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8章 太上作者

第448章太上作者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文藝圈梟雄第448章太上作者(女生文學wenxuem)

  當天中午,為表示真摯感謝,程編輯盛情邀請肖飛及劉澤來到鴻賓樓吃飯。

  鴻賓樓是京城老字號的飯莊,菜肴美味,口碑甚佳,價格公道。這家飯莊1998年就會因西單商業區的改造而搬到展覽館路。

  飯桌上,程編輯對劉澤來是連聲道謝。

  在他心里想的是,若不是劉澤來寬容大度,大力提供方便,今天《收獲》搞的這個簽售就不會如此成功。

  “程老師,不必客氣,《收獲》是我最喜歡的文學期刊,能為《收獲》做點事,我深感榮幸。”劉澤來真誠說道。

  劉澤來這話不虛,他是河西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也經歷過文學青年的階段,那時候,他最愛讀的純文學雜志就是《收獲》,每一期收獲他是必看的,他覺得收獲上的每一篇作品都很耐讀,不說篇篇經典,但精品是肯定的。

  而畢業之后工作的這些年,劉澤來也一直是《收獲》的忠實訂戶。

  他發現,即便商業熱潮已經滲透到了文學這個圈子,《收獲》仍然保持著自己可貴的辦刊品格,其刊發的原創稿件仍保持著極高的水準。

  這樣一本好雜志,劉澤來希望能一直紅紅火火地辦下去。

  即便沒有肖飛的指示,他也是想給《收獲》一定的照顧的。

  他今次幫《收獲》一把,幫得心甘情愿。

  肖飛笑道:“程老師,今后手頭有好的長篇小說,可以推薦給翰墨公司。其實,《收獲》是可以和翰墨這樣的圖書策劃公司建立很好的合作關系的。”

  以《收獲》在國內的影響力。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是夢想著自己的作品能在它上面露臉的,收獲所發表的作品。都算得高質量的優質作品,若是能跟收獲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那翰墨就有可能跟《收獲》共享這些優質的稿源。

  《收獲》的編輯都是國內頂尖兒的文學編輯,眼光毒辣水平極高,他們認準的好稿件,一般市場也是很認可的。

  肖飛指示劉澤來這次示好《收獲》,除了因為對收獲的深厚感情讓他不能坐視《收獲》遭遇滑鐵盧之外,就是出于以上讓翰墨公司交好《收獲》編輯部的考慮。

  肖飛認為,這次順手拉《收獲》一把。對翰墨公司今后的發展會大有好處。

  “行,這個絕沒有問題的。事實上,在我們雜志上發表的長篇,有很多都不是一下子找到出單行本的出版社的,有的甚至要拖上好幾年,單行本才會得以出版,這是因為,作家尋求出版單行本,都想自己的作品利益最大化。也想找個更穩妥的出版機構。”程編輯滿口答應下來。

  他的話一點不假。

  就以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為例,這小說1995年第6期發表在收獲雜志上,但一直到了1998年,小說的單行本才出版發行。

  這時候。這本文學經典已經發表快3年的時間了。

  程編輯知道翰墨是個私營的圖書公司,而且,翰墨現在做得很大。推出了不少的市場暢銷書。

  他看到過不少關于翰墨的新聞,新聞上說。翰墨推出的夢筆齋主人的小說《鬼吹燈》全書共銷出了千萬冊以上,而夢筆齋主人的新作《盜墓筆記》也是首印就達到了兩百萬冊。

  程編輯還知道。圈子里不少的作家都跟翰墨有合作,作家從翰墨那里得到了比之尋常出版社更多的版稅收益。

  作家是個清苦的職業。

  有的作家辛苦幾年才能寫出一本不錯的小說,在雜志上發表,以收獲為例才能得到萬把塊錢的稿費。

  這個收入水平真的是太低了。

  若是單行本所托出版社實力不行,那很可能該作家一分錢的版稅都拿不到呢!

  所以,若是能給那些和《收獲》合作良好的作家帶來更多的金錢,何樂而不為呢?

  程編輯滿心的歡喜。

  三個人相談甚歡,酒足飯飽,這才盡歡而散。

  次日上午,肖飛沒有去學校上課,他約了劉澤來談事情。

  早上7點多鐘,肖飛吃過早餐之后,順手在街邊的報刊亭里買了幾份報紙。

  他打開車門,坐進車里開始讀報。

  不出所料,報上有關于自己的新聞。

  因為這兩日事件密集,京城晚報直接將幾件事給糅合到了一起,弄了滿滿的半個版。

  張鏘因為“屎尿文學事件”火了一把,他被派出所處以7日拘留,隨后,北大校方也公布了對張鏘的處罰:留校察看!

