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17章 爭議

  第1117章爭議第1117章爭議←→::mayiwsk

  大家都很佩服楊琰。

  這些話,很多人都不敢說。

  說就意味著要得罪人,還有可能連官位都保不住。

  當地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他們其實也清楚。

  交州是交州,其余州是其余州。

  別看現在交州是發展起來了,一派繁榮,諸位皇子所在的封地也都不錯。

  但這種不錯,并不能代表整個武國。

  大家都很樂觀,但也有人并不是很樂觀,始終都保持著清醒。

  比如這位吏部尚書楊琰!

  縱然武皇震怒,縱然很多人都覺得他大膽,他還是站了出來。

  “陛下!”楊琰面對動了真火的武皇,絲毫不懼,直視著他道:“臣是否放肆,可容后再議!”

  滿堂皆驚。

  這吏部尚書的膽子,真的是太大了。

  “當前要務還是賑災,救人!”楊琰道:“至于各州的情況,也可容后再議。”

  “這是臣這些時間內收集的信息,臣說句不好聽的,諸位大人過于異想天開了。”

  “是,誠然去年交州、蜀州等地的糧倉都差不多滿了,但諸位捫心自問,這幾個地方滿了是因為什么?”

  “是因為他們隨著交州的腳步,一步步的往前沖,那是匯聚了所有人的力量!但其余各州有嗎?”

  楊琰環視四周,無數人低著頭。

  左右仆射、其余各部尚書、李道玄、趙飛龍等人則是沉默不語。

  沒有人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這些地方的盛況,并非代表其余各州都有此盛況!”楊琰怒喝道:“這些地方的糧食多,不代表別的地方也是如此!”

  “還請陛下認清楚現實,這些地方的糧食產量就這么多!”

  “我武國的糧食產量一直都上不去,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非是當地之罪!”

  “那按照吏部尚書大人的意思是,這些當地的官不僅沒有罪,還有功?”工部尚書杜杰開口反問。

  “杜尚書應該清楚,本官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吏部尚書楊琰死死的盯著杜杰道:“糧食的缺口,依舊是我國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

  “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那一切都是妄談!”

  “可是交州、蜀州這些地方的糧食產量高,也是不爭的事實!”杜杰像是故意針對一樣,繼續說著。

  楊琰冷笑:“杜尚書莫非是真不知?交州為何會有如此高的產量?其一,他們啟動了大量的水運工程;其二,他們早就動用了新式耕田工具,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其三,他們一年種了兩季稻谷,別的地方多半都是只有一季,如何能比?”

  “若是每年都多出一季稻谷,那產量自然多!但其余各州實際上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我們的糧食產量始終都是低下的!”

  “楊大人,您也說了,交州等地的產量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多了一季,那為何其余各州不效仿?”杜杰步步緊逼。

  “你——”

  “你看,交州等地能做到的事情,他們卻做不到,以至于朝廷的威信受損,這就是他們的問題!”杜杰再度逼迫。

  滿朝文武都開始嘩然起來。

  李道玄和趙飛龍瞥了眼杜杰,又看向了武皇。

  他們隱隱察覺到了什么,再看左右仆射也是老神在在,并不吱聲,他們便更能確定心中所想。

  杜杰慷慨激昂道:“既然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那臣以為當解決現在的問題。”

  “臣建議,先從周邊的郡縣調撥糧食賑災,與此同時,清查當地的糧倉問題,他們必定是有問題的!”

  “此外,國之大計不能中途而廢,臣以為,當嚴查!既然交州等地都已經實踐出了結果,那就應該一起推廣!”

  “至少,在新的高產農作物出現之前,此事沒得商量,否則…國戰難啟!”

  朝堂頓時炸了鍋。

  對于是否學交州新政策,朝堂內一直都爭吵不休。

  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多。

  這其中涉及的無非就是利益。

  跟著李昭等人這么搞,固然有優勢,但對于當地的大族等勢力來說,這就不是好事了。

  因為此等行為損害的是他們這個集體的利益。

  首先,田產就得重新清算統計,其次就是當地的工程水運都得啟動。

  若是跟著交州搞,那么前期的投入無疑是巨大的。

  這些大家族、大勢力又如何肯將自家的錢財白白的投入進去?

  誰又敢確定,當地的環境一定是適合推廣交州政策的?

  因此阻力巨大!

  即便是諸位皇子所在的州郡,阻力都頗大。

  如果不是熟悉政務的人,也沒有很大的權勢,過去推廣是一定會受到掣肘的。

  那時,功虧一簣是必然。

  但現在問題已經擺出來了,是跟著搞?

  還是繼續以前的樣子?

  這需要商議!

  如果跟著交州搞,那么當地的糧食產量是一定會有提升的。

  至于提升多少,沒有人能打包票!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糧食產量只多不少,官倉填滿是必然,國戰的底氣更充足也是必然!

  “陛下,臣以為工部尚書杜大人說的有道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臣附議!”

  “臣以為不可,其余各州不比交州,交州等地是因為有幽王等人坐鎮,他們摸索出來的路自然是適合他們的,但別的地方沒有啊,誰又能去主持大局呢?”

  “臣以為當慎重!”

  兩方開始爭吵。

  優缺點都有。

  武皇陰沉著臉,道:“難道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人,能解決糧食的問題嗎?”

  武皇也很想將交州這邊的模式推廣到全國,但這個國家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現在滿朝文武就算是擰成一股繩,盯著國戰那個目標!

  可如果一旦觸碰他們太多的利益,他們還是有可能先掀桌子。

  那時,武皇和諸位將軍固然可以鎮壓。

  但鎮壓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內斗的代價此為其一,其二,大周等國在察覺到不對勁之后,必然會趁機下死手。

  那時,武皇便會騎虎難下,是滅還是不滅?

  不滅,威嚴掃地,國之不國!

  滅,那別國定然會陳趁火打劫,說不定直接開戰!

  以如今武國的實力,和大周對碰,勝算真的太低。

  這是死局!

  當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出現一種高產作物。

  這個高產作物的出現,必然可以解決武國糧食不足的問題。

  同時,也不至于太過于激進。

  因為滿朝文武都是認可交州那邊的發展模式的,否則也不可能讓其余幾位皇子都照做。

  但問題是,各州富裕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很長!

  至少需要兩三年,讓諸位皇子那邊的成果也展現出來。

  其次,山州、錦州等地也都是試驗地。

  那里的官員也都是從交州調任出來的。

  如果交州嫡系官員都將外地治理不明白,更遑論其他人?

  因此,這件事不能急,只能等!: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悠閑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