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九章 窺伺次星區

  從規模上來說,一個次星區似乎聽起來并不算大,畢竟帝國有名有姓的星區就多大一百多個,更多未在官方背景中露臉的星區更是多如牛毛。

  但實際上,一個次星區的疆域面積并不算小。

  通常來說,一個星區是一個邊長兩百光年的龐大立方體空間,其中劃分成若干個港區、次星區之類的次級單位。

  而一個次星區通常包括數顆恒星,以及圍繞這些恒星旋轉的行星和其他天體。

  在基里曼回歸之前,作為帝國所有星際戰士戰團中領地面積最大的極限戰士也只不過控制了八個恒星系,加起來大約就是一個次星區。

  雖然馬庫拉格曾經統治著五百世界,但在基里曼撰寫那本著名廁紙的時候,就已經被分拆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極限戰士依舊被審判庭緊緊地盯著,懷疑他們有叛亂的可能。

  如果陳曦真的能夠把羅斯托夫II號所在的次星區都納入囊中并且經營好的話,他在帝國也能算是一號人物了。

  不過對于帝國來說,正常開發這樣一片區域,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時間。

  畢竟無論是行星開發還是巢都建設,都需要以百年、甚至千年為單位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與此同時,還需要投入海量的資源與天文數字般的王座幣。

  而想要在三十年內開發出一個次星區?在不開掛的前提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帝皇顯靈,內政部不計代價的往這投錢還差不多。

  但在陳曦看來,這其實并不算完全不可能。

  首先,發展和開拓次星區所需要的人口并不是什么阻礙。

  國教的朝圣者、各個巢都世界的過剩人口,甚至是刑罰世界的罪囚、機械教的克隆人,總有辦法弄到足以填滿整個次星區的人口。

  只要愿意出錢、或者進行利益交換,想要弄到足夠開發一個次星區的人口并不是什么難事。

  雖然可能幾十億上百億人口的轉運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但幾千萬人對于帝國來說可能也就是雇個行商王朝跑一趟的事情。

  永遠別低估帝國的艦船到底有多能裝,它們可是沒有超載這個概念的。

  至于說在星球上建設工廠、開采資源等等,這些方面雖然需要專業技術和設備,但還是那句話,只要有錢機械教什么都賣。

  只要能夠付得起錢,哪怕是可以建造虛空艦的太空造船廠對于機械教來說,也只不過是可以送貨上門的生意而已。

  而諸如行星改造、武器裝備采購、巢都建造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交給機械教來解決。

  只要能夠付得起錢。

  是的,只要能夠付得起錢。

  什么,你說你沒錢?那就不好意思了,沒錢不是機械教的錯,而是你的錯。

  對于現在的陳曦來說,錢就是制約他發展的最大問題。

  雖說他如果愿意的話,把這顆星球改造成礦業世界,榨干星球的資源也能夠弄到相當巨額的一筆錢,甚至在星球上建設一座巢都,把羅斯托夫II號改造成巢都世界,然后在建設巢都的同時將周邊星系全都開發出來為巢都提供資源,但這樣做實在是太過于竭澤而漁了。

  當然,他如果愿意把地下那個太空死靈墳頭徹底撅了,然后拿出產物和機械教做交換,倒是也可以弄到至少夠開發羅斯托夫II號的資源。

  前提是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死靈墳頭,不至于挖到一半隔壁星球上忽然刷出來一個更大的墳頭,然后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占據了數個星系的死靈王朝。

  這種事情其實并不算少見,一些強橫的死靈王朝的疆域,甚至可能覆蓋了數個帝國星區。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和機械教合作、拉鑄造總監的投資是一種必然。

  這也是目前來說陳曦主要的發展計劃,至于說種植葡萄釀酒,這其實只算是開發行星特產,讓星球在發展起來之后依舊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不至于因為后續的開發計劃而必須竭澤而漁。

  畢竟對待一顆尚可進行農業種植的星球,帝國的開發通常來說是先改造成農業世界榨干星球土壤里所有的肥力,然后再掏空星球所有的礦產進行工業生產。

  之后剩下的滿目瘡痍的星球同樣不會浪費,在原本的農業和工業殘留的巨型設備之上,便可以建設高聳入云的巢都,讓這顆星球為帝國提供另一種資源——人口。

  整個發展規劃可能要持續上千年,每一步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可以說只要星球符合要求,帝國就能夠物盡其用的將這顆星球利用到極致。

  不過對于陳曦來說,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星球采用這樣的模式進行開發。

  畢竟一個3K時代的人和一個40K時代的人,思維方式還是有所不同的。

  而傳統的賽里斯人和昂撒匪幫之間的發展方式,更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差異。

  陳曦希望星球能夠維持一個相對還算可以的自然環境,最起碼當地居民不用出門戴呼吸面罩,星球上下雨都是具有強烈腐蝕性的酸雨。

  與此同時,星球上的工業開發和農業生產都應當維持在一個相對可持續的狀態,這樣可以更長久的出產資源。

  畢竟不是每一顆星球都能夠把所有山峰和高原都鏟平,填掉所有海洋和湖泊,在空氣里灑滿肥料,然后在歐亞大陸那么大的平原上開著戰將級泰坦大小的農機進行耕種的。

  按照陳曦的想法,圍繞星球建設一個環帶,然后在環帶上建設太空水培農場,為星球地表的人口提供糧食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別覺得奇怪,帝國是有這種技術的,機械教也能夠做到這些,只不過通常來說無論是帝國還是機械教都沒有這樣做的動力和必要。

  畢竟帝國有著百萬世界,真不需要摳相對于整個帝國來說微不足道的那一點資源。

  與之相反,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榨取最多的資源,才是帝國內政部考慮的事情。

  而這種竭澤而漁式的開發模式,是陳曦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飛翔鳥中文    箱子里的戰錘40K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