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半個月時間后,前面兩支走新航線運輸的船隊,回到了燕朝的東海岸。
這里有秦明建設出的臨時港口。
在船隊落地時,港口處還有數百名士兵和巫家安排來的勞工一起揮汗如雨的扛著粗壯的木樁。
因為地理原因,這邊靠海的土地質地松軟。
他們只能將一個個木樁深深插入地面,這樣才能方便在上面建設哨所,以及劃分出船只落下船錨停靠的區域。
“各位辛苦了,朕為你們略備薄酒,接風洗塵。”
秦明笑呵呵的開口,將眾人帶到了一旁的村落內。
隨軍伙夫已經制作了諸多美味佳肴,犒勞這些跑船的部隊。
眾人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后。
秦明也對他們詢問起來了沿途的事。
“各位最近跑船,覺得新的這幾條線路如何?”
一提到這些,幾名船頭就搖頭道:
“陛下,沿途不太平啊。”
“有很多海盜,雖然不會對咱們造成威脅,可我們的速度卻被他們影響了。”
“這些海盜都很精明,平日里咱們若是大部隊在海上行進,他們是絕對不敢過來的。”
“可若是裝載了巨量的貨物,護衛隊還很少的情況下進行運輸,海盜們就要動歪心思了。”
“要不給我們安排一些護衛隊吧?也不用太多,三四條船,千把人就夠了。”
他們一邊訴苦,順勢跟秦明提出了要求。
船隊的速度還是很重要的。
若是一直這樣被騷擾,很容易影響他們的運輸節奏。
尤其是運載的貨物里有一些新鮮水果之類的東西時。
“不行!各位也知道陛下現在的處境,一個隊伍安排千人護衛,咱們以后拓展到十幾支隊伍跑貿易時,一口氣就要安排出去一兩萬部隊。”
常白山聽聞他們的要求,連忙擺手。
他是秦明的貼身護衛。
平日里耳濡目染,深知秦明現在面對的局勢極為複雜。
不只是要安排部隊駐守在燕朝兩岸。
還要聚攏部隊前往北方關外,防止燕氏皇族對他們的突襲。
只是這兩個方向的部隊,就已經讓秦明騰不開手。
他們也不是燕朝這樣,擁有著龐大的人口。
哪里有部隊再去安排給商隊幫忙護衛。
“那…可能有點耽誤事啊。”
幾名船頭有些遲疑,但也不敢給秦明上壓力。
局面一時間有些尷尬。
最后還是秦明主動開口打破了沉默。
“其實也可以,但出人的不是咱們。”
“您是說…燕朝本地的這些家族?”
幾名船頭很快猜到了秦明的意思。
秦明也沒有遮掩,認真道:
“各位,朝廷確實安排不出太多人護衛你們了,只能提供一部分武器裝備,需要人的話,就從巫家和他們麾下的家族中抽調吧。”
秦明現在建設的這個港口,不只是他自己的。
其中還有巫家出的力。
很明顯,對方也是指望著幫助秦明建設后在這其中分一杯羹。
既然如此,秦明便將護衛任務交給他們。
雙方也算是都有了參與。
利益分配上稍微多給一些就可以了。
“那行,只要有人能搭把手就好。”
“屆時我們的隊伍多了,每個船隊都帶著護衛隊,估計護衛數量能到數萬人,追著那些海盜打!”
眾人摩拳擦掌的,此時已經有些激動。
“你去找巫天行借人,再問問他們愿不愿意讓大乾在巫家境內建設火車軌道,若是愿意,便將軌道技術教給他們。”
看事情已經上談下來,秦明便看向了常白山。
常白山點點頭,拿著秦明親筆寫的信件便前往了巫家。
之所以要讓他們安排火車,主要是現在秦明的交通手段太過于貧瘠。
在大乾他們的鐵路四通八達,隨便去哪里都是可以的。
但燕朝卻完全不同。
這里沒有鐵軌就算了,關鍵是這里的降雨范圍也要比秦明的大乾寬廣很多。
這就導致秦明在做事的時候,光是因為交通的問題就要耽誤很長時間。
如果能將鐵路建設出來,以后不知是從港口將貨物運送到巫家的領地內,更是可以方便秦明調遣士兵。
當然,鐵軌雖然建設完成了,他卻并沒有將蒸汽車頭的技術拿出來。
所有的一切火車運行,還是要大乾來決定的。
巫家能喝口湯就好。
雙方之間的交涉持續了三天時間。
巫天行剛開始還和常白山和顏悅色。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