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賁開口:“說說公關團隊的看法。”
關晞想了想,說:“BOT項目的公關意義大于商業意義,但也不是沒有商業的可能。”
會場眾人紛紛抬起頭,陳家嫻也抬起頭。
她會怎么做?
關晞直接拋結論:“接地氣。”
郁賁皺眉。
關晞說:“我一直主張,我們討論文化,討論的不應該是陽春白雪,而是‘人應該如何更好地生活’。評判文化的標準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文化本身不屬于少數人。文化屬于大眾。”
“而西關,就是最好的例子。西關文化的核心在于‘包容’——古往今來的西關,豪富巨貴,戲子下九流,武夫販卒,國人洋人,男人女人,每一個人,都平等地被西關接納。因此,西關的BOT模式與歐美不同。不僅僅是政府企業共建。而是政府企業居民共建。找到大眾心中的‘靚’。”
潘喬木打斷她:“別忘了我們有十五年運營責任。你搞得太接地氣,拿什么賺錢?”
關晞頓了頓:“接地氣,不是把傳統文化元素疊加起來,僵硬地平鋪出來,而應該是,找到大眾最喜聞樂見的元素,由淺入深,把複雜的東西通俗化地展示給人們看,用大眾能理解的方式去展現給大眾,而非孤高地教育大眾。大眾喜歡,我們賺錢。”
潘喬木似笑非笑地看著她,沒有開口。
設計主管率先反對:“傳統文化,叫好不叫座。你想用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市民的人流量引到長樂坊?聽起來太理想化。”
陳家嫻點了點頭,想起自己的小紅書。她依舊在兢兢業業地發物料,但粉絲數量只有11。
在自己評論區對傳統文化的一片夸贊聲中,這個關注數據非常現實,也非常慘淡。
關晞說:“我舉個例子:西關文化最大的特點是包容,這種包容䗼,最典型的元素就是‘西關小姐’。所以,我們給大眾講文化包容故事,就應該講‘西關小姐’的故事,這樣講出來的文化故事,不晦澀,大家愛聽。同樣的,粵劇粵曲,飲食文化,等等,也要找到這樣的切入點。”
設計主管立刻指出:“就算你能成功,大眾喜歡和愿意掏錢是兩回事。”
關晞說:“我們是BOT模式,國家引導是我們的限制,也是我們的助力。現在國家針對弘揚傳統文化、非遺,有很多優惠政策。如果我們能獲得大眾喜愛,我們獲得政策與資金扶持的可能䗼,也會同比增長。”
潘喬木笑了:“你說的全是假、大、空。說來說去,你還是不確定怎么盈利!文化產業的最大痛點,是盈利!是自運營!國家扶持又怎么樣,文化高尚又怎么樣?扶持期一過,還不是就地荒廢!”
關晞說:“老百姓有眼睛,會用腳投票,我堅信自己的判斷。我認為,下一步,我們必須走進西關原住民的生活。”
潘喬木說:“我不認可。文化產業不保靠,我們必須向純商業做出一定妥協。”
關晞看著潘喬木:“長樂坊這塊地,這么老,就算我們想妥協,你覺得能招來大商家嗎?難道你招二三線的小商家,就能打造成商業中心,就有盈利了?你覺得這些毫無名氣的商家,能推動一塊居住區的自運營?”
潘喬木無話可說。
長樂坊是“硬骨頭”,根本沒給他們太多選擇。
關晞最后說:“傳統文化,傳統民俗,有著超越時間的力量,它是居民共同的鄉愁。城市應該以人為本,人的自主更新意識,才是城市更新的動力。所以,城市更新的主體必然是多元的,居民共建,各方參與。這才是適合中國土壤的BOT模式。”
“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彎下腰去,走進原住民生活,主動去接地氣,找到大眾喜聞樂見的元素,用這樣的元素,把西關紛繁複雜的文化種類,比如粵劇粵曲、粵繡牙雕、詠春舞獅等等,深入淺出地串聯起來,不說教,講好一個西關故事。”
潘喬木哼了聲:“你說的元素,不就是庸俗的噱頭么。”
關晞想了想,承認:“你當然可以這樣理解,但大眾喜歡的噱頭,你沒資格定義為庸俗。用雅來拉踩俗,本質上是精英的傲慢。”
潘喬木沒有再反駁。
眾人確實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所以,會議室里依舊一片沉默,眾人都沒什么話說。
會議結束,有資格坐在會議桌上的人先離開,團隊成員緊跟其后。
長樂坊沒什么選擇,只能沿著關晞提出的“接地氣”繼續往下走。
噱頭由公關部綜合設計,喜聞樂見的元素將由全體長樂坊團隊共同尋找打磨。
與此同時,多種傳統文化元素的視覺呈現方案將同步展開策劃。
會后,設計主管來找關晞,邀請關晞支持設計團隊的工作,將概念落在實處。
“需要借助您的專業背景。”設計主管的話很客氣。
這當然是一句托詞。10的原因是借助關晞的專業背景,90的原因是新規劃要經過關晞的審批。
設計主管不想改來改去,干脆叫公關團隊共同加入。
審批節點,真的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嗎。
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不同人手中,也能發揮不同的作用。而關晞的目的很明確:
參與核心業務。
如今目的達到,關晞點頭答應。
她主動說:“我已經邀請了專家在本周內開討論會,不如我們整合資源,將設計與討論合二為一。”
設計主管當然說好。
兩個人從飲食、建筑、非遺、思想史等方面分門別類地討論了一番。
關晞又說:“為了提升規劃的可信度,我們還需要邀請原住民參與其中。”她看向陳家嫻,“介紹你自己。”
陳家嫻立刻想起,如果她想獲得實習生的最高分,她必須介入核心業務團隊。而現在,機會就在眼前。這是關晞給她爭取的機會。
職場是殘酷的,但職場也是公平的。家人沒有給過陳家嫻機會,職場卻給了她。
陳家嫻抬起頭,看向設計主管。
“我叫陳家嫻。”她說。
下午,品牌設計公司老板Charles帶著第一版設計稿來到長樂坊項目做提案,整體呈現主題為:
“嘆西關”。
“嘆”,意思是“品嘗”。
越城人把“飲茶”叫作“嘆茶”。“茶”指的不僅僅是茶水本身,而是越城的早茶文化。坐在茶樓里,點一桌子小吃,從腸粉到皇餃,甜的咸的,佐一壺茶水,可以美滋滋從早上坐到中午。
越城是超一線城市,市中心住宅6萬/平起跳,早茶卻并不昂貴,每樣點心都小小份,平等地歡迎每個銀包充裕或不充裕的人。
就和這塊土地上的人一樣,務實低調,從不排外。
“廣納八…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