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第四十章非常壞的感覺,恨來自我大清 八旗勇士的努力持續到第二天,就徹底絕望的放棄了。
他們根本不可能沖過這一挺馬克沁的封鎖,它就像個噴火的怪物卡在他們前方,冒著壯觀的硝煙,吐著恐怖的殺戮,所有試圖向前的清軍只要看到它,注定的死亡就會必然降臨。
盡管操作這個怪物的只是兩個小孩,兩個他們之前屠村時候的幸存者。
她們的父母甚至都已經被他們當軍糧吃了。
而現在她們復仇的殺戮,卻把清軍逼到了真正的絕境,唯一的逃生通道就這樣被她們堵死。
第二天。
從南京強行軍而來的第一批步兵到了。
秋浦后河。
“殺過去,他們沒多少人!”
代善兒子,我大清未來的正紅旗旗主滿達海,瞪著血紅的眼珠子,看著前面匆忙列陣的明軍輕步兵。
他是向北突圍的…
清軍現在已經完全崩潰了,根本沒有了指揮系統。
原本向石埭撤退是他們這些前鋒達成的一致,甚至后面那些都根本不知道…
不過既然是潰逃,當然還是要跟著前面。
所以如果他們能順利東撤,那么后面的數萬潰兵還是會跟著涌入這個可以說唯一缺口。
但可惜失敗了。
然后僅剩下的一點一致也沒了。
現在清軍就是樹倒猢猻散,各人顧各人,不過得益于他們的牛錄體制,還是能夠維持一定編制,尤其是滿達海這種幾乎已經定了的未來旗主,同樣也是其他正紅旗將領們的主心骨,所以他周圍還有兩三千八旗滿洲。至于其他各部,包括他們的最高統帥阿濟格,這個只能說鬼知道在哪兒,可能還在試圖向東,也可能在試圖打開建德。
當然,更有可能是在崩潰中被明軍追上圍毆中。
至于阿濟格本人,哪怕滿達海這種算親侄子的,也已經快三天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了。
全亂了。
全都在自己逃跑中。
至于他的目標是向北逃跑。
搶在南下明軍步兵到達前逃到東流。
明軍主力是從池州過來,需要走升金湖南岸,也就是他們最初想走但被楊豐射回去那條,然后在張溪南下,那是個三岔路口。
所以東流暫時應該還沒有明軍。
至于接下來如何,這個完全不需要考慮了。
現在是能多活一天算一天。
不過他失算了,明軍步兵前鋒已經到達。
“五天四百里,跑的快趕上騎兵了。”
他恨恨的看著前面背水列陣的明軍步兵。
不過說是背水列陣,秋浦后河也不是什么大河,所以跟置之死地而后生這個沒有關系,純粹是南下的明軍剛剛渡過這條河而已,在他們后面甚至還有更多明軍正在趕到,所以這對他來說是個好機會,只要能沖開前面這個倉促擺出的不大陣型就可以突破封鎖,搶在明軍主力到達前沖出包圍然后直奔東流。
這種時候了,他也算覺醒了代善年輕時候的悍勇。
因為箭已經沒了,他現在只能用長矛,馬背上的他一手韁繩,一手長矛夾在肋下,略微弓著腰,不斷催促戰馬狂奔向前。
馬蹄踏碎綠色。
而他兩旁悍勇的正紅旗巴牙喇纛同樣姿勢。
他們在這片綠色的平坦河谷全速沖鋒,向著他們前方脆弱的防線發起恍如雷霆一擊。
后者依然在列陣。
那些士兵只是純粹的輕步兵,手中拿著類似鳥銃的火槍,但槍口都已經插上了短劍,這個倒沒什么可驚訝,明軍早就往鳥銃里塞過,然后這些士兵排成明顯很脆弱的三排,只不過面對騎兵肯定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小方陣,但沒有來得及布拒馬,也沒有用車輛防護正面。
五天狂奔四百里,他們不可能攜帶任何重裝備。
估計就是一人扛著一桿鳥銃,然后帶著隨身的彈藥而已。
這就是給騎兵送菜的。
我大清正紅旗巴牙喇纛的沖鋒勢不可擋,轉眼就已經到了百步,但對面士兵舉著鳥銃沒有開火。
距離繼續拉近。
當雙方互相看清面容時候,對面士兵手中鳥銃齊射。
被擊中的騎兵紛紛落馬,沒被擊中的急于突圍,也顧不上戀戰,直接繞開這個明顯不好沖的小方陣,畢竟后者鳥銃上是一個個短劍,因為所有士兵都是最大限度靠攏,不大的小方陣就像一個刺猬。而就在滿達海帶著前鋒沖過去之后,后續騎兵也在不斷沖過,那些步兵卻以明顯比鳥銃快的多的速度完成裝填,然后對著面前沖過的騎兵再次開火。
騎兵不斷落馬。
突圍的繼續向前沖。
但這時候滿達海才驚愕的發現,在前面是一個個這樣的方陣。
這些小方陣幾乎堵塞河谷,只有方陣前的空隙可以通過,而且在這些方陣后面更遠處,還有更多剛剛到達的明軍在匆忙布同樣小方陣。
他也顧不上考慮太多,逃跑嘛,有空隙可以通過就行。
然后他繼續狂奔向前,他身后騎兵同樣狂奔,但卻沒人注意到,剛剛沖過的小方陣在持續不斷射擊。
甚至和另一個小方陣形成交叉火力。
我大清精銳的正紅旗巴牙喇纛的確大多數都沖過了,但也有大批騎兵倒在了他們前方。
但是…
逃命嘛!
