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嗣再看向李徹時,隱約間似乎看到了義父和義兄的影子。
原來是他啊,是那個苦命的孩子。
自己唯一沒有見過的桓朝皇室血脈,大桓新安公主和大慶皇帝的子嗣。
“怪不得,怪不得。”楊忠嗣喃喃著,迷茫的眼中已帶有淚花。
怪不得一個大慶的藩王,愿意不遠幾百里來馳援自己。
甚至不顧生死,親自上陣搏殺,以區區一萬人沖擊十萬高麗軍。
原來,他本就是大桓皇室的血脈,是自己的親人!
楊忠嗣眼睛突然一亮,聲音顫抖著問道:“你,可是想要......”
“不!”李徹連忙打斷,“我從未想過!”
李徹當然知道楊忠嗣要說什么,這個大桓忠臣知道自己有前朝血脈后,必然會起擁立自己光複桓朝的心思。
畢竟自己身負兩朝血脈,有天生的法理優勢。
但李徹是絕對不愿意,甚至不能讓他說出口!
還是那句話,大桓已經亡了!
現在有一個更強盛美好的大慶,雖然也有諸多缺點,但百姓們至少還能掙扎著活下去。
自己為何要再起戰火,將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又為何要背叛親生父親,落得一個不忠不孝之名?
自古藩王起兵的,除了朱棣外,又有誰能真正奪得那個位子的?
“自春秋戰國之后,中國大一統,各朝各代都沒有超過三百年的國祚!”
李徹嚴肅地盯著楊忠嗣的眼睛,擲地有聲:
“前朝煬帝是我的舅舅沒錯,但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好大喜功、驕奢淫逸、行暴政、亂綱常!”
“桓朝滅于其手中,并不冤枉。”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桓氣數已盡,你還不明白嗎?”
“黃口小兒安敢無禮,你所說之事,老夫如何不明白!”楊忠嗣突然情緒激動起來,“但我是桓朝的將軍!”
“忠臣不事二主,更何況我是先皇的義子,是陛下的義弟!”
“大桓就是我的全部!”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