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雜貨 364.新佃戶
搜索留言:
→:八三看書83ks,南北雜貨!
話說這人各有志,這些個昆侖人里頭,也是如此,有些人就一門心思想去當差役,有些人就想進作坊,有些人覺得每天磨磨針日子就挺好過了,還有一些想種地的。
自從種了兩回紅薯之后,有些昆侖人就現,種地比打獵要安穩安全得多,他們在田地中播種耕作,幾個月以后獲得收獲,那一刻他們心中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無以比擬的。
有一戶昆侖人在和當地人一起磨針的時候,聽聞公府職田那邊,有一個佃戶在城里買了院子,待到今年秋收后,他們全家便要搬到城里生活,以后就不做佃戶了。
這個昆侖人聽說了這件事以后,連忙就跑去縣衙那邊,說他們家要去職田那邊當佃戶,頂那個要走的佃戶的缺。
縣衙里的吏員一聽他這個話,就覺得有點頭大,因為羅縣令為人寬厚,待那些佃戶亦是不薄,所以現在他們縣里那些職田的佃戶就算一時空出來,也很容易就能找到新的人接受。
這新人和舊人之間,房屋田地柴草要如何交接,照理說只要他們私底下商量好了便可,縣衙這邊就只管登基一下,那租子該怎么收還是怎么收,并沒有什么影響。
這會兒忽的跑來一個昆侖人,言是要去當佃戶,哎呦……那么中間這個交接的事情,他們是管還是不管,還有啊,這些昆侖人他們會種地嗎?
那吏員是很想回了他,又考慮到這些昆侖人乃是阿普的族人,阿普又是羅用的弟子,于是他便讓這昆侖人先回去,言是先前也有其他人來縣衙說了要去頂了這個缺,最后到底讓誰去,他們縣衙這邊還得再考查考查。
事實上,這個昆侖人卻是來得最早的,當天下午倒是又有其他人來說,但是都在這個昆侖人后面。
這個吏員就這件事詢問了羅用的意見,剛好,這片職田就是羅用的,而不是縣丞縣尉他們的。
羅用是在晚飯前聽說了這件事,于是這一天吃完晚飯以后,他就去了一趟昆侖人們聚居的地方。
這些昆侖人現在對羅用也都比較熟悉了,有從當地人那里聽聞了不少羅棺材板兒的豐功偉績,對這年輕人有些欽佩又有些敬畏。
小孩子們就不會想那么多,因為羅用先前曾經給他們過幾次麥芽糖,這時候他一過來,就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他身邊打轉。
一部分小孩性格開朗些,也是成群結隊地嬉笑打鬧,就跟絕大多數這么大歲數的小孩差不多,只是看起來還是要比尋常小孩瘦些,顯得腦袋更大,手腳細長,跟麻桿似的。
還有一部分小孩性格很安靜,也有一些膽子特別小的,但是不管膽子再怎么小,在這個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甜的年代,又有幾個小孩能夠抵得住麥芽糖的誘惑。
這些個小孩就站在不遠不近的地方,一臉期待地,怯怯地看著你,羅用最受不了這樣的,當即便從懷里掏出一串銅錢,給這些小孩一人分了一個。
這些昆侖奴小孩得了銅錢,歡呼著便往街上去了,那小胳膊小腿,麻桿似的,跑起來飛快。
羅用笑了笑,與左右的昆侖人打了個招呼,然后便尋那言是要當佃戶的昆侖人說話去了。
羅用問這昆侖人,因何想去當佃戶,是不是這城里的生活不好,還是有什么不習慣不適應的地方。
在得知這昆侖人并非是為了這些原因才想去當佃戶,而是因為相對于給人做工,他還是更喜歡田地里的勞動,而他的妻子顯然也跟他一個想法之后,羅用想了想,同意了。
“我之前過去的時候,看到他們那邊有一個荒廢的院子,你們這幾天就可以去把那個院子修一修搬過去住。”
“之后這幾個月,你們一家人要一邊磨針掙生活費,一邊學習耕作,我們這里的耕作并不像你們先前在野外種紅薯那么簡單,我會吩咐姚翁他們好好教你,磨針的活計,也從他那里拿。”
這個昆侖人得到羅用的允諾以后,非常高興,第二天一大清早就約上幾個部落里的青壯,急匆匆要去職田村那邊修房子。
行到城門口的時候被守門的差役叫住了,言是縣令有吩咐,讓他們這邊安排一個人帶路,然后還要到水泥作坊那邊領兩擔水泥,羅縣令給的,讓他們拿去抹一抹墻壁和地面。
帶路的差役趕著一輛牛車,一路將他們送到了職田村,與姚翁他們做了介紹,讓他們對這昆侖人一家照應著些。
姚翁與阿普有些交情,從前阿普為了救自己族內的兩名昆侖奴少年,得罪了一個大食人商隊,那時候形勢很緊張,阿普他們幾人便是被人帶到姚翁家中藏了起來。
部落里這些人從前都聽阿普講過這件事,所以這時候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姚翁,卻都對他表現得頗為信任和敬重。
