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3章 養殖的回饋

  看著庫房里堆成了一座小山的銀票。

  秦明心臟砰砰狂跳。

  拿起賬本,他簡單的掃了兩眼,就注意到了右下角記錄的數字。

  三十三萬兩!

  只是準備不到半個月時間,跑了一趟,就有三十三萬兩銀子的收益!

  “這簡直是撿錢!”

  盡管這足以讓他們鋌而走險。

  可萬紓卻低聲對秦明提醒道:

  “這個生意最多還能做兩三次,之后就不能繼續了。”

  再做幾次,他們可以將整個嶺南貧瘠的物資換出去大半。

  剩下的就是內部流通,用于建設和軍營開支等。

  這樣大部分的錢都不會被用來繳納稅賦。

  他們只需要維持最基本的貿易,給朝廷交納一部分那所謂的六成稅賦就足夠了。

  根據秦明對乾帝的了解,這老東西肯定不愿意留下暴君的名聲。

  若是六成賦稅一直持續下去。

  別的人秦明不知道,但下面的百姓,肯定要天天罵娘。

  還要在家里給乾帝這老東西扎小人了。

  “跑完最后這兩三次,就足夠撐到增稅令解除了。”

  等自己這一次將事情解決,便可以擁有上百萬的白銀。

  這些錢不僅可以將之前南蠻入侵時候,欠下的嶺南商會賬款還上,還能把軍營里之前欠下的軍餉補足。

  甚至還能多留下幾個月的余錢。

  “是的,不過最近江浙兩地的商人,似乎在減少和咱們之間的聯系。”

  “江浙兩地,是蕭家的地盤吧。”

  秦明微微皺眉。

  這兩處非常富裕,本地的蕭家因為有蕭淑妃的扶持,短短幾年時間就掌握了諸多生意。

  不僅每年都能為朝廷提供百萬兩以上的賦稅。

  更是讓家族在整個大乾都名列前茅,勢力極大!

  蕭淑妃能夠在朝廷中擁有強大的底氣,背后也有一部分,是源自于蕭家的支持。

  “是的。”

  萬紓看秦明知道蕭家的情況,就沒再多言。

  “我會查一查的,先不要輕舉妄動。”

  一想到蕭家在江浙兩地的地位,秦明就微微皺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皇宮中那對夫婦,難道是商量好的?

  找到了曹川,秦明將有關江浙的事情告知了他。

  “近日江浙兩地過來,若是走了咱們的高速路做生意,就多注意一番他們的情況。”

  “放心吧殿下,我會多多關注他們的。”

  曹川辦事很踏實,現在武威營里,由他來把持軍務。

  劉闖練兵,關外士兵在礦山等地的駐扎和跟南蠻的來往,則是由一直守在礦山的武清野把持。

  看到武威營如此欣欣向榮,慢慢走上正軌,未來可期。

  秦明自己的壓力都小了不少。

  走在軍營中,秦明將他們的雜糧粥盛了一碗,三兩口喝完后,便來到了養殖場。

  宋定升最近一直都守在這里。

  畜牧業的提升,對于整個臨江城而言,影響是很大的。

  原先很少能吃到的肉類,現在也稍微豐富了一些。

  “最近的養殖怎么樣?”

  秦明走上前,對宋定升問道。

  宋定升面露尷尬。

  “殿下,前兩天鬧了幾次雞瘟,死了一批,我現在都分開養了,這樣起碼不會因為鬧病就死一大片。”

  經過了一番摸索,宋定升他們已經開始分散養殖。

  把養殖場割開,分到了臨江城東南西北的好幾個方位。

  這些區域里,將豬牛羊,雞鴨鵝平均分配進行養殖。

  通過這種手段防止這些禽類畜類的疾病蔓延和發展。

  雖然這是個笨辦法,可這個年代的醫療衛生水平實在是太低。

  就像是秦明之前告訴萬紓的青霉素,其實對于養殖就有一定的用處。

  只是可惜,到現在都沒有做成。

  難點在于從發霉的食物和水果中收集青霉,并進行培養。

  這種對于環境要求比較嚴格,萬紓他們是剛開始進行嘗試,進程自然不快。

  看秦明陷入沉思,宋定升還以為是殿下責怪自己辦事不利。

  于是連忙話鋒一轉,開始報喜。

  “不過殿下,現在咱們每天能產出幾百個雞蛋了,一個兩文錢。”

  “還有那個豬肉,等養肥了宰,能賣十兩銀子呢。”

  “那些羊也好養,出去找幾個小孩,讓他們每天放羊,一年下來估計規模能擴大好幾倍…”

  宋定升絮絮叨叨的跟秦明說著養殖的成果。

  看到秦明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這才緩緩地松了口氣。

  “這些雞蛋鴨蛋鵝蛋之類的,先供應軍營吧。”

  秦明一開始搞養殖,就是想增加軍營士兵的營養攝入的。

  吃得好才有力氣打仗。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