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飯后的張鈺剛打算幫忙洗碗,被姚穎給阻止,“我去洗碗就成。”
“媽,不就是一個洗碗,我可以的,而且我已經休息了一個下午。”
“再不讓我稍微動動,我都跳僵硬了。”張鈺麻利的收拾好桌子,然后就去洗碗,動作那是一個麻利。
姚穎看著自家閨女做事那是一個爽脆,眼淚控制不住的流了下來,“老張,咱家閨女。。”
明明夏天的時候,還是一個啥都不會的孩子,知道要插隊當知青后,姚穎可是突擊培訓一二,饒是這樣,她還是各種不放心。
總擔心自家孩子是否能適應,沒想到時隔幾個月,自家閨女回來了,人就是黑了點,還沒有瘦,對他們也沒有怨恨,而是笑著和他們說在農場發生的趣事。
張鈺麻利的把碗筷洗好,順道還把櫥柜和臺面都擦拭了一遍,那是一個干凈。
姚穎看著干凈的廚房,眼淚差點流出來。
“媽,我知道,你一定是覺得你閨女我勤快多了,干活麻利的很,你為我開心,也沒有必要哭吧。”
“媽,我和你說啊,我都學會做豆腐了,不過可惜的是家里沒有磨子。”
“還有那個發酵的東西。”
提到這個,張鈺想起之前跟著一個知青學做饅頭,“媽,過兩天我來做饅頭。”
“你會做饅頭?”姚穎那是一個吃驚和不敢置信,張威他們也是很吃驚,他們這里雖然也有饅頭,不過平時還是以米飯為主。
偶爾才會吃饅頭,那也是食堂供應的時候買的。
“對啊,我還會做面條,本來還想做拉面的,不過我沒有學會。”看著蘭省那邊的知青,扯這個拉面,真的是沒有點難度,張鈺就想著要不自己嘗試一二。
結果在人家手里聽話的面團,在她手上怎么折騰都沒有辦法扯出來,也只能無奈的放棄。
“閨女,你不是去當知青嗎?”姚穎傻眼了,怎么自家閨女就是去農場大概待了幾個月,竟然還會手工做面條,還會做包子,這個這個。
“姐,你不會,你不會是去食堂上班吧。”張杰開始知道張鈺做飯的水平,也就是能吃而已。
誰能想到,就是去了當幾個月的知青,都已經學會這些,這個也太恐怖了點吧。
“我也想啊,不過可惜這樣的活,不要說和我們知青無關,哪怕是場部領導的家人都沒分,都是一些犧牲或者重病軍人的家屬。”
“農場不少輕松的活,都是他們做的。”
張威他們聽了后,壓根就不意外,“當初傷殘軍人沒有南下,就地放下槍,拿起鋤頭種地的地方,他們有這樣的傳承,很好。”
起碼說明那邊的領導好,以前張威他們對于知青這種話題,也就是稍微聽上一二,沒有太深入去了解。
現在女兒當了知青,聽到有關于知青方面的話題,他都會聽上一二,也知道了一些情況。
每天聽到不好的事,他就格外慶幸,自家閨女是去了農場,然后每年都能回來,不然真的萬一發生點事,自己哭死都來不及。
張鈺嗯了聲,“當然好,只要不是農忙,每周都能休息一天。”
真的是比去農村當知青來的強,“我們一個大隊的女知青,她家都是女孩子當知青,他哥哥和弟弟,一個接了母親的班,一個孩子讀書。”
“那為何不結婚啊。”張杰不明,不想當知青,還有一個方式,那就是結婚,只要對方有工作,另外一方沒有工作也沒事。
為何沒有結婚啊,“沒有收到高額彩禮吧。”張鈺也不是很肯定,“不過我聽那個知青說,她哥要準備結婚了,她家準備讓她大姐回城。”
“還讓她把工資郵寄回去,經常寫信給她,讓她把工資郵寄回去。”
張杰怒了,“這不是吸血嗎?”
“對啊,就是吸血,這次那個知青沒有回去過年,而是去她大姐那邊,離我們農場不是太遠。”張鈺和對方關系還可以,有時候干活遇到后,也會互相幫襯一二。
“我和舍友都覺得對她們而言,出來當知青是輕松點,起碼收入在自己手上。”
“還有我們農場的大米,如果自己不要的話,可以一斤兩毛的價格轉讓出去。”
“我兩個舍友放棄,我和趙彤用一毛一斤的價格,從她們手上收了米。”
張鈺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單子,“那個我多買點一百斤大米,還有這些東西,你們給我錢,其余東西算我孝敬。”
“我手上…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