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26.親小姨

426親小姨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南北雜貨426親小姨(女生文學wenxuem)

  八月初,

  常樂縣那邊發來一批貨物,主要便是以白疊花為主,另外還有葡萄干葡萄漿以及乳酪,

  還有沼氣燈網紗等物。

  白疊花是給二娘的,她的面巾作坊眼瞅著就要開張了。葡萄干、葡萄漿、乳酪都是給大娘的,

  阿姊食鋪要用。沼氣燈網紗則是給四娘的,將其裁成小塊亦或是加工成沼氣燈,

  放在南北雜貨銷售。

  羅用那些留在常樂縣的弟子們,眼下還在經營著一些作坊,這些作坊的產出也有羅用的一份。

  這會兒羅用到了長安城,

  雙方離得遠了,他們便以這種形式,從隴西那邊采購物資,再組織一個商隊將貨物運往長安城,選的大多都是一些在隴西當地價錢相對比較低廉,運到長安城這邊又會比較值錢的物什。

  這些物什運到長安城以后,大娘二娘四娘她們各自拿走自己需要的那一份,

  然后她們就要給羅用現錢,

  然后羅用這邊就有進賬有錢花了。

  待這個商隊要回去離石縣的時候,

  羅氏姊妹幾個又會讓這些人幫忙運送一些貨物,

  大娘主要就是橘漿之類的食材,

  二娘主要就是染料,

  四娘要與常樂縣那邊的南北雜貨互通有無,

  運送的貨物品種往往比較多也比較雜。

  自從羅用等人回到長安城以后,

  許二郎他們幾個便也不在這長安城中窩著了。

  如今長安與洛陽之間已然通了鐵軌,往來十分便利,甚至現在又傳出了要在洛陽東面修鐵軌的消息。

  許二郎他們一早就預備著要在洛陽那邊開分店,這會兒籌備得也是差不多了,預計重陽節前后便能開張。

  羅用手里有了進賬,自然就想著給四娘交點家用什么的,結果四娘卻道:“罷了,你自己留著花用吧。”

  羅用:…這話聽著好像有哪里不對。

  四娘這時候正在吃飯,隨口回了那么一句之后,想想好像有點不太對,于是復又補充道:

  “聽聞官員之間應酬頗多,迎來送往皆費錢財,你那些收入便留著自己花用吧,我這邊有那鋪子里的收入也盡夠了。”

  “那往后便全賴四娘養活了。”羅用玩笑道。不用給家用那還不好,多少男人盼都盼不來的好事呢。

  要說交際應酬,以羅用眼下的收入那是盡夠了,除了常樂縣那邊的幾個作坊,在他們河東老家也有不少作坊,那邊隔一段時間就會給羅用運些錢帛過來。

  羅用的錢主要還是投在了機器坊中,當初這個機器坊剛開張的時候,大娘二娘四娘分別都出了一些錢,那些錢出完之后她們便不管了,主要就是羅用的幾名弟子在管理,真正的主人其實還是羅用,長安城中不少人也都知曉這件事。

  這羅氏機器坊,說是作坊,其本質就是一個技術學校,并且羅用近來還弄了一些測試智商的題目,試著篩選出一些智商比較高的人,打算把她們往研究人員的方向去培養。

  不過目前這些人基礎還是很差,每日里不是認字就是學習算術,大約就是個蒙學水平。

  機器坊這邊每旬也有一次旬考,每月一次月考,考得好便有獎勵,旬考的獎勵少,月考的獎勵多,并且每次月考之后,還要進行一次調班,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甲班人員的壓力尤其大。

  旬考之后便是旬休,有些人會選擇繼續留在機器坊這邊學習,有些人則會回家。

  其中不少人還會把這一旬的考卷帶回家去給家里人看,左鄰右舍也有圍在一起看的。

  這些人家的女兒雖說是進作坊干活,如今竟整得與那讀書郎一般,鄰里之間有稀奇的有艷羨的,亦有那眼熱的。

  而這些女孩兒的父母,除了那極個別的人家,大多數都還是感到比較榮耀高興的。

  有那鄰人抄了試題拿回去與自家讀書的小兒去做,結果竟是很多題目都做不出來,白白供他讀了兩三年書,竟還不如剛進作坊數月的女子,著實也是有些生氣。

  說起來,這幾年長安城中紙筆的價錢下來了,常有那粗識得幾個字的所謂讀書人,在坊間教人讀書識字,這些人的水平,自然不如羅用高薪聘請的那幾位先生。

  再說這些小男孩大多都還很年少,還不太懂事,也不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又沒有什么壓力,與機器坊中那些女子的情況很不相同。

