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動手的消息,宛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扔下了一顆巨石,掀起了陣陣漣漪。
有關的各大勢力都在觀望。
西蜀的這群當事人,則是惶恐不安。
“不是說把技術弄回來就行嗎,就算是技術弄不回來,也不必殺人吧。”
“陛下,那些發電技術已經有些超出我們理解的范疇了,若是不動手,咱們和大乾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您都不知道,他們在街道上接通了那個叫做電的東西后,每天晚上京城的街道里都很亮堂,跟白天都沒區別了!”
負責對接大乾境內細作的幾名大臣,據理力爭的在西蜀皇宮中議論著。
西蜀的老皇帝一年前死了。
繼位的現任皇帝在后代中排行老三,名叫劉勉。
此時的他很生氣。
由于老皇帝當初是突然發病駕崩的,自己上位都只是因為西蜀人才凋零,先皇駕崩后必須找人維持朝廷的穩定。
于是劉勉才被推舉上來,當了西蜀的皇帝。
倉促的上位,導致西蜀在劉勉的治理下狀況頻發。
朝廷中一直被壓制的激進派,甚至都開始重新掌握話語權。
這也是為什么安穩多年的西蜀,忽然就趁著西域動蕩,扛著世人議論的壓力硬是要去出兵攻伐,擴大疆域。
對內尚且管不過來。
此前父皇所安排的對外手段,劉勉就更不了解了。
這次阻撓秦明科技發展的行動,都是出了事后劉勉才知曉,原來還有這樣一隊人馬。
“電力…”
面對比自己還有理的幾名大臣,劉勉嘆了口氣,嘴里重複著他們說的東西。
“電力再怎么厲害,眼下也沒空管了,先想想怎么調停戰爭。”
劉勉認為,自己的部隊雖然最近這兩年的發展不錯。
可跟秦明的部隊相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對方真要是打過來,別說是一個西蜀,就是兩個三個西蜀都攔不住。
人家可是剛從燕朝打了勝仗歸來的恐怖存在。
西蜀跟人家燕朝能比嗎?
顯然是不能的。
“陛下,何須求饒?”
就在劉勉憂心忡忡的提出意見時。
西域的內政官諸葛玉橫忽然開口。
他是朝廷中激進派的代表之一。
當年先帝在位時他便屢屢建言,言辭尤為激進。
只是當初老皇帝掌權多年,力排眾議,決定以穩健的方式經營這個王朝。
在他做出這個決定后,整個西蜀便不溫不火的發展著。
諸葛玉恒雖然心中不滿,可老皇帝的帝王之威無可觸動,壓的他無法施展拳腳,
在老皇帝死后,屬于諸葛玉恒的時代才終于到來。
只是天不隨人愿,在他剛準備大展拳腳,施展抱負時。
劉勉某天忽然當著所有人的面,宣布要繼承老皇帝的國策!
修生養息,和周邊所有王朝溫和相處…
這個決定一出,諸葛玉恒頓時就怒了。
退朝后,他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結黨!
這么多年了,他不是沒有過這個念頭。
可身為人臣,各方面的原因讓他始終不敢,也沒有做。
劉勉在朝堂上宣布的國策,算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那之后,諸葛玉恒就開始了瘋狂的結黨營私,他的黨羽遍布整個朝廷。
諸葛玉恒多年為官,手段本就兇悍。
察覺到劉勉壓不住自己,他的行為就開始越發放肆手段。
排除異己都是尋常事。
他還開始動手,將一些多年的政敵送進牢獄。
甚至親手斬了幾人。
這樣兇殘的手段。
讓原先的一些溫和派的官員在看到局勢不對后,迫于他的淫威,只能加入到了他的黨羽之中。
隨著權勢越來越大,諸葛玉恒一派甚至有隱隱倒逼皇權的趨勢。
這也讓劉勉很是警惕。
他幾乎每過兩天就要跟諸葛玉恒吵一架,但大多數都是對方占上風。
時間長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劉勉甚至都懶得跟諸葛玉恒爭辯。
可今天事情不一樣,這可是決定如何對待大乾態度的問題,甚至關乎到了整個王朝的存續!
“不求饒,你有什么好辦法?”
聽到他所言,劉勉冷哼一聲,直接開口反問。
諸葛玉恒立刻大手一揮道:
“西蜀兵強馬壯,火器精良,雖和大乾相比有所差距,可若是他們敢來,也絕對討不到便宜。”
“我們可不能一直這樣順著大乾,總歸要露出幾分手段,這樣才能讓對方知道咱們的厲害!”
“先打一場,就算是打不贏,起碼也不會掉了我們西蜀的面子!打完后再說和談的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