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山海關,路就變得難走了。
好在李徹帶出來的都是精兵,馬術上佳,道路雖然難走,但并未太過影響行軍速度。
下一站,便是燕藩了。
李徹本以為自家四哥早就出發了,沒想到剛到燕地,李霖便帶著幾個親兵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六弟啊六弟,你小子可算來了,可讓我好等!”
看到李徹的瞬間,李霖瞬間松了口氣。
李徹詫異地看著他:“四哥,你怎么還沒出發。”
李霖沒好氣道:“還不是等你,這是你就藩后首次回京,我想著和你結伴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李徹心中一暖。
不說其他皇子,李霖對自己確實沒說的。
在奉國還未起勢,自己還是寧古郡王之時,李霖就對自己頗為照顧。
又是送兵器,又是送具甲騎,還聯手從世家那里刮了一層肉,作為自己最初的創業資金。
說沒有燕王幫助,就沒有后來的奉國,可能有些夸張。
但若是沒有燕王相助,李徹這一路走來,肯定沒有現在這么順利。
“老六你有所不知,去年光景不好,今年這雪又大,導致多地百姓受災。”
“已有多地百姓活不下去,跑進山中當了流寇,而父皇又只允許咱們帶三百人隨行,這一路不安全。”
“咱們兩個結伴而行,還能多一份保障......等等!”李霖看向李徹身后,目光一滯,“老六,你這是帶了多少兵啊?”
最開始李霖有些心急,所以還沒注意。
現在一看,李徹身后的騎兵成片,完全不是區區三百人的規模。
“額......我是只帶了三百護衛。”
“不過還有一千余人,是護送囚犯入京的,只不過我們恰好同行而已。”
李徹還是那個說辭。
李霖面露無奈:“你這是掩耳盜鈴啊,父皇豈能相信?什么囚犯有這么排面,需要一千多精騎押送?”
李徹淡然道:“是高麗王。”
“高麗王也不能......等等,你說是誰?!!!”
“高麗王,李洧佑。”李徹又重複了一遍。
“高麗王(破音)?!!!”
李霖目瞪口呆,下巴差點掉在地上。
李徹也有些無奈,怎么這一個兩個的都和Npc似的,連反饋動畫都一模一樣?
花了好大的勁,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李霖這才冷靜下來。
隨后,便是完全不加掩飾的羨慕:“有此等功勞,老六啊,你必是諸藩王戰功之首了。”
李霖看著頭角崢嶸的李徹,實在是無法把他和印象中那個人畜無害的小六,結合在一起。
打下了高麗啊,雖然沒有徹底將其滅國,但也在名義上歸入了大慶。
這是何等大功?
若李徹不是皇子,或者把這個功勞放在其他將領身上,足夠直接把他壓死!
要么告老還鄉,要么鳥盡弓藏,沒人能承受如此大的功勞。
“四哥,謬贊了。”李徹謙虛道,“此事日后再說,四哥準備好了嗎,我們何時出發?”
李霖這才回過神來:“對,老六要不要休息一下,要是不需要,我們今天就出發?”
李徹倒是不累,欣然應允。
李霖也不多說,當即點了三百精兵,又將王妃和世子帶上。
奉軍隊伍和燕軍隊伍合為一處,一起向帝都行去。
對于李霖加入隊伍這事,李徹也很歡迎。
這不像是上學碰到了個同學,兩人一起結伴上學那么簡單。
兩人的隊伍合為一處,有很大的政治意義。
代表著奉國獲得了燕國的支持,兩人的立場相同,甚至可以說結為朋黨。
消息傳到朝堂后,奉王系和燕王系的朝臣,也會因此放下偏見,成為政治盟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