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皇帝時日無多,林濃要當皇后了?shuhaige第433章皇帝時日無多,林濃要當皇后了?shuhaige→、、、、、、、、、、、、、、、、、、、、、、、、、
淑妃越想越心慌的同時,也越來越豁得出去,血液在身體里燃燒:“不行,絕對不能再等了!你越是要確認,越是容易被人發覺不對勁!”
“趁皇帝還沒有緩過來,趁中宮之權還在本宮手里,必須馬上采取行動!付出了多少努力,好不容易才把局布好,有了這八成勝算,若是此次偃旗息鼓,就再也不可能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兒啊!與其來日被皇帝奪權圈禁,在蕭承宴登基后被當做殺雞儆猴、震懾宗室朝臣的棋子,好不如在大好的形勢之下搏一把!”
“成了,你就是皇帝,才有機會把那些曾經傷害你、算計你的人全都殺了!讓瞎眼的皇帝,好好看看你的能耐!”
秦王的血液被點燃:“想辦法,把朝臣及其家眷全都集中起來!成敗,在此一舉。”
淑妃微笑:“我兒放心,這事兒簡單!”
皇帝病情在慢慢好轉。
不出意外,再有十天半個月,就能下床自由走動。
淑妃和秦王也能夠進去紫宸殿看望了。
雖然皇帝對她們的態度還跟從前一樣,但她們還是敏銳的察覺到,皇帝深不見底的眼神之中帶著一絲淺淺的防備!
這讓他們的危機意識更強烈。
但也確定,皇帝已經開始懷疑他們母子了,只是暫時還不確定瘧疾的來源,和他們即將逼宮的事。
太后見著皇帝身子好轉,終于放心:“祖宗保佑,臣民們日夜為皇帝憂心,如今終于可以安心了。”
淑妃眼神一動,趁機提議:“馬上就是太后娘娘的生辰,彼時陛下龍體也能徹底康復了,不如趁此機會好好辦一場,既是為太后慶祝七十大壽,也為安撫臣民情緒,讓大家都知道,陛下已經大好了!”
“陛下、太后娘娘,以為如何?”
太后怕皇帝辛苦,不想勞師動眾的。
但皇帝是孝子,自然不能因為自己的身子,就不讓老娘好好過生辰。
“宮里也許久沒有熱鬧過了,辦,一定辦得熱熱鬧鬧的!皇后…”
四下瞧了一圈。
沒發現皇后身影。
“前幾日還鬧著要進來侍奉朕,今日讓她來了,怎么又不見人影?”
太后嘆息失望。
淑妃欲言又止。
太子眼眸微垂,目光淡漠,回話道:“陛下龍體不安,皇后娘娘憂心不已,自愿入寶華殿為陛下齋戒祈福,得下個月才能出來!”
齋戒祈福?
皇帝漠然。
他太了解這個發妻了。
年輕的時候成日想著如何拿捏丈夫,如何凌駕妾妃的頭上,不管妾妃的娘家實力對他有多重要,但凡不稱她的心,就是算計不斷,攪合的后宮不寧、大臣怨懟。
如今拿捏不住丈夫,兒子也不肯做她手里的傀儡,也絲毫沒有讓她亦是自己的愚蠢,毫無收斂,汲汲營營,滿腦子都是權利和榮耀!
不趁著自己病重,仗著自己的皇后在宮中耀武揚威,會愿意閉門祈福?
怕不是又犯下了什么不可原諒的大錯,被太后給禁足了!
只是為了太子顏面,才對外宣布,她是為皇帝龍體安康祈福才入的寶華殿,好成全她的皇后尊榮!
皇帝深呼吸,亦是失望:“朕一直念及著周家的輔佐之情,她又是大皇兒和太子的生母,屢屢容忍她,結果年紀越大,她做出的事越發不像個樣子!”
蕭承宴攤上如此生母,也是無可奈何。
但好在,他的妻子善良機敏、聰慧寬厚、懂進退、肯隱忍,事事都以他的利益為中心,他又是幸運的。
太后輕拍太子的手臂。
溫慈與寬容之中,有對人性的了若指掌:“她是太子生母、中宮皇后,不該有錯,也不能有錯的,既然她的誠心祈福讓皇帝龍體好轉,就是大功一件!”
“旁的事,一概不論,也沒人敢議論!”
“太子務須多想。”
蕭承宴恭敬應下:“是,孫兒明白。”
淑妃和秦王又哪里不知,這是在警告自己?
笑著應下。
太后看向淑妃。
老人家的眼神在后宮的波云詭譎里,打磨出旁人無法模仿的寬和鎮定,以及讓人無法看穿的邈遠。
“既然辦壽宴是為著安撫臣民之心,那就好好辦!淑妃是個能干的,壽宴全權交由你來打理,哀家和皇帝都很放心。”
淑妃心頭一喜。
只要操辦壽宴的大權在她手中,逼宮之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行禮,接下了這份差事:“是,臣妾一定不負太后和陛下的信任,把生辰宴辦得妥妥當當!”
忍下心中暢快與激蕩。
母子倆告退離開。
皇帝看著寢殿大門開啟,又關緊,蒼白溫和的神色漸漸陰沉下來:“秦王私下說,有八九成把握能成功!但就咱們所知肯跟著他造反的官員、能夠動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讓他們有這么大的勝算。”
“前叛王留下的暗棋一定與這幫逆賊有了聯系,他們藏得實在太深,只怕是在朝中有著重要的職位、掌握著實權!太子…”
皇帝招了招手。
讓他在床沿坐下。
自從成為儲君,蕭承宴才在皇帝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帶著贊賞與幾分捕捉痕跡的父愛。
他想。
或許皇帝只是太忙,沒有時間去關心每一個孩子。
所以,只有足夠優秀,冒頭來到他的跟前,身份才能從“臣”,轉變為“兒臣”吧!
蕭承宴依言坐下。
有恭敬,也有屬于儲君的鎮定自若。
皇帝從枕下取出一枚虎符,一枚玉璽,都交到他的手中,亦是交托了信任和重任:“這是朕給你的第一次重大考核,也是最后一次,相信你能順利平定一切,如此,朕也有顏面去見蕭家的列祖列宗。”
萬神醫確實已經被殺了。
皇帝的漸漸好轉,是因為服用了那顆聚血丸的緣故。
蕭承宴帶進宮的那個人,是易過容的。
為的就是刺激秦王之流,讓他們的行動每一步都走在幾方的算計之中,盡可能地減少變故出現。
而劉太醫。
雖得萬神醫的指點,醫術精進不少,但畢竟沒有神醫的實力,沒日沒夜地鉆研藥方,也只能盡力拖延皇帝的病情,并未能研制出能克制瘧疾的奇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