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303章雪上加霜第303章雪上加霜←→:
張致寧被都察院懟得灰頭土臉。
齊晟揉了一下發脹的腦殼,耳朵終于清凈了:“遼東爆發雪災,因大興糧倉丟糧,延誤了災情,令災情擴大、蔓延,百姓受災嚴重,憑添了大量的傷亡,朝廷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這是戶部的過失。”
張致寧并戶部的官員惶恐不迭,紛紛跪地不起。
齊晟語氣平淡:“可見糧儲一事,茲事體大,未免再發生此等人禍,禍國殃民,戶部倉部的諸多不妥,便不能放任由之,交由大理寺繼續徹查。”
張致寧不甘心:“皇上,地方糧倉出現紕漏,戶部雖難辭其責,但按律應先經由戶部整改…”
他話還沒說完,齊雍就開了口:“大興糧倉丟糧后,戶部后來是向蔚州衛倉借了五萬石糧,眾所周知,蔚州衛倉是軍糧倉,戶部借糧是我下令開倉。”
蔚州衛倉,又名豐豫倉,位于河北張家口,除大興糧倉外,距離遼東最近,規模最大,存糧最多的一座糧倉。
衛倉糧食來源于衛所軍屯,除了利用于軍糧外,也是為了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調劑市面上的糧食供應,穩定糧價。
在市面上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維護百姓的利益不受損害。
進一步充實大谷倉、太倉、甘泉倉,及邊郡地的倉廩充盈。
在糧價偏高時,適當降低糧價,對外出售放糧。
衛倉的作用,是為了避免了“谷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平抑糧價,維護社稷穩定。
太祖皇帝十分視糧倉,在各地建立糧倉,其是為了在災荒、戰備時,能達到迅速且大量調糧,其二就是為了民生。
因此衛倉的糧食輕易不能借調。
張致寧額頭一下冒出了冷汗,戶部從衛倉借了糧,調用的是軍糧,凡與武將相關的朝政,武將就有話要說了。
齊雍淡聲說:“這次戶部出了紕漏,有衛倉幫忙兜底,下次呢?糧倉弊患不徹查清楚,隱患始終存在,動搖國本,危害社稷,這責任張尚書可擔得起?”
大興糧倉不是一座糧倉,圍繞京津一帶大小倉廩,大興一丟就是十萬石糧食,已經不是整改的問題了。
什么動搖國本,危害社稷,分明就是危言聳聽,可張致寧無法反駁:“臣沒有異議。”
他若是再繼續反對,武將就該站出來懟他了,戶部頂不住,結果仍是一樣。
都察院一眾官員,就像斗勝的公雞,紛紛高呼:“皇上英明。”
張致寧心里把都察院上上下下都罵了一個遍,臭著一張臉,好不容易挨到下朝,兩腿一下就跟上了首輔徐信安。
“徐閣老,戶部左侍郎一職懸而未決,已經空置了許久,總不能讓都察院一直卡著舉薦的折子。”
“如今年關將至,戶部事務繁重,各級官員做完自己的事,還要分攤左侍郎這部分的事務,也是怨聲載道,已經有不少官員趕班了好幾天,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各部用人,也要經吏部與內閣,您看能不能給都察院那邊遞個話,盡快將職務確定下來。”
徐信安一聽就明白了,下倉部這邊出了紕漏,肯定是要洗地一遍。
張致寧如果不想將來被左侍郎分權,就要想辦法站自己人,填補戶部左侍郎一職,繼續將整個戶部拿捏在手。
下倉部那邊洗地千遍萬遍,也越不過他張致寧。
算盤打得是好,在徐信安看來卻是愚蠢至極:“三品及以上的官員任命,是要經皇上下旨賜封,就算我向都察院遞了話,都察院迫于內閣的壓力,不得不把戶部舉薦的名冊上報,皇上那一關,你想好了怎么過嗎?”
張致寧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
徐信安淡淡道:“你自己做事不謹慎,叫人拿到了把柄,滿朝上下多的是人想把你掀下去,好空出位置來,競爭上位。”
便是同一個派系,也是如此。
如果徐致寧,還是從前的張致寧,下部倉出了問題,他只需下令整頓就能全身而退…下倉部畢竟都是一些小問題,影響不了大局。
但十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這么明顯的把柄,張致寧在朝中就立不住了。
皇上至今沒動他,是因張致寧是兩朝元老,在戶部經營多年,沒到動他的時候。
張致寧跟著徐信安一直到宮門口,話說了一籮筐,徐信安也只是聽著,不時嗯一兩聲,一出了承天平,就坐上了自家的轎子…
張致寧臉色一下陰沉下來:“老狐貍。”
他立馬登了馬車,馬不停蹄地趕去了顯國公府。
顯國公站在廊下喂鸚鵡,一只不會說話的鸚鵡,張致寧過來了,他頭也不回:“我方才得到消息,糧倉的案子已經移交到唐世子手里,想來不久后,唐世子就會去你府上拜訪,順便討要你的手令,方便他去戶部衙門,查閱關于糧倉卷宗。”
張致寧臉色微變:“怎么會…”
顯國公繼續說:“唐世子領了這個職務,只要和糧倉有關的卷宗都有資格翻查,戶部不僅不能有絲毫阻撓,還要大力配合,否則他就可以用戶部阻撓辦案,參你戶部一本,足夠讓你雪上加霜。”
張致寧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國公爺這是什么意思?”
顯國公無奈道:“小小一個大理寺丞,我是不放在眼里,但你不要忘了,唐進堯還是定國公世子,定國公府本就制衡了顯國公府,唐進堯背后還站了齊王殿下,齊王殿下北伐之功,顯國公府也要避其鋒芒。”
張致寧臉色漸漸白了。
顯國公一字不提大興糧倉丟糧一案,可每一句都帶了暗示,唐世子可以查閱戶部所有和糧倉相關的卷宗,也包括了大興糧倉的卷宗。
顯國公在提醒他,與其為了下倉部和唐世子撕了臉皮,倒不如想想該怎么把戶部的尾巴藏好。
唐進堯進了戶部,不查出點什么,是不會罷休的。
查到別處,他這個戶部尚書還能逃過,但查到大興糧倉的內幕,那罪名最小也是滿門起步,四族打底…
可是,那十萬石糧食,顯國公才是主謀…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