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四章:祭祖

  :yingsx←→:

  “現授予夏知安同志特等功……”

  八角樹村,沒有一個人知道夏知安去當兵,自打云朵工業園建起來之后,幾個月不見她面很正常。

  如果不是此次立功,武裝部要嘉獎,也不會有人知道。

  部長宣讀的聲音震響在每個人耳邊。

  驚訝,狐疑,錯愕…驚喜在無數張臉上呈現。

  當綬帶披上夏孟生肩膀時,廚房灶膛里的柴火突然爆出歡快的北斗七星火花。

  滾燙的淚滴落而下:娃娃是好好的。

  什么軍功都比不上她好好的活著。

  滾燙的淚滴落而下,在接觸國防綠的瞬間汽化成加密電波,沿著竹屋的光纜涌向幾千公里外的雷達站。

  竹屋外的鞭炮留在青石板路上拼出等高線地圖,

  混著艾草香的空氣中有加密的摩爾斯電碼在流淌,

  連接著兩端的彼此掛念,想念的親人。

  有一雙陌生的手伸出,扶著夏孟生另一邊胳膊回竹屋。

  夏孟生扭頭,年輕的男子穿著軍大衣,戴著軍帽,上面的國徽莊嚴肅穆。

  夏小安仰著頭:“你是送姐姐去醫院的那位哥哥嗎?”

  余牧舟點頭:“以后你要叫我姐夫,小安。”

  夏小安抿嘴,他可不敢叫,姐姐說底層的孩子要見過千帆世面,

  事業穩定,嘗過百花后才會遇到對的人。

  不論男女,三十歲左右成婚最好。

  姐姐不會這么早就戀愛。

  余牧舟含笑喚夏孟生:“爺爺,我叫余牧舟,以前我和知安是同學。

  我們回家。”

  夏孟生點頭,對方是客人。

  是來替爺孫二人鎮場子的。

  “夏爺爺”,秀才道:“阿舟和我們都是過命的好兄弟。”

  哦!夏孟生點頭:秀才幾人的人品他信賴,所以這個舟初見,是個一身正氣的好娃娃,但是,不代表適合婚嫁。

  竹屋大門敞開著,迎接來往道賀的鄉鄰。

  這一天中午時分,坐在飯桌上發呆的夏革文夫婦看到進屋的人,驚詫的站起身。

  半響后才發出聲音:“大娃,你啷個回來了呢?”

  李碧英撲到夏平安懷里嗡嗡的哭。

  夏革文打量夏平安身上的軍裝:“你不是在讀書嗎?咋去當兵了呢?”

  夏平安扶母親坐下不答反問:“我問了好多人才曉得我們搬了新家。

  二妹和小安呢?喊他們來吃飯呀。”

  李碧英道:“大娃,你是不是在部隊立了軍功讓給知安的?

  給她長臉?補償她?她都跟我們斷親了,不是我們一家人了。

  走,我們去要回來。

  一個姑娘片片,要啥子軍功?要啥子風光?

  叫上你大伯,把功勞記在你頭上,開祠堂。”

  李碧英認為大娃穿著軍裝,兄妹倆是不是在部隊碰見了,

  大娃知道了實情,把軍功讓了,彌補二娃。

  “要是二妹不給呢?”

  “有媽在,她不給也得給。大不了,老子就再弄她一回。”

  “老漢,你也同意媽的說法?”

  夏革文一口氣把杯子里的二兩酒干了,杯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全村人都曉得她有精神病,不要理她,我們兩爺子喝酒。”

  曉得再也瞞不了,夏革文一五一十說了,還拿出斷親書和鐵證給夏平安看。

  不知道是后悔還是無奈的對長子道:“不要去打擾她了,我們不配。知安希望你前程似錦。”

  為什么希望自己前程似錦?

  因為自己拿走了她的人生,他有責任把原本她的人生過得璀璨耀眼,

  也是在告訴他,她永遠不會提及過去的事。

  “村子變化很大,讓我不敢相信。”

  “有好的領頭人帶路,大家都抱著拼一拼的狠勁。”

  夏革文說完又長長的嘆息,要是早曉得村子能發展的這么好?

  飯后,夏革文帶著夏平安去村里溜達,有不少到此旅游玩耍的人,

  每家每戶都有移動攤位,有夜市,有農家樂,有竹屋旅館…

  跟城里沒有區別,但是比城里空氣好,沒有高樓大廈,依著原生態布局各種設施。

  碰到熟人點頭,打招呼,但是并不熱情,尤其是對夏平安。

  村子在統一規劃后,新建的民房集中在一處。

  除了竹屋,它已經成為游客來此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到達竹屋。

  夏平安進門,院子里很熱鬧,坐著好多他認識的長輩。

  有幾張年輕的臉穿梭來往在賓客間添茶倒水,待客,寒暄。

  夏平安正在打量竹屋,夏革昌喊他:“你啥子時候到的?”

  “大伯。”

  夏小安拿了竹制茶具給夏平安倒茶:“大哥,喝茶。

  這茶冬天喝特別好,暖胃,姐姐說這是紅茶,是我和姐姐上山采的各種草草藥做的。”

  夏小安看似很熱情,但兄弟二人都能感覺到疏離,陌生。

  夏平安伸手就要去摸夏小安的頭頂,夏小安本能的躲開了,提著茶炊去迎客。

  鄉鄰三三兩兩的來,都提著禮物,坐下,說說笑笑,喝杯茶,吃兩塊點心,

  心意送到了就離開,還有別人要來呢。

  要是大家伙一起來,竹屋可坐不下,所以都很自覺的分批來。

  秀才幫襯著余牧舟給走的鄉鄰回禮,

  是他根據秀才提供的消息針對不同的人,針對遠近親疏挑選的不同的卻合對方心意的禮物。

  “叔,這都是知安準備的。”

  “嬸,要謝您當初惦記著知安,所以這是心意,您得收下。”

  “您老慢走。”

  “知安說謝謝大家幫襯著才有家。”

  每句話都要提知安,讓一旁的王醫生臉抽抽要中風。

  晚飯的時候夏孟生對夏革昌道:“明日祭祖,不等年三十了。

  祭品我這邊會準備。”

  夏革昌點頭:“應該的。”

  他以為三叔是迫不及待要告訴夏家先祖。

  唉,這本是他這一支的榮光啊!

  去年他提議要修建夏氏宗祠,夏知安反對,說不符合現在國情,

  但是如果與鄉村振新,鄉村文化相融合,使其成為文明紐帶,她不反對。

  于是,他在請教了秀才后,修建夏氏宗祠,增設老人照料中心,文化禮堂,賦予其公共服務屬性。

  臨近年末,這一次祭祖,除了夏知安,夏氏族人悉數到齊,包括幾座山那邊的族人。

  夏小安代表姐姐夏知安行祭祖流程,上第一柱香。

  這些規矩是昨晚余牧舟手把手教的。←→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重生六零姑娘有點顛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