管那么多干嘛。
滿達海繼續狂奔向前。
然后沖過后面又一個小方陣。
子彈在他身后呼嘯而過,他的親兵墜落馬下。
他顧不上惋惜,繼續狂奔向前。
他身后騎兵同樣狂奔向前,甚至從親兵身上踐踏而過。
但兩側形成交叉火力的子彈依然呼嘯而過,不斷擊中一個個騎兵,狂奔中的騎兵洪流在不斷減少。
然后他們繼續向前。
但前面還是。
“貝子爺,這不對啊,咱們再跑下去會被磨光的,這是個陷阱,咱們得沖方陣,沖垮他們驅趕他們沖后面的!”
他旁邊一個老牛錄喊道。
下一刻側翼飛來的子彈正中他腦袋,他沒有絲毫停頓的倒下,因為腳被馬鐙掛著,甚至還被拖著。
滿達海看著側翼恍如迷霧的硝煙。
迷霧中子彈不斷射出,迷霧中還有一支支反射寒光的短劍。
但是,他還是繼續向前。
他后面的騎兵也依然繼續向前。
大家是在逃命,對不對的已經不重要了,不穿過空隙難道硬沖這些方陣?
那豈不是正好撞上這些短劍?
再說他們的戰馬也沒那么傻,明知道前面是火焰和硝煙,是一根根可怕的尖刺還往上撞,老牛錄的話應該是有道理,畢竟他經驗豐富,但對于一群只想逃跑的騎兵來說,在前面有空隙的情況下不跑是不可能的。
繼續跑。
然后前后兩個交錯布置的小方陣里射出的子彈依然交叉而過。
狂奔中的騎兵不斷墜落。
而他們前面,還是一個個小方陣,仿佛無窮無盡…
“老韓的練兵果然是專業的。”
天空中的楊豐,看著仿佛勢如破竹,但其實數量越來越少的清軍。
韓信這段時間就是練兵,他的確是兵仙,是頂級戰役指揮官,但他也是近兩千年前的頂級戰役指揮官,他需要根據這個時代的戰術訓練出一支軍隊,而楊豐給他的開掛就是燧發槍和排隊槍斃,甚至因為燧發槍造的太慢,還給他額外申請了一萬支褐貝斯,然后他就很輕易的自己頓悟了空心方陣,火力配制,甚至他已經開始研究縱隊進攻戰術了。
這就是專業人才的優勢。
他甚至不需要研究太多兵法,他只需要根據真正的戰場,把新武器帶入進去就行了。
戰場打的是什么?
是投射。
秦末戰場上是箭的投射,而火器時代戰場上是子彈和炮彈的投射。
步兵對騎兵最優的陣型是什么?
就是方陣。
讓自己的防御無死角。
然后合在一起當然就是空心方陣,古代方陣也是空心,也是外圍投射,內部空心保護指揮系統和補給,古代投射的是箭,現在投射的是子彈而已,古代需要盾墻保護,但這個時代盾牌都擋不住子彈,當然拋棄,這個時代士兵的燧發槍插上刺刀可以當長矛,雖然短點,但湊合能用,而子彈可以破重甲,還需要什么長矛,長矛的防御可以交給刺刀,長矛的攻擊可以交給子彈。
當把這個時代的武器帶入到自己熟悉的秦末戰場后,韓信立刻找回了他作為頂級名將的感覺。
把目前技術水平下已經無用的東西拋棄,把原本需要配套這些東西的陣型簡化。
然后他就上空心方陣了。
沿著秋浦后河一直到張溪,近二十里長的河谷中,最先趕到的三個衛近一萬七千純燧發槍步兵,在得知清軍沖向自己后,在行軍中就地擺出了十二個沿河谷夾河交錯排列的空心方陣。每一個空心方陣可以獲得三個對清軍的攻擊面,而且這些攻擊面都可以和兩側相鄰方陣攻擊面形成交叉火力,然后放清軍進入這個漫長的火力陷阱。
滿達海只沖到了第七個方陣,他的戰馬就已經筋疲力盡,他茫然的看著前面依然在等待他的方陣。
就像八里橋的僧王一樣茫然。
他就那么站在那里,看著前面那排步兵,后者已經扣動了扳機,硝煙在陣型前形成一道白色的煙幕,下一刻一顆子彈打在他胸前。
他的鎧甲被穿透。
然后他帶著茫然墜落馬下…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