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9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cy“自本王平定栗末部后,朝陽城附近的靺鞨部落都銷聲匿跡了。”

  李徹眼睛掃過眾人,豪氣道:“但,光是銷聲匿跡可不夠,本王要的是徹底臣服!”

  自打踏入東北,李徹就沒打算和其他民族勢力和睦相處。

  要么他們臣服于自己,變成載歌載舞的好兄弟,成為寧古郡國的一部分。

  要么他們負隅頑抗,自己將他們的尸體拋在白山黑水間,成為黑土地的一部分。

  是入籍,還是入土,總得選一個吧。

  聽到李徹的話,站在武將中最后面的得耳布羞愧地低下了腦袋。

  李徹所說的靺鞨部落,正是栗末部曾經的下屬部族。

  曾經他們是自己的小弟,現在卻成了敵人,成了被掠奪的對象。

  這種身份上的轉變,讓得耳布心中滿是羞愧。

李徹站在大堂最上方,和班主任站在講臺上一樣,對  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得耳布的眼神變化,淡淡開口道:“得耳布。”

  得耳布心中一沉,連忙出列:“屬下在。”

  “你可有異議?”

  得耳布毫不猶豫:“屬下絕無異議,唯殿下馬首是瞻。”

  李徹笑了笑,看向誠惶誠恐的得耳布,淡然道:“得耳布,自你部歸順以來,本王待你和你的族人如何?”

  得耳布不假思索道:“栗末部受殿下大恩,族人皆是安居樂業,對殿下更是感激不盡。”

  他還真不是有意吹捧,生活在朝陽城的靺鞨人,小日子過得比外面的靺鞨人好多了。

  不必風吹雨淋,到處游牧。不必勞作,只需每日訓練,便能享受和寧古軍相同的待遇。家人也被安置得很好,沒有受到欺辱。

  雖說在城中,靺鞨人也會受到夏人百姓的歧視,但這種歧視也是有尺度的,并未演化成流血事件。

  “既然如此,讓其他靺鞨人也過上這樣的生活,不是一件好事情嗎?”

  李徹瞇了瞇眼睛,寒芒一閃而過。

  得耳布頓時渾身一顫,連忙拱手下拜:“是是是,殿下所言甚是。”

  李徹冷哼一聲,眼神瞟過,不再看得耳布。

  蠻族就是這樣子,不經常提醒一下他們,就搞不清楚現狀。

  “都無異議,那本王就下令了。”李徹看向一眾武將,“明日開始,整頓軍備,寧古、朝陽、護國三軍各出三千軍士,準備軍演!”

  “喏。”眾將拱手應道。

  至此,例會結束。

  官員和將領們三三兩兩走出去,解安看到廊下的解明,招了招手。

  解明連忙拉著石勇走了過去:“小石頭,這是我大哥。”

  “解大哥。”石勇連忙行禮。

  解安是解家老大,今年已經快四十歲了,而解明和石勇不過二十出頭。

  雙方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之前石勇和解明胡鬧廝混的時候,解安已經是解家頂梁柱了,所以雙方并不熟悉。

  解安先是沖石勇點了點頭,隨即看向解明:“你準備將石兄弟推舉給殿下?”

  “小石頭讀過書,還有一手好弓術,如今正是闖蕩的年紀,在家務農可惜了。”

  解安打量了一下石勇,感覺對方眼神清澈,不像是奸詐之輩,心中安定了許多。

  護國軍如今的情況很微妙,曾經縱橫關外的鐵軍遭此大劫,又被殿下拯救收入麾下,導致全軍將士都低人一頭。

  就連解安這個護國軍副將,由于實在是沒有功勞在身,在例會上都沒什么話語權。

  若能給殿下推舉些人才,增加護國軍一方在例會中的聲音,也是一件好事。

  “去吧,莫讓殿下久等了。”解安溫和地拍了拍石勇的肩膀。

  告別解安,兩人走進大堂。

  李徹正斜靠在主座上,懷里抱著一只小老虎,雙手輕輕揉搓著它的小爪子,臉上有些疲憊。

  這些天的事務越來越繁重,饒是李徹這個被現代996千錘百煉過的社畜,依然有些力不從心。

  李徹對寧古郡的改革是多個方面,齊頭并進的,從軍工到民生,從工業到農業,從軍事到政治。

  如此大張旗鼓的改革,勢必會細分出無數事務,光靠從帝都拐來的那批官員就不太夠用了。

  李徹甚至已經考慮,要不要從未被處決的世家之人中,挑選出一些可用之才,來幫助自己處理簡單的政務。

  “你小子不在軍營,來找我做什么?”李徹回過神來,笑著看向解明。

  熟悉李徹的人都知道,李徹沒什么架子,只會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自稱本王。

  而在親信、近臣面前,向來都是以‘我’自稱。

  這也是解明區區校尉軍職,連例會都不能參加,但其他人都愿意給他些面子的原因。

  在護國軍中,和李徹最親近的就是解明了。

  解明不遠連主將陳平之和副將解安都比不上。

  “俺來給殿下介紹個人才。”解明憨笑著走上前,“這是石勇,弓馬嫻熟,還讀過書,人老實腦袋活躍,去軍中定能幫上殿下的忙。”

  李徹笑罵道:“好你個解明,倒是有些長進,也知道往我身邊塞人了?”

  薦舉制作為古代的一種人事選拔制度,幾千年來都未曾完全斷絕。

  除了因為中國講究人情世故的原因外,還以為這種制度的確有效。

  舉薦的標準主要是德行、才能,而在書籍幾乎被世家大族壟斷的年代,人才也只會在這個階級出現。

  所以,即便未來的寧古郡肯定也要用類似‘科舉’的考試制度,但在此之前,李徹也并不反對屬下推舉人才。

  李徹對遠處的秋雯擺了擺手,示意她給兩人上茶。

  隨后轉頭看向石勇,柔和道:“你叫石勇?”

  石勇心中緊張,連忙下拜:“草民石勇,見過殿下。”

  “不必多禮,既然能被解安這小子看中,說明你肯定有些本事。”李徹笑著說道,“而本王最喜歡的就是有本事的人。”

  聽見李徹這么說,石勇心中稍定。

  此刻的李徹仿佛又換了個人,溫柔可靠,毫無剛剛在大堂上咆哮的戾氣。

  簡單問了石勇幾個問題,后者雖不算對答如流,但也算是言之有物。

  一些複雜的問題,石勇不知道如何作答,便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懂。

  詢問過后,石勇不由得越來越緊張。

  李徹問的軍事、民生問題…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