我,我終于在這個超級高智商的少年那里得到了一點為人師表的感覺了。

  第二天他用無比恭敬的態度跟那個垂頭喪氣見他時怕得要死的大叔說了幾句。大叔不置信地看他,得到再次肯定后大叔激動地連連道謝,趕緊沖向昨晚住的房間。我知道大叔去收拾東西準備跑路了。

  我看向丘莫若吉波,他也正轉頭看向我,眼里滿是清澈的湖水。我再看看天,今天的太陽太烈了,怎么大清早就曬得人頭暈。

  ―――――――――――――――――注解――――――――――――――――

  關于“有”“無”,是魏晉時期主要思想流派之間僵持不下的哲學課題。他的思想是大乘“中觀”,概括為“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當然,他真正論戰到底是什么內容,現在已經無法知道了。我是借他這場有名的論戰,闡述他的思想。里面的“假有”、“有無雙道,不落兩邊”、“非有非無”等,都是他的原話,是他關于“無”的思想。小春用更通俗的說法將他的思想,成小說家言。當然,現在文里的他只有13歲,還沒那么系統。而艾晴關于輸贏的論述,是借鑒老莊的道家哲學。

  藏傳佛教辯經:按照因明學體系的邏輯推理方式,辯論佛教教義的學習課程。藏語稱“村尼作巴”,意為“法相”,是藏傳佛教喇嘛攻讀顯宗經典的必經方式。多在寺院內空曠之地、樹陰下進行。最早源于赤松德贊時期大乘和尚和噶瑪拉錫拉的公開辯論。辯經為西藏三大寺佛學的最大特色,辯經者由較優秀僧人擔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為對辯和立宗辯兩種形式。1對辯。藏語稱“作朗”。辯者二人,其中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且不許反問;告一段落后再反過來,直至一人無法問出。2立宗辯。藏語稱“當賈狹”。辯者無人數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說,待人辯駁,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問;問難者稱達賽當堪,即“試問真意者”,不斷提出問題,有時一人提問,有時數人提問,被提問者無反問機會。立宗辯過程中問難者可高聲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動念珠、拉袍撩衣、來回踱步,也可用手撫拍對方身體等做各種奚落對方的動作。

  兩人同時領到了一塊小木片,看了看,分別進入沉思狀。一柱香后,鼓敲響了。只見兩人迅速開始向對方發問,不過好像丘莫若吉波占了先機。年輕就是好,反應靈敏。兩人語速都相當快,你講一句對方馬上接一句。下面的人都支著耳朵屏聲靜氣,時不時露出“哦!”恍然大悟的表情和“嗯?”不知所云的表情。

  我會注意到場外觀眾完全是因為我再一次聽不懂。他們一開口我就知道自己聽不懂了,又是用梵文。于是只能觀察眾人表情的我,只好在腦中搜索有關辯經的歷史背景。

  辯經在現代的中原地區,日韓及其它東南亞地區的佛寺已經完全見不到了,而印度的佛教早已衰敗,只有在藏傳佛教里還保留了辯經的傳統,我在拉薩色拉寺,哲蚌寺都看到過。每天下午三點到四點,有專門的露天辯經場。其它寺廟的喇嘛都有組織地去,辯完了還要記錄辯論結果。

  第二天一早我居然沒睡懶覺,早早就等在門口了。

  這次辯論會在王宮大殿舉行,我是第三次進來了,前兩次當然是跟著那對高貴神秘的母子倆參加宴會。所以這次已經過了新鮮感,反正圖也畫了,名字也都命完了。這宮殿也就這么回事,規模不大,建筑一般,裝飾簡單。

  不過,這次的場面還真是大。能坐下的除了辯論雙方外,就只有國王和王后。其余人等都得站著,將大殿擠得水泄不通。

  我知道辯論是早期各教派爭取民眾支持的主要方式。在印度,辨經非常慘烈,失敗者往往銷聲匿跡。有的人會割掉自己的舌頭,有的人甚至不惜自殺。輕一點的,必須改換門庭,拜勝者為師。而勝利者則會一戰成名,萬眾矚目。結果當然是信徒云集,得到國王的尊崇和大量的布施,成為一代宗師。玄奘在西域和印度就贏過好幾場辨論,名聲大振。所以這場辯論,對于年少的丘莫若吉波來說,至關重要,難怪一貫鎮定的他昨夜也會緊張。

