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7章 須教缺處復重圓

  賬號:搜索第117章須教缺處復重圓第117章須教缺處復重圓←→:

  莯這廂清冷如雪嶺之月的謝灼罕見的愁腸百結。

  那廂,顧榮心花怒放,一遍遍回想五載苦難,才勉強將嘴角的笑意壓下。

  李公公一甩手中拂塵,張開圣旨,視線掃過跪伏在地的汝陽伯府眾人,在掃過肩膀輕輕顫抖的顧榮時,稍作停留。

  顧大姑娘的福氣在后頭呢,哭早了。

  顧榮:哭?

  旋即,朗聲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皇恩浩蕩,汝陽伯府乃高祖親封之爵位,本應以身作則,垂范后世。不料汝陽伯私德不修,欺君罔上,隱瞞真相,企圖欺瞞圣聽。為官者,尸位素餐;為父為夫者,縱容妻女作惡。

  朕深惡其罪,依律當嚴懲不貸。然而,念其祖功勛卓著,特從輕發落,令其罷職去爵,貶為庶民,不累及子孫。

  故特此詔書,昭告天下,以儆效尤。欽此。”

  “接旨吧。”

  汝陽伯只覺晴天霹靂,手指緊緊攥著衣擺,眼睛通紅,滿滿的不可置信。

  他預料到陛下可能會發怒,但未曾想到陛下會一言不合便剝奪他的爵位,將他貶為平民。

  丑聞鬧的再沸沸揚揚,也只是私事。

  可大可小。

  偏偏陛下動真格了。

  “接旨吧。”李公公皺眉,抬高聲音。

  “臣…”

  李公公“依律依禮,該自稱草民。”

  汝陽伯硬生生咽下嘴里涌出的腥甜,叩首“草民接旨。”

  “叩謝陛下隆恩。”

  見汝陽伯恭恭敬敬接過圣旨,李公公繼續道“陛下憐顧大姑娘年少喪母、顧小公子孱弱多病,遷府勞神費力,故而格外開恩,不予沒收此間府邸。”

  “顧老爺,這是陛下的恩典。”

  汝陽伯驚疑不定,不由得思忖貞隆帝的深意。

  “顧老爺,你有一雙好兒女啊。”李公公意有所指。

  知貞隆帝莫若李公公。

  汝陽伯心如擂鼓,眼皮瘋狂跳動。

  難道,李公公在暗示他,汝陽伯府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契機便是顧榮、顧知姐弟。

  倘若當真如此,那他過去種種,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同于汝陽伯的驚疑,顧榮心頭一凜甚是駭然。

  這世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憐惜弱小,唯獨一國之君,絕無可能。

  貞隆帝意欲何為?

  她不覺得被貞隆帝記掛是福氣。

  李公公臨走前,又看了顧榮一眼,直看的顧榮心驚肉跳。

  這一眼,實在耐人尋味。

  就像…

  就像她是一件擺在貨架上任人挑選的精美物件兒。

  顧榮的面色瞬間失去了血色,蒼白得如同冬日里初降的雪花。

  李公公代表的是貞隆帝,來伯府走一遭,既為宣旨,也是替貞隆帝來瞧瞧她這個物件兒。

  “榮榮。”汝陽伯腆著臉湊在顧榮身側。

  顧榮側眸,寒意森森“父親就絲毫不關心顧扶曦的下場嗎?”

  話音落下,轉身離去。

  “小姐。”青棠看著顧榮煞白的臉色,憂心不已。

  顧榮攥著青棠的手腕“吩咐費老伯,套好馬車。”

  “去佛寧寺。”

  她是需要倚仗不假,但從未想過要將自己葬身其中,更不曾想過踏入重重宮墻,仰望四四方方的天。

  她要遍尋神醫,給小知治病。

  她要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顧榮沒有理會府里的兵荒馬亂雞飛狗跳,只是吩咐不言和仆婦們護好小知,便匆匆上了馬車,直奔佛寧寺。

  思量再三,決定坦言相告的謝灼撲了空。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山巒翠綠,郁郁蔥蔥。

  較之上次,山間春色更添幾分濃重。

  步步綠,日日喧。

  顧榮煩躁的心情在山澗溪流的潺潺聲和蟲鳴鳥叫聲中逐漸平復,思緒也變得清晰通達。

  不可急。

  不能亂。

  汝陽伯府被奪爵,她不再是勛貴官宦之女。

  大乾高祖寶訓中,明確規定平民百姓之女不在選秀范圍,貞隆帝想納她入宮,便只能另擇他法。

  別的法子,少了名正言順的順理成章,自然也就多了可斡旋的余地。

  看來,得去長公主府一趟,探探口風。

  最起碼,得知悉貞隆帝因何動了納她入宮的心思。

  繼而,對癥下藥。

  馬車徐徐停下。

  佛寧寺。

  顧榮上香,添了香油錢,忽然心血來潮,搖動簽筒抽出一支簽。

  東方月上正嬋娟,頃刻云遮月半邊。

  莫道圓時還又缺,須教缺處復重圓。

  運氣極佳,上上簽。

  “浮云遮月,不須疑惑。得待云開,自見明月。”

  “女施主是求姻緣嗎?”解簽的老和尚摩挲著竹簽,慈祥和藹。

  顧榮嘴角微抽,算姻緣嗎?

  勉勉強強也算吧。

  思及此,顧榮點點頭。

  老和尚捋著胡須,笑道“女施主,搖得此簽,莫問可求否,要問如何求得。”

  “凡是做事,重在做。”

  “女施主定可得償所愿,求得心儀。”

  顧榮挑挑眉,怎么有種驢頭不對馬嘴,雞同鴨講的荒謬感。

  她喜歡那句得償所愿。

  可所謂心儀…

  她沒有啊!

  顧榮很想問問老和尚到底行不行,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放下解簽的銀子,轉而去尋佛寧寺的方丈,商議水陸法會之事。

  竹林小徑上,見有腰間懸掛著長公主府腰牌的侍衛抬著木箱,擺件陸陸續續離開。

  顧榮候在一旁,眼神閃爍。

  總覺得那扇屏風有些許熟悉,仿佛曾經見過。

  難不成,母親的嫁妝里也有一扇?

  等長公主府的侍衛離開后,顧榮方繼續向前走去。

  “方丈大師。”顧榮規規矩矩問好。

  這輩子,佛寧寺旺她。

  “阿彌陀佛,顧施主福慧雙增。”

  “顧施主此番造訪,莫非是為了了解大雄寶殿與天王殿內佛像塑金身的最新進展?”

  顧榮搖搖頭“既托付大師,信女豈會有疑。”

  “今日前來,乃另有要事懇請方丈大師。”

  “信女欲為亡母補辦一場為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懇請方丈大師能夠親自為法會主持大局。”

  面對香火大戶顧榮,佛寧寺方丈想不出拒絕的理由。

  “可。”

  顧施主善啊!

  敲定正事,顧榮腦海里閃過那扇眼熟的屏風。

  長睫微顫,她輕啟朱唇,低聲詢問:“方丈大師,信女在竹林小徑上偶然遇見了長公主府的侍衛,他們抬著各式各樣的箱子和擺件,不知是何緣故?”

  方丈頗為詫異的覷了顧榮一眼“顧施主竟然不知?”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春華照灼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