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逛四九城第258章逛四九城→、、、、、、、、、、、、、、、、、、、、、、、、、
第二百五十九章 唐元山剛要發作,楊萍突然輕笑出聲:“你看素穎那模樣,像不像當年你追著偷瓜賊跑二里地?”
廚房里,李冬生正用報紙擦拭油漬,石虎突然從背后偷襲,“哥,替我擋著!”
李冬生躲閃不及被拉了一個趔趄,唐素君笑得扶著灶臺直不起腰。
老兩口看著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楊萍握緊老伴的手:“老唐,你看他們多鮮活。”
她的目光掠過女兒隆起的小腹,落在女婿們年輕的脊背上。
“當年我們在牛棚里挨批斗時,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天。”
唐元山望著晃動的人影沒說話,只是輕聲笑了笑。
“走,給孩子們鋪炕去。”楊萍挽著丈夫往西廂挪步。
“虎子那小子火力壯,得把炕席翻過來鋪,別讓他把褥子烤著了。”
唐元山點了點頭,看著眼前的幾人,背著手跨進廚房,咳嗽了幾聲:“都消停會兒!隔壁老趙家該以為咱們家開武館了!”
此時,石虎正被唐素穎揪著耳朵往墻角押,聽見動靜忙不迭松手,后腦勺撞得碗柜叮當響。
楊萍抄起笤帚疙瘩隔開兩人:“多大歲數了還玩摔跤?”
唐素穎趕緊接話,對著石虎訓斥,“就是!娘說的對,多大人了還跟個小孩兒似的,能不能有冬生哥一半穩重?”
楊萍白了女兒一眼,“我說的是你。”
她轉頭看見李冬生正往鐵皮箱里碼搪瓷缸,從針線筐里摸出塊藍布:“姑爺,你這缸子把手上的漆都掉了,我給你縫個套子。”
“娘,我來吧。”
唐素君挺著肚子要接,卻被楊萍輕輕推開:“你坐著,看娘給你露一手。”
她指尖翻飛,針腳細密如蟻。
收拾停當,楊萍牽頭開始幫著他們鋪床收拾。
楊萍把最后一床灰布褥子鋪得平平整整,還往底下塞了層艾草,說這能去濕氣。
忙活完一切,她笑著道,“老唐喝多了,我去照顧他一會兒,素君她們就在隔壁,有啥不事兒找我也行,找她們也行。”
出門前,她還笑著打趣,“不過我猜你們肯定找她們。”
西廂房的木門吱呀關上,石虎總算松了一口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后腦勺壓著蕎麥皮枕頭:“哥,丈母娘可比老丈人好相處多了。”
李冬生點頭,“確實。”
“哥,咱多住幾天唄?這兒炕頭比招待所強百倍!”
“胡鬧,村里的事兒還有一大堆呢,要不你干脆把戶口遷過來做倒插門得了?”
石虎嘿嘿一笑,“我開玩笑嘛哥,我奶跟我大伯都還在村里呢,要我來我都不來!”
石虎這一番話倒是提醒李冬生呢,他忽然想起,離家已經好幾天了,還沒來得及跟家里人報個平安。
見李冬生站起身,石虎疑惑的問,“哥,你要干啥去?”
“去給家里拍個電報,報個平安。”
石虎聞言,一骨碌爬起來:“我也去!我長這么大還沒見過電報長啥樣呢!”
李冬生披好衣裳:“行,走吧,去郵電所,這會兒應該還沒關門。”
兩人向楊萍打聽了郵電所的所在地,得知沒多遠后就出了門。
郵電所的玻璃柜臺結著冰花,柜臺里的女營業員正在織紅圍巾。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樺林公社。”李冬生把電報稿紙推了過去,一筆一劃地寫著地址,“內容就寫‘平安抵京,勿念’。”
石虎在旁邊探頭探腦:“多寫兩句唄!就說姑爺上門了,老丈人可疼我們了!”
李冬生白了他一眼,“你是有錢沒地方花了是不?一個字兒就是兩分錢。”
女營業員收了錢,在電報紙上蓋了個紅戳:“明早能到。”
兩人出了郵電所的門,北京街道上,寒風帶著些許涼意,吹過他們的衣角。
李冬生裹了裹身上的棉衣,抬腳就準備往回走,石虎卻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哥,這才幾點啊,這么早回去,肯定又得拉著咱問這問那,不如在外面逛會兒,難得來趟北京。”
李冬生猶豫了一下,想著回去后可能要面對唐元山嚴肅的詢問,心里有些發怵。
雖然他覺得實在沒啥可逛的,但更不想面對老丈人,便點了點頭:“行吧,那就逛一會兒。”
兩人沿著街道慢慢走著,這年代的四九城跟別的地方比起來可以算作繁華了,但李冬生還是覺得沒啥可看。
路過一家副食店時,櫥窗里擺放著一些糖果和罐頭,石虎湊過去看了看,咂咂嘴說:“哥,這糖這么花哨,真想進去買點兒。”
李冬生笑了笑:“行了,別嘴饞了,等以后有機會再吃。”
繼續往前走,新華書店、東方紅廣場、人民公園等等,看的石虎目不暇接。
對于石虎來說,此時身處的地方在他看來就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了。
“哥,你說那些在四九城出生的人,那不得幸福死啊?”
李冬生聽到這個,似乎想起了什么,撇了撇嘴。
正說著,兩人來到了一個熱鬧些的地段,人來人往。
石虎突然停住腳步,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一家店鋪的柜臺,然后興奮地喊起來:“哥,快過來看!”
李冬生疑惑地走過去,順著石虎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柜臺里擺放著一塊方形的石英表。
石虎激動地說:“哥,你看那個表,我伯也有一塊,和他的一模一樣。”
李冬生仔細一看,確實和石大山那塊表很像。
他想起石大山那塊表是抗美援朝時繳獲的,團長獎勵給他的,一直被石大山寶貝著。
不過他那塊表可是外國表,國內竟然還有明目張膽售賣的?
他抬頭看了看店鋪的招牌,上面寫著“國營委托商店”,頓時就覺得不奇怪了。
在這個物資緊缺,買什么都需要票據的年代,委托商店是很多人處理舊物的地方。
人們會把家里沒用到的東西拿到這里寄賣,換些錢或者票據,緩解生活壓力。
而這家委托商店,是正兒八經的國營店鋪。
里面的職工很多都是以前靠打鼓兒收舊貨為生的人,他們對各種舊貨很有眼光,識貨得很。
所以有外國表也不奇怪,加上四九城可是遺老遺少最多的地方,說不定里面還有什么從沒見過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