  主角登場了。紅方是我們身披褐紅色僧衣玉樹臨風風度翩翩翩翩少年年少有為的丘莫若吉波小法師,藍方是身著淺藍絨衣和尚不像和尚道士不像道士的中年大叔。這這這,年齡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啊。估計藍方也這么想,因為大叔正拿鼻孔瞧著對面雖然個子很高卻身形單薄的少年。

  他開懷地笑了,眉間愁云盡散。對著我肯定地點點頭,也學我的樣子舉右手。動作雖然有些笨拙,卻充滿自信,恢復了一貫的從容。這是他今天晚上第一次笑,這個自信的笑容照得滿室生輝,光彩溢轉間,暖意融融。

  他臉一黑,我趕緊剎住。

  不像我們平常所知道的辯論賽,辯經是一種群體活動。幾百個喇嘛一起擁進露天的辯論場,兩到四個人一組,一人主攻其余人守。攻方每發問一次,就動作夸張地拍手拉開李小龍的起手式,兼帶拉僧袍,甩佛珠,跺腳,表情猙獰。守方一般都團坐地上,神情激烈地抬手回應。整個辯經場充斥著叭叭叭的拍手聲,翻飛的紅色喇嘛衫和喧雜的人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當然聽不懂藏文,只是轉來轉去看他們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

  眼下雖然只有兩人,也沒有拍手造勢,可是臉部表情依舊很豐富。只見紅方越斗越勇,身體越來越向前傾,聲音越來越響亮,而藍方越來越蔫,身體越來越癟,聲音越來越輕,最后臉色發青,眼神迷離,額頭滲出涔涔汗珠,撲倒在地向丘莫若吉波做投降狀。

  跟著丘莫若吉波走出監獄時天已偏暗,這個時候是他做晚課的時間吧,結果跑過來撈我出獄了,我有點內疚。他對人介紹我是他的漢師,一下子所有人都對我極恭敬,讓我狐假虎威了一把。

  晚上他當然有問我為啥會有細作才有的舉動。我早就準備好的說辭是:還記得我的理想么?為了能留下一本可以流傳后世的史書,為了我們的后人能了解曾經的西域輝煌,我要收集一切相關資料。在我口若懸河喋喋不休中他無可奈何地說他會跟國王解釋的,叮囑我注意點。

  我被丟進監獄了,罪名是漢人細作。真是哭笑不得,有見過我這么明目張膽的奸細么?我急急調動所有學過的吐火羅語申辯,說自己是大法師丘莫若吉波的朋友,你們的王和王后我昨天還見過,還參加了國王賞賜的國宴呢。我堅持讓他們去找丘莫若吉波,可是被關了n個小時也沒人來保釋我。唉,我的科學調查啊,只能在監獄里繼續了。

  所以當丘莫若吉波心急如焚地出現在獄中時,他看到的是一個在艱苦環境下依然敬業,拿著軟尺在有限的范圍內測量,兢兢業業地畫監獄的平面圖和立面圖的我。

  以后幾天我在家窩著,修改圖紙,強化吐火羅文。五天后終于憋不住了,我小心翼翼地上街,注意自己的言行,等觀察完畢回來后再畫圖。不夠精確也沒辦法,誰讓我實在不想再搞監獄測繪工作了呢。

  就這么又過了十幾天,我的圖也畫了不少了。一天晚上講課,發覺他不像以往那么認真,似乎有什么心思,老是會走神。問他,他告訴我第二天與人相約論戰,所以有些心神不寧。我問他論什么,他說題目要明天到現場才知道。我又問他是什么人,他說是個很有名的論師,論遍西域各國無敵手,名震諸國。此人認為世上沒有任何人能辯論勝過他,敲擊王鼓,揚言若有人能辯過他,便割頭謝罪。

  閱讀不負如來不負卿請關注星空(aixswx)

  加入書架目錄AA

飛翔鳥中文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