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40章皇后好賤第40章皇后好賤←→:
\"崔安如并沒有意外,還是淡淡的樣子。
“師傅行事風格自然不需要同我們解釋,只不過他居無定所,行蹤飄忽。”
“是啊,這些年哀家一直想要找到他幫琛兒治病,只是他主動出手的人,也沒有辦法找到他,還好有你。”太后娘娘想起此事,也是有些無奈。
崔安如沒有跟她解釋,若是皇上傾盡全力去找醫仙,真的找不到么?
太后娘娘心里大概也明白,只不過沒有辦法明說而已。
“你跟蕭讓之間的事,怕是沒有辦法善終了,如今又牽扯進來林家和溫家。若是一直這樣下去,哀家也擔心你招架不住。安如,你有沒有想過,離開京都一段時間?”
太后娘娘的話,問得非常認真。
“沒有。”
崔安如回答得也是干脆,沒有任何猶豫。
太后娘娘似乎早就想到了,笑容溫柔慈祥。
“鎮國公的女兒,遇事自然不會退縮。”
崔安如沒有接話,她并不畏懼在京中這些亂七八糟的人。
“大慶的人快要來了。”太后娘娘提醒了一句。
崔安如看著太后娘娘眼里浮現出來的擔心,問道:“戰敗的人,也有臉求娶我們的貴女么?”
太后娘娘沒有回話,而是拿起了茶杯。
氣氛瞬間安靜下來,崔安如也沒有急于追問。
半晌之后,太后嘆了口氣,又說道:“聽聞這次大慶過來的人還是個皇子,而且未婚。”
“臣女父兄剛死,而且是在跟大慶的對陣中去世,怎么選都輪不到臣女吧?”
“不是有皇后在么。”
太后娘娘一句話,就讓崔安如什么都明白了。
這一定不是什么空穴來風,想必是宮里已經傳出這些話了。
李皇后還真是被梁紫玉說中了,堂堂國母,竟然如此不要臉。
“娘娘,我相信皇上英明神武,不會縱容這么荒唐的事情發生。”
崔安如想著,至少皇上要臉。
“嗯,你說得對,是哀家多慮了。”
“娘娘,如果沒有什么事,臣女也該回去了。”
太后娘娘沒有挽留,讓身邊的嬤嬤把她送到了寢殿門口。
李皇后的人截住崔安如的時候,她甚至沒有意外。
“安國郡主,這邊請。”
崔安如從容地跟在宮人身后,盤算著一會李皇后是打算開門見山的不要臉,還是循序漸進的不要臉。
皇宮寢宮的香氣比起鳳棲宮中濃郁一些,甚至有些厚重,崔安如并不喜歡。
“臣女參見皇后娘娘。”
“起來吧,本宮還想著,什么時候宣召你進宮,詢問一下這些日子國公府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之處,可巧你就來了。”
看起來,李皇后是選擇了虛與委蛇的虛偽不要臉方式。
“多謝娘娘掛懷,人死不能復生,父親和兄長已經跟母親團圓,臣女縱然再傷悲,也沒有回天之力,余下的不過是輔佐寡嫂照顧好小侄而已。”
“唉,你們兩個年輕女子,撐起一個國公府,終究是不容易。”
李皇后的話,后面肯定有其他的話跟著。
不過崔安如沒有給她機會,而是直接說道:“有宮中這些貴人們的恩典,有父兄至交好友的照顧,還有之前外祖母和母親留下來的家族財產,臣女和嫂子把瑯兒照顧大,并不是什么難事。”
李皇后被堵了之后,并沒有氣餒。
“你就不擔心將來你嫂子改嫁?你也總是要嫁人的。”
崔安如對李皇后的鄙視盡量壓在心里。
“臣女并不擔心,皇后娘娘擔心?”
李皇后微微嘆息:“倒不是擔心,只是每每想到國公爺這些年為皇上出生入死,結果連安享晚年的機會都沒有。”
崔安如沒有接話,任憑李皇后發揮。
她乖順地坐在那里,一副任君胡說的狀態。
李皇后本來還想繼續往下說,結果發現崔安如仿佛入定一樣,自己的話半點都沒有刺激到她。
她心中的斗志又被激發起來,直接說道:“你可知道,大慶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這次來的人是一個未婚的皇子。”
崔安如琢磨了一下,然后一副懂事的樣子,恭敬地說道:“娘娘,我明白了,到時候我和嫂子一定會老老實實在家,不會出現在大家面前,尤其是不會讓大慶皇子見到我們,免得想起一些不順心的事。”
李皇后忍著要竄上來的怒火,耐心解釋:“本宮自然不會是這個意思,既然兩國之間已經分出了勝負,也不想繼續爭斗下去,和親是最好的方式。如今對方的皇子已經過來,你還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崔安如聞言,稍微反應了一下,然后跪在地上。
“皇后娘娘為國為民,臣女自愧不如,想不到娘娘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實在是有氣魄。”
李皇后和身邊的嬤嬤都蒙了,這是跟自己玩什么套路呢?
“你自愧不如?”
李皇后怎么都沒有想明白,這句話要從何說起。
崔安如點頭:“不錯,臣女沒有皇后娘娘如此博大的胸襟,明明是戰勝國,為了兩國之間的和平,還是愿意把三公主嫁到大慶去,以示誠意。”
“混賬東西!”
李皇后被激怒了,身邊的嬤嬤都怒目看著崔安如。
三公子,是李皇后嫡出的女兒。
崔安如裝作蒙掉的樣子,非常迷茫地看著李皇后。
“娘娘,臣女猜錯了?方才娘娘又是提到平息兩國之爭,又是說對方是個皇子有和親的誠意,難道不是從皇室選一個公主嫁過去?”
李皇后語氣有些失控:“他們都戰敗了,有什么資格娶公主?”
崔安如心中冷笑,難道他們就有資格娶我?
“那娘娘剛剛是想表達什么?臣女愚鈍,實在是理解不到。”
李皇后冷笑不語,看著崔安如的眼神,像是刀子一樣。
她不說話,崔安如也不主動再提,就想看看李皇后怎么結束這種場面。
最終還是李皇后沒有忍住,語氣諷刺地說了一句:“崔安如,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年你答應了和親,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沒有兩年的征戰,沒有百姓的流離失所,沒有你父兄的離世,更不會有安南侯的發跡和對你的背叛。”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