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5:陳桂陽去哪兒了?

  45:陳桂陽去哪兒了?45:陳桂陽去哪兒了?←→:sjwx

  陽春三月,斜風細雨,春寒料峭。

  少年春衫薄,頭戴一頂寬沿斗笠,騎在那匹皮毛黑亮的毛驢背上,悠然而行。

  此驢跟著陳晉,雖然路途跋涉,但吃喝待遇著實不差,因此養得一身膘出來,越發健壯了。

  這兒屬于泗山縣的郊外之地,四下少見人家,路途荒蕪。

  從地理位置上看,泗山縣與根水縣算是挨著的,同隸屬于云稜府的管轄之下。

  云稜府之上,則為高州郡。

  陳晉這番對伯父和陳亮他們說要外出游學,當然不是真得游學,而是一個幌子。

  一個能容納諸多解釋理由的幌子。

  他離開陳澤鄉,外出的主要目的是要尋找一個人。

  陳桂陽!

  正如那天晚上,陳晉對那個會旁門術法的黑衣人所說的:

  “我會找到他,然后殺死他!”

  所以,過完年后,陳晉覺得,是時候出來實踐自己的話了。

  否則的話,這個念頭會一直盤旋在腦海里,仿佛混雜在流水里的一顆砂石,時不時感到膈應,并不舒服。

  關于此事,陳阿布等人自不知曉,所以他們覺得陳晉貿然外出游學,太突兀了,像是想一出是一出,說走就走。

  很不理智。

  要知道在這樣的朝代里,只要出了縣城,都算是出遠門了。

  出遠門是很危險的事情。

  寒暑病患,賊寇歹徒,野獸蛇蟲…

  各種意外,各種事端,隨便招惹一樣,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所以對于一般的人,他們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縣城。

  再遠的地方就不敢去了。

  也沒有任何去的理由。

  陳晉沒有對伯父解釋,沒有必要,也解釋不清,故而“游學”是個最好的借口名目。

  在院試開始之前,去找個好老師求學,這就比較合理了。

  如果換了以前,陳阿布是萬萬不會讓自家侄子出遠門冒險的。就算抱住陳晉的腿,打死也不松手。

  可隨著陳晉一系列強勢的表現,讓陳阿布認識到,自家侄子已然長大成人,不但懂事,而且能自立了。

  所以他無法說什么。

  要是阻礙陳晉去游學,導致考不過院試,那更后悔莫及。

  陳晉這趟出行,并非真得說走就走的,他得先去根水縣衙門辦理路引文書等。

  辦理這些,是為了程序上的合乎法理,可以免去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順便,看能否打探到關于“陳桂陽”的訊息。

  畢竟書生就是被關進的根水縣死牢。

  根水縣城,理論上屬于第一現場。

  所以當初陳晉從死牢里殺出來,從獄卒牢頭、到陳五劉老二、到神秘黑衣人、再到賈典吏…

  這算是一根線。

  線的盡頭拴著的,便是那個“陳桂陽”。

  只可惜這根線斷斷續續的,并沒有形成明確的線索。

  負責敲悶棍的劉老二他們不用說,便是在牢獄為首的賈典吏,也所知不詳,只知道對方是從州郡下來的人。

  然而州郡何其大也,并且很遠。

  以陳晉目前的狀況,他要去高州郡的話,光路上,可能就得走上一兩個月。

  倒是可以借助法術來趕路,只是那樣,對于精魂神念的消耗會非常嚴重,身體難以負荷得起。

  真那樣做的話,就不明智了。

  況且,就算去到了州郡里頭,人海茫茫,毫無頭緒,也是兩眼一睜黑。

  本來那個黑衣人是陳桂陽身邊的人,定然知道很多東西。

  無奈,那是一個死士。

  死士的意思,就是你不殺他,他也會自殺。

  陳晉在山上修行,所學不少,卻也沒學過搜魂之類的術法。

  至于故意放對方回去,然后跟蹤,順藤摸瓜的策略,想著可行,但那黑衣人也不是傻子。

  故而考慮過后,還是殺了了事。

  也許還能釣到下一條魚呢。

  不過如今看來,對方的確是聰明的,知道事不可為,立刻跑掉。

  陳晉本想著,如果這些人在一個地方活動,做了什么事,肯定會留下痕跡。

  只要有痕跡,即可找到對方。

  但一番走街串巷的勘察過后,竟毫無發現。

  不知是對方做得太干凈呢,還是陳晉孤身一人,耳目有限,故而查不到蛛絲馬跡。

  又或者,此事另有蹊蹺隱情。

  總而言之,那個名叫“陳桂陽”的人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存在過。

  由此延伸出來的可能性著實太多。

  可想得太多的話,反而成為一團亂麻,變成胡思亂想了。

  有礙修行。

  陳晉是個修行者,不是干刑偵的衙門捕頭。

  所以他就不想了,干脆拿著路引文書離開根水縣,騎著毛驢跑到泗山縣去。

  或許,這是另一個思路,能有所收獲。

  陳晉在山上養成的性子,頗為隨性,不愿受束。

  對他而言,多走路,多見不同的青山,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即為“游學”。

  風雨漸漸大了起來,再趕路的話,恐怕會打濕衣衫。

  陳晉修為第二境,腹中精陽蘊養得純粹而明,但畢竟境界尚低,遠未到寒暑不侵的地步,也會怕冷,以及生病的。

  之所以穿著單薄,其實是為了借助自然寒氣來激發精陽運轉,反饋己身,兼且磨礪意志。

  等于時時刻刻在修行。

  但硬是來淋寒雨,便過猶不及了。

  說白了,若是沒有精魂神念的坐鎮加持,若是沒有掌握《黃庭本經》、《山上劍譜》等,以他的身子現狀,就是個剛開始修行的狀態。

  否則的話,云山觀主也不會說他“狂妄”了。

  正是被外表所欺騙。

  但要說“扮豬吃老虎”那些,陳晉從沒有刻意去做,他連去參加踏青文會都不感興趣的。

  抬頭張望間,見到泥路前頭似有一座草頂亭子。

  在乾朝,只要是官道地方,便有五里短亭,十里長亭的說法。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在路邊建造個亭子,提供給行人休憩、躲避風雨、以及送行話別等。

  一些行商錯過宿頭的話,往往也會選擇在亭驛里過夜。

  當今朝政,雖然還算穩定,但顯然露出了頹勢。尤其下面的小地方,各種蔽敗混雜的亂象愈演愈烈,已然粉飾不住了。

  遠的不說,便說這些亭驛,由于缺乏修護,風吹雨打之下,顯得頗為破舊,開始漏風漏雨。

  但有個頂蓋遮頭,總比沒有的好。

  陳晉催動驢子,趕快過去,剛到亭子邊上,忽見有刀光一閃,一人厲聲喝道:“你這書生,啰里啰嗦,莫非真不怕死嗎?”:sjwx←→

飛翔鳥中文    劍出仙山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