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sx第112章練氣有成,云霧紅塵仙第112章練氣有成,云霧紅塵仙←→:
“這次竟然是十六歲才覺醒宿慧…”
“晚了點。”
寧尋秋暗自想道。
“不過,這“萬華界”竟然是一個修仙世界,也不知道這世界中能刷出什么珍貴寶物。”
他期待著,繼續看向天衍冊人生。
李彥至在小山頭,開辟出一座木屋,有一枯藤老樹,不遠一瀑布,水聲嘩嘩。
李彥至心中大歡喜,每日盤坐在瀑布旁邊一塊大青石上,參悟《青天大日焚氣經》,這法門仿佛天生為自己而創一般,有種熟悉感,他很快入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李彥至感受精氣神每日增長,雖不增長氣力,可頭腦越發清明,知道不是在做夢,修行更加用心。
李彥至渴了就喝山泉水解渴,餓了就抓野雞野兔充饑,只覺得修行真是‘大快樂’。
如此三日。
李彥至的至交好友、母親前來尋他,此時,李彥至在大青石上盤膝而坐,雙眼微閉,手結定印于臍下,披頭散發,呼吸微弱,宛如死人。
母親見兒子這副模樣,心疼不已,上前小心探了下鼻息,說道:“兒啊,你沒事吧?沒有慕容琴,娘再給你找個更好的媳婦,這山中夜黑風高,野獸出沒,危險重重,你還是快隨娘回家吧。”
李彥至聞聲,從靜坐中醒來,長長吐出一口濁氣,看著滿臉擔憂的母親,安撫道:“母親,孩兒無恙,只是有所頓悟罷了,我已經入道,這山中野獸傷不了孩兒。”
母親聞聽此言,誤以為李彥至受此打擊,已然神志不清,不禁掩面啜泣起來。
李彥至略一思索,溫和說道:“母親,若您思念孩兒,隨時可來山中探望于我。”
季思遠是個儒雅書生,他勸說:“彥至兄,你昔日不是豪言壯志,要提刀跨馬平定天下,封侯拜相,名垂青史,才不枉此生嗎?”
“季兄,哈哈哈哈。”李彥至擺手笑道,“那不過是酒后胡言,豈可當真?對此等功名利祿,我實則并無太多興趣。”
其余好友紛紛勸說,李彥至不為所動。
李彥至又一句話堵死眾人:“我非是要斷紅塵,只是山中清凈好修行,諸位若是有心,帶些酒水來此,我亦歡迎。”
眾人搖頭嘆息,一一離去。
不久,李家將李彥至逐出家門,之后山頭冷冷清清,只有季思遠和母親偶爾會帶些東西來看望。
他們勸說幾次無果,便任由李彥至在山上修道。
春去秋來,李彥至聽不到山下的譏諷,也不在意,他在山上修行七年,終于煉化自身“紅塵之氣”鑿開七竅,搭建天地二竅,元神開辟出靈竅天地。
季思遠已成一位縣令,他攜美酒前來訴苦,當官數載,好官難當,他反而羨慕起李彥至的生活,想著以后老了退休,也來這山頭修道。
李彥至笑而不語。
季思遠不知道李彥至已經成了“修仙者”,次日匆匆離去。
此后,季思遠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十年后,李彥至偶爾聽母親說起過,季思遠得了上面賞識,平步青云,官至三品。
李彥至沉迷修行,親自種了棗樹,觀摩世間奧秘。
山中無歲月。
五十歲,李彥至觀草木枯榮,從中領悟到五行術法的奧秘,成功凝聚出“法種”。一朝之間,他頓悟天機,道行突飛猛進,竟達到了五百年道行,真正踏入了“練氣有成”的境界。
然而,李彥至對自己的實力在這片天地間究竟如何,仍心存疑惑。畢竟,他只是初涉道途,一個剛剛“煉精化氣”的修行菜鳥。因此,他自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并未急于下山游歷天下。
次年,有人上山通報,稱其母親身患重病,時日無多。李彥至聞言,損了十年道行,施展本命術法,截取山脈之靈粹,凝煉出一顆蘊含著靈機的棗子。
隨后,他下山而去。
床榻之上,母親氣息奄奄,卻仍強撐著一口氣,拉著李彥至的手,斷斷續續地囑咐道:“兒啊,三十多年了,你該醒來了。此時成家立業,也還不算晚。別總惦記著…惦記著那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以后,你一個人…要…要好好照顧自己…”
“母親,別說了,先服下這顆靈棗。”李彥至打斷了母親的話,將靈棗遞到她的嘴邊。
母親迷糊吞服靈棗,那棗子入口即化,白發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黑,死皮脫落,整個人仿佛年輕了三十歲。她喘著粗氣,低頭看著自己變得白皙的手掌,一時間竟愣住了。
“母親,來,下地走走。”李彥至扶著母親站起身來,微笑著說道,“這顆靈棗,乃天地之精華所聚,可讓您無病無災,安享天年。”
母親懵逼,由李彥至扶著下地,腳步輕快,她抓著李彥至的手:“孩子,你成仙了?!”
李彥至搖了搖頭。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那《青天大日焚氣經》不完整,只有“煉精化氣”的修行之法,他修至如今地步,還是自己完善了法門。
那天之后,母親雖然守口如瓶,可并州世家有心人還是猜到了原因,紛紛涌向那塊不起眼的小山頭拜訪李彥至,求取延壽靈物。
這靈棗損了李彥至十年道行,他心性淡泊,身無因果糾纏,對凡塵俗世無所掛念,對于那些上門求藥之人,他更是連理會都不愿理會。
打殺了幾個妄圖上山偷藥的猖狂賊人,李彥至煩不勝煩,潛心鉆研數年,以樹木布下“云霧陣”。
自此以后,那座小山終年被云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常人一旦踏入霧中,便如入迷宮,分不清東南西北,往往走著走著,又回到了原點。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歲月流逝,無人見過云霧山那位紅塵仙,久而久之,又成了世人口中的傳說。
又十年,貴為宰相的‘季思遠’告老還鄉,他此時垂垂老矣,身邊只跟著一位童兒,想要拜訪好友,見了云霧山,不知如何登山。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