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哥,我等雖然不能死讀書,但許多事都是要依照圣賢之言方可做事。”
“聽聽。”宋煊從躺椅上坐了起來:
“方平,你聽聽自己說的話,被宋綬這個在職官員沒少洗腦吧?”
“不用反駁俺,你覺得宋通判這些年為官做事做人,是否全都按照書里的圣賢之言呢?”
張方平一下就不敢肯定了。
因為他并不是讀書讀傻了,而是讀書是他目前唯一且最好的出路。
言談舉止都是不自覺的要維護書中的圣賢之言。
“方平,你不會覺得他們官場之人是大宋的上流階層,便個個都如同書中一樣,描繪的是圣人君子?”
“我自然不是這般想的。”
張方平也是在宋煊這里看邸報和小報的,他也看過誰誰不知足還貪錢好色。
那個時候他就在想,等我中了進士當官后,一定不這樣。
“其實你更無法理解的是大宋的上流社會其實更下流,有些時候還不如下九流之間義氣呢!”
“啊?”
張方平作為一名想要考取進士的學子,自是十分期待做官之后場景與生活。
現在聽到宋煊這般言語,一時間陷入了自我懷疑當中。
難不成當了官之后,便全都是黑的了?
他并不覺得十二哥是在危言聳聽,相比較而言他說的話都挺有道理的。
但到底張方平還沒有經歷過官場的黑暗。
因為他展現出了極高的讀書天分,所以目前遇到的都是“好人”。
大家都知道他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見的多是笑臉,很少看別的臉色。
張方平被宋煊的話所震驚,但并不感同深刻。
宋煊放下手中的論語,給自己倒了杯茶:
“方平,依照俺的理解,圣賢書是拿來讓你我讀的,不是拿來做實事的,難不成真以為趙普所言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真事啊?”
張方平當然知道大宋十年獨相趙普的名頭,說句他用半部論語輔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用剩下的半部論語輔佐太宗皇帝,使得天下太平。
“太宗皇帝數次北伐皆是失敗,有一次危險到靠著驢車漂移才得以返回汴京,僥幸從戰場上逃脫。”
張方平還是頭一次聽到宋煊用驢車漂移這個詞,來形容太宗皇帝的戰敗。
他倒是沒有什么太過在意的,畢竟如今又沒吃皇糧呢。
若是讀書人連這點勇氣都沒有,將來還怎么直面指出皇帝的問題?
宋煊指了指桌子上的論語:
“按理說遼國人讀論語的不多,他們怎么能戰勝如此多讀論語的大宋呢?”
張方平再次頷首:“嘶,十二哥說的在理,圣賢書里的也并不是全對的,否則孔子也不會周游列國,卻無人賞識。”
畢竟春秋那么多國家,儒家學說這般偉大,怎么當時就所有諸侯都不想用這一學說呢?
說明還是有問題,只不過后世為了王朝穩定,加強了學說。
張方平身體后仰。
其實他一直都認為宋煊的理論歪的很,但仔細推敲。
人家的思路當真是能站得住腳。
“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
“古諺云:圣人出,黃河清。孔子也出了,孟子也出了,可黃河什么時候清過?”
“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張方平的腦袋猶如被閃電劈開一樣,直愣愣的待在原地。
宋煊哼笑一聲:“俺記得黃河這幾年可是不老實,總是發大水啊,所以圣賢書說里說的全都是對?”
“亦或者你這個讀書天才,當真相信那些帝王降生,便會出現什么異象來昭告天下的事情?”
“十二哥說的,似乎有那么幾分,不對,是極其有道理。”
張方平認同宋煊的一些理論,因為真的沒法反駁。
宋煊瞧著張方平若有所思的模樣:
“俺聽人言:讀書是為了明理,明了理就有了主張,知道該怎么做。但理是在變化的,又不能守死理。”
“嗯,倒是我想的太過于片面了。”張方平再次頷首。
宋煊則是搖搖頭:“所以你才會被宋綬的言論給洗腦了,等你將來考中進士,不再為學業以及生活發愁,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自我思考,不會被旁人輕易給帶歪。”
“猶如俺方才說的話,也是一家之言,不可偏聽偏信。”
張方平再次被宋煊如此坦蕩的話所驚詫,十二哥并不是要我認同他的理論,而是鼓勵我多思考,不要被旁人的理論所帶歪。
無論是以前的夫子,還是如今的宋綬,對張方平所言都是你要聽我的,我說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教育味很明顯。
可宋煊偏偏不一樣,他懶得教育你,只是讓你自己思考其中的道理。
或者說他不屑的用填鴨子似的教育,讓你滿腦子都是他人的理論,而不是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答案。
那些圣人之言,放在今天當真全都是對的?
張方平可以肯定,他得不出這樣的答案。
要論辯駁,尋常人當真是辯不過他。
光是他這套自我邏輯融洽的理論,就不是誰都能挑戰的了。
每個人的內在邏輯都不一樣。
宋煊自是沒有說什么事務都是要辯證去看問題,他飲了一口茶:
“此話希望你我今后能夠共勉,不要鉆了牛角尖。”
張方平愣在原地。
他也是世間少有的讀書天才,但許多道理都是從書中得知的。
可張方平發現宋煊手頭就那么幾本科舉考試要用得上的書籍。
那本春秋被他翻的都要爛了。
別的書,他都沒怎么看過。
如果那些買給伙計們看的話本小說也算的話,那宋煊確實讀過其余書籍。
但問題是,宋煊每次說的話,都發人深省。
張方平確信沒有人教導過宋煊。
但是他的閱歷、知識儲備以及應對各種事情的手段,就算經年老吏都不如他。
天授之人的實力。
竟然如此恐怖如斯?
就連恐怖如斯四個字,那也是張方平從宋煊那里學來的。
所以他才愿意跟著宋煊學習,因為是真的長知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