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8章 見風使舵

  賬號:搜索第468章見風使舵第468章見風使舵←→:

  張致寧冷笑一聲:“一幫見風使舵的小人。”

  顯國公把持朝綱的時候,那些人都要看顯國公的臉色行事,跟狗一樣圍在顯國公身邊搖尾乞食,恨不得跪舔喊爹。

  武陽侯蹙眉:“齊王殿下如今已經成了氣候…”

  顯國公冷哼一聲,齊王此人喜怒不形于色,極難叫人揣度,如今成了親,竟也難以免俗,一副春風滿面,志得意滿模樣,當真是十分刺眼。

  他揚起聲音,哈哈一笑:“齊王殿下如今是有妻萬事足啊!”

  宮門口頓時一靜,品階低一些的紛紛低下頭,大氣也不敢喘一下,等級高一的人,也不敢張口,目光看向了齊王殿下。

  顯國公這話飽含意味,分明意有所指。

  聯想到最近宮外的一些傳言…

  齊雍抬眼看去:“顯國公說的是,人生三大喜事,莫過于洞房花燭夜,孤娶得如花美眷,良妻在側,自是有妻萬事足。”

  顯國公一抬步,前邊的一干官員們,紛紛讓出道來。

  他走到齊雍面前,臉上帶著笑容:“齊王妃驚絕艷絕,名冠天下,齊王艷福不淺啊,”接著,他話鋒一轉,“不過,我近來聽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掌故。”

  不待齊雍開口,他就徑自道:“說是民間有個有錢的老婦,死了丈夫后,獨子也死了,老婦擔心被人吃絕戶,就尋了一個年輕力壯的男丁入贅。”

  “有一天,兩人一起下館子吃荷葉米飯,店小二問小丈夫是吃硬點的,還是吃軟點的?小丈夫知道老婦牙口不好,為討歡心,趕緊說要吃軟的!小二聽了就說,老太太吃軟的,你一個大小伙子也吃軟飯呀。”

  他話音方落,跟在他身邊的一幫大臣,就肆無忌憚,哈哈大笑起來。

  “靠女人吃飯,所以要吃軟飯嘛,這掌故當真是有意思。”

  “以后那些靠女人的男人,都可以稱之為軟飯男了。”

  “有人年紀輕輕就吃上了軟飯。”

  所有人都聽出顯國公,是借了這個掌故,嘲諷齊王殿下靠女人。

  齊王殿下能連續削弱太后黨,沈侯出了不少力,甚至當初,齊王殿下北伐功成,也有沈侯一份功勞…

  沈岐聽得直皺眉,朝野內外那些傳言他也聽說過不少,也沒當一回事,可顯國公當面嘲諷,豈不是落了齊王的面子?

  齊王殿下貴為親王,就算得了鎮北侯府的幫襯,那也是強強聯手,也稱不上吃軟飯,靠女人吧!

  分明是借機諷刺。

  他看向了齊王。

  齊雍神色如常,好像沒聽出顯國公的嘲諷一般,平靜道:“確實挺有意思,人總有老的一天,也總有吃軟飯的一天。”

  沈岐聞言就笑說:“殿下說的是,顯國公如今也快六十了,再過幾年,就到了吃軟飯的年紀了。”

  尤大人跟著笑:“聽說顯國公納了不少美姬艷妾,想來等你老的時候,也有年輕貌美的美妾,陪你一起吃軟飯。”

  唐進堯一邊笑一邊說:“這可不一定,說不準到時候,顯國公連飯都吃不上了。”

  這話已是公然挑釁了,一些朝臣已經不敢搭話了。

  顯國公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他也沒想到軍機房里頭的水這樣深。

  原以為,皇上想利用軍機房進一步加強對五軍衙門的掌控。

  沒成想,齊王高舉著整改甘隴衛的大旗,公然在甘隴地方衛所,推行了按田納稅的新制,觸犯了大多勛貴世家的利益。

  最初還一些貴族不滿齊王改制,倒向了顯國公府。

  顯國公在朝中煽風點火,在地方制造混亂,只等鬧出了民亂,解散軍機房,一掃太后黨的頹勢。

  本來事情進行的很順利,但誰也沒想到,一群丁多田少,或根本無田的賤民和軍戶,集結了更大的聲勢,各地相繼爆發了民怨。

  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畢竟,在那些土豪鄉紳們眼里,這群賤民不過是他們踩在腳下的爛泥,想怎么欺壓,怎么壓榨都成…

  朝中那些勛貴,壓根就沒將賤民放在眼里。

  齊王殿下公然在朝堂之中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終究淺薄了一些,諸位回頭仔細讀讀《道德經》,也該明白,什么是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故居高而不善下者,終會落入深淵。”

  此言一出朝中一片嘩然。

  《道德經》體現的是民本核心。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意指上位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凈了,百姓才輕生冒死,不畏死。

  當下各地暴發的反抗現象,便是“輕生冒死”的行為。

  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意指當老百姓為了生存求活,不再怕死了,那么統治者用剝奪其生命的方式來威嚇,將沒有任何作用了。

  勛貴們不要想著鎮壓,那樣只會官逼民反,鬧出叛亂。

  《道德經》貴為諸經之首,是因其是一本集立身,為人、治事、治國為一體的宏大經書。

  勛貴們意識到大勢已去,又紛紛倒戈了齊王。

  正巧這時,宮門開了…顯國公甩了一把袖子,大步進了西側門緊挨著御道的大門走進去。

  按照禮制,西側兩門是王孫貴族的通道,依照品級,理該齊王殿下先行才是,但顯國公從未遵守過這個禮制。

  早朝開始后,張致寧開始難受了。

  唐進堯又奏報了糧倉案的進展,一天一折,從不落下。

  甘隴一帶屯田整改后,地方亂象頻出,大理寺不久前收到密告,位于甘州地區的明糧倉,實際儲糧數量,與上報朝廷的儲糧數量不符,唐進堯收到密告之后,當即派了定國公府的密探,前去查探。

  好家伙!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明糧倉上報朝廷的糧儲數量是八萬石,但實際儲糧數量只有三萬石,整整五萬石糧食不翼而飛,按一石糧食一百斤來計算,就是五百萬斤。

  前有大興糧倉丟糧十萬石,現有甘州糧倉少糧五萬石。

  簡直震驚朝野。

  帝王勃然大怒,一腳將張致寧踹倒在地,吩咐四衛營:“脫了他的烏紗帽,押回張府,派兵嚴加看管。”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昭春意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