  晚報剖析了張鏘心態扭曲變異的心路歷程,嘆息著,原本一個很有潛質的青年作家因為自己的膨脹的嫉妒心和私欲,很可能徹底毀掉了他自己。

  不過,這次的事件對張鏘而言也可能會是個好事,畢竟,這次的“屎尿文學”事件沒有造成太惡劣的后果,張鏘只是被小小懲罰了一下,后續若是他改過自新,前途還是可期的。

  而翰墨公司對《收獲》雜志釋放的善意也被媒體進行了深入報道。

  一方面媒體在嘆息,純文學日暮西山,竟然需要通俗文學拉一把。

  另一方面,媒體也對翰墨公司的道義給予了很高的贊譽。報道認為,文學勢弱,文學圈子內部不應再有門戶之見,而應攜手共度難關。

  《收獲》專為《兄弟》下推出長篇增刊號,這是很罕見的行為。

  更為罕見的是,他們還專為肖飛在京城舉辦了簽售會。

  由此也可看出,《收獲》對《兄弟》這部小說的看重。媒體記者采訪了圈子里的評論家及部分讀者。

  評論界對《兄弟》的風評仍然不好。

  他們認為《兄弟》下延續了上半部的低俗淺薄,故事寫得很熱鬧,但看不出這部作品之中有何深遠的社會意義。

  甚至有評論家認為,這部書與其說是嚴肅文學作品,不如說是一本商業化的通俗小說,它太過媚俗了。

  但讀者的反響顯然跟評論家是不一樣的。

  讀者們認為,《兄弟》是最好讀的嚴肅文學作品。

  讀《兄弟》,讓你笑,讓你哭,讓你感動,讓你郁悶,讓你悲傷,總之,它調動了讀者全部的情緒。

  《兄弟》這部書是對現實荒誕的一次成功的反諷,是對華夏四十年的滄桑歷史變遷的一個深沉演繹!

  《兄弟》寫得熱鬧。

  但它骨子里的血脈是蒼涼厚重的!

  愛《兄弟》,沒有理由!

  就在這爭議聲里,《收獲》專為《兄弟》下推出的長篇增刊號在全國市場上賣得很火。14日一天就賣出去了十多萬冊,再加上十余萬的穩定訂戶,銷量瞬間飚到了將近30萬冊。

  一般來講,像收獲這樣的大型文學雜志每期能有5萬本訂閱就能維持較好的運營態勢。

  像《收獲》近幾期長篇小說專號、增刊號這樣的銷售數量,《收獲》這本雜志已經不是小富即安,而是可以活得很滋潤了。

  媒體當然也會對《盜墓筆記》這本妖孽級的小說濃墨重彩地進行報道。

  據翰墨公司公布的數據,《盜墓筆記》在14日這天全國售出去80余萬冊,形勢已經火爆到了極點。

  以這樣的形勢測算,《盜墓筆記》估計又將是個千萬級別的暢銷書。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很多讀者呼喚,很多媒體試圖挖掘出作者夢筆齋主人的廬山真面目,可惜的是,夢筆齋主人千呼萬喚不出來,仍然保持著最神秘的姿態。

  一個人怎么可以藏得如此之深?

  很多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們堅信,翰墨公司內部高層肯定知道這個秘密,或者,翰墨公司內部某些人也會知道。

  可是,不少人使出渾身解數,都沒能從翰墨公司這里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這是因為,即便是在翰墨公司里面,知道肖飛就是夢筆齋主人這一秘密的,也僅只有劉澤來和劉蓓而已!

  這兩人都是守口如瓶的人。

  而肖飛又從未以夢筆齋主人的身份露過面,媒體和眾人能抓到點蛛絲馬跡那可是太不容易了。

  找不到夢筆齋主人的信息,媒體就紛紛開始猜測:沒準這個夢筆齋主人很有可能是個成名的作家,該作家寫這些盜墓探險小說,只是為了掙錢,他本人很可能并不看重這些作品。

  肖飛看著這樣的報道,心里是有些微微得意的。

  自己創造的一個馬甲現在竟已赫然名動全國,接連創造出版界的奇跡,這給他以很大的成就感。

  這則新聞刊登在《京華新報》上。

  該報報道說,記者從相關途徑獲知,肖飛在《收獲》上發表《兄弟》下的時候,編輯部為其開出了千字100元稿費外加5版稅的重酬。

  以刊發《兄弟》下的《收獲》1997年長篇增刊號銷售50萬冊,每冊10元計算,肖飛可從收獲拿到高達28萬的稿費!

  而國內其他名家在收獲上刊發一部長篇,仍然是拿的千字80元的稿酬標準…

飛翔鳥中文    文藝圈梟雄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