  即便如此,他們機器坊的旬考試卷漸漸也是被人傳開了,開始有了一些名氣,有些蒙學私學常常會抄了他們的卷子去考校自己的學生,還有一些大家族的族學,亦是如此。

  既然大家都這么喜歡這個卷子,羅用后來干脆就讓人大大方方印了卷子,放在南北雜貨出售,一份卷子一文錢,若是一口氣買十文錢,還能多給你三份,算是批發價。

  橫豎雕版都已經刻好了,不過就是多費一些紙張墨水,交給邢二手底下那些個小孩,很快便能印出來,他們還能在多掙點工錢呢。

  機器坊也能因此多一筆收入,倒也不是很多錢,約莫也就能給大伙兒加個肉菜。

  長安城中消費頗高,菜肉糧食皆不便宜,養著這么大幾百號人,要說沒壓力那是不可能的。

  說來好笑,羅用他們那個縣主府里面,如今也是養了一些雞鵝。

  因為四娘前兩年被封了一個縣主,她這個縣主也不是白當的,除了食邑,平時也有各種福利。

  這個年代的朝廷給官員們發俸祿,除了錢帛,還有一些米面糧食魚啊肉啊雞啊之類,有時候也發一些胡椒蜂蜜那些個比較值錢的物什,發放物資的多寡貴賤,主要也看品級。

  除了官員,皇親國戚各個王府公主府這些個,也都要給,四娘作為一個小小的縣主,拿得東西就比較少,但聊勝于無,白給的東西誰不要。

  從前四娘她們住在白家,吃用都在白家,這些物什拿了也沒用,便都交給白家人處理,充作伙食費。

  如今四娘她們搬出來了,這些物什白家人自然不要,一早便遣了家人去打了招呼,讓人往后將這些物什送來縣主府這邊。

  于是就這樣,羅用時不常的就會看到自家院里多出一擔菜蔬,幾條大肉,幾只咕咕叫喚的公雞母雞之類。

  上回還送了整整一擔咸菜過來,羅家兄弟姊妹幾個哪里吃得完,于是便叫阿枝香蘭她們各自拿了幾棵,自己也留了幾棵,余下的四娘便叫人擔去機器坊那邊,也就一餐飯的工夫,便都吃完了。

  還有那送來的公雞母雞,一時若是沒想吃雞肉,就先放在院子里養著,后來養著養著,有一直母雞就抱了窩,孵出來一群小雞。

  五郎他們在后院的一個角落里扎了一圈柵欄,把這些個雞啊鵝啊都養在里面,阿枝她們還在旁邊的墻根下開出來一小片菜畦,不時往那雞圈里丟幾個菜葉子,看它們在幾頭嘰嘰喳喳追跑搶食。

  侯藺家的那個小孩,現在妥妥的就是一個小跟屁蟲,每天傍晚,五郎他們從白家那邊一回來,他就可高興了,跟前跟后阿兄阿姊地叫著。

  不過這小子也是個皮實的,就不是那種乖巧可愛的類型,偏偏七娘的性子也有幾分乖張,不是看他小就會讓著他,那小娃娃能鬧得過七娘嗎,最后往往就是一邊掉金豆子一邊回去找他阿娘,哭得嗷嗷的,然后轉天便又忘了,阿姊阿姊叫得可歡。

  要說這院子里多個小孩,那就顯得比較熱鬧,飛兒若是來了,那就更熱鬧,兩個小孩一起哭嚎起來,那真是恨不得把屋頂都給掀了。

  五郎大娘他們近來也是常常帶著飛兒來這邊,麥青也帶到這邊來了,這邊院子里也有他們的屋子,有時候城南的鋪子里若是沒有什么事,經常在縣主府這邊一住便是好幾日。

  那邊那個小院,大娘騰了兩間偏房出來,讓兩個管事娘子住了進去,也是給她們提供一個方便的住處,也是讓她們幫忙看家的意思。

  縣主府這邊的院子里有一株棗樹,近來樹上結了青果,那侯小郎君整日就在樹下巴巴等著吃棗子,后來不知怎的,連飛兒也開始鬧著要那樹上的果子了。

  林五郎被她這么一鬧兩鬧的,便上了樹,四娘她們連連在樹下喊著姊夫你當心些,大娘聽到動靜從屋里出來,見著這般場景,當即又氣又急。

  “你這時候上樹去做什么?棗子還未熟呢,快些下來!”大娘在樹下喊道。

  “我看看有沒有那熟得早的,我兒生來,還未吃過這青棗子呢。”林五郎笑嘻嘻在樹上回道。

  他從小長在鄉下,爬樹那都是基本功,從前大娘剛過門那幾年,每年秋天他都要到山上尋些野果,從剛入秋那時候開始,一直到入冬。

  那山里的樹木可比這棵棗樹高得多了,有時候還怕遇著毒蛇,眼下不過就是一棵種在院中的棗樹,對他來說并不算什么。

  林五郎在樹上找了又找,最后果然被他找到幾棵早熟的棗子,小心翼翼摘下來裝在懷里,甚至都沒傷著旁邊的枝條。

  待他從那樹上下來,大娘恨得用拳頭連捶他好幾下,林五郎也只是嘿嘿地受著,一點都不生氣。

  那幾個棗子洗干凈,小心削了皮,再用小銀匙慢慢刮些棗泥下來,喂到飛兒嘴里,那小崽子如愿吃著了棗子,高興了,揮著胳膊,咧著沒牙的小嘴咯咯笑了起來。

  那侯小郎君也想吃棗子,這時候便巴巴蹲在一旁看著,林五郎見了,順手便給了他一個。

  這棗子又算得什么好物什,只是眼下還不多見罷了,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這長安城中到處都能見著那挑著擔子出來賣棗子的,價錢亦不貴。

  “你就慣著她吧,將來看你還管不管得動。”大娘見自家閨女吃棗子吃得高興,方才的氣也是消了大半。

  “可不能這般慣著。”一旁的黃香蘭也這般說。

  侯藺整日里說她慣孩子,與這林五郎相比,她也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你也不怕給她慣壞了。”大娘又在那里碎碎念。

  “不怕,阿姊,待她大些,便叫她去機器坊念書,讓阿兄給她放在甲班。”七娘在一旁與自家阿姊出主意道。

  請:m.

飛翔鳥中文    南北雜貨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