姚翁帶著他們去了那個廢棄的院子,那院子倒也并不十分破舊,就是被附近的幾乎人家用來放了柴草,這時候給家把自己的柴草搬一搬,騰出地方來,打掃打掃,再修一修墻面,除一除院子里的野草,換個屋頂,抹抹水泥,很快就能住人了。
要來當佃戶的這家昆侖人總共有五口人,一個四十來歲看起來有點滄桑的瘦高男子,還有他那同樣很瘦很滄桑的妻子,下面還有一兒一女,最小的兒子也已經有十幾歲。
他們的女兒看起來有二十幾歲了,帶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娃,她的丈夫在阿普還沒有回到他們部族的時候,因為一場戰爭死去了,她原本還有一個小兒子,在他們經過大食國的時候生病死了。
年幼的孩子在還沒長大以前就死去了,這在他們部落里也是比較平常的事,孩子們那么脆弱,既不能戰勝病魔也不能戰勝野獸,所以總是輕易死去。
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家里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結果到現在還活著的,就只剩下她和她的這個弟弟了。所以在她的那個小兒子病死的時候,她也并沒有悲痛太久,她的母親告訴她,這是每一個女人都要承受的傷痛,她也這么相信著。
直到他們來到了常樂縣,慢慢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以后,她才知道并不是那樣。
這里的小孩每天在安全的城池里跑來跑去,沒有野獸會傷害他們,她也沒聽說哪個孩子生病死去了。
羅縣令還讓當地的醫者來給他們種痘,當地人都說那牛痘能驅邪,能保佑他們的孩子平安長大。
要是她的另一個孩子也能活著來到這里就好了……
瘦高的黑人女子一手抱著包袱,一手牽著她的孩子,站在一個陌生的農家小院前面,看著這個他們即將要展開新生活的地方。
“快進來。”她的母親站在院子里沖她招手。
“嗯。”她這便牽著自己的兒子走了進去。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它看起來實在很好,很像一個家的樣子,要是她的丈夫也在這里就好了,跨步走進這個院子的時候,她的心里忍不住又這般想著。
姚翁給他們送來了雜面餅子和一大碗燉菜,言是他們一家人走了這么遠的路,這時候應是餓了,先吃了這些東西墊墊肚子,待這院里院外的都收拾好了再做晚飯。
那碗雜菜燉的很香,還放了一點熏煙肉在里面,家里這兩個正在長身體的男孩一聞到菜香就開始吞咽口水了,自從羅縣令不給他們送飯以后,她的父母為了攢錢,就很少給他們買什么好東西吃。
不過他們是對的,這一次搬家,他們之前攢下的錢就都用上了。
吃完了這些飯菜,這個家里的父親讓女人們留在家里,自己則帶著兩個男孩去了姚翁他們家地里,給他們幫忙去了。
后來又有一些婦人小孩過來串門,看到他們家缺什么,自己家若是有多的,便勻一兩個出來,有給籮筐的,也有給陶罐的,都不是很值錢的物什。
待到夜幕降臨,下地的人們紛紛都回來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做晚飯,村子里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又有人往他們這邊送了熱菜,見他家吃得簡陋,便知曉他們從城里帶來的東西不多。
不過這也沒有什么稀罕的,這些昆侖人千里迢迢來到他們這里,能留得一條命在就不錯了,哪里還能有那許多財物。
他們這些個佃戶,從前那日子難過的時候,比這些昆侖人也強不了多少。聽聞他們家男丁方才去幫姚翁一家下地了,著實是個好的,以后只管安心在這里住著,這日子總歸是要越過越好。
這些個人七嘴八舌的,搞得這院子里頭就跟過節一般,還有那端著飯碗到他們家里來,一邊吃飯一邊瞧熱鬧的。
這昆侖人吧,男人他們從前都見過,女人還是頭一回見,原來長這樣式兒的,還有這昆侖人小孩,那腦門怎就那般大呢,那手腳也太細了,巴掌倒是挺大,腳板也大,將來長大了鐵定也是大高個,他們這些種地的,就是要身體強壯,力氣大耐勞作。
于是就這樣,這一家昆侖人就在職田村這邊住了下來,因他一家乃是羅縣令安排過來的,又有姚翁一家照應,村里這些人家,別的不說,欺負他們那肯定不會,也不敢啊。
在加上這些黑皮膚的大個頭脾氣著實太好,這兩日他們村里的棉花地開始打頂心,正是忙碌的時候,誰家喊他們幫忙他們都肯去,干活也仔細,辛辛苦苦勞累一整天,不拘給些什么都成。
不過他們這一家人還是更姚翁他們走得最近,干活一天農活回來,兩家人常常都會一起點個火堆磨針嘮家常,有時候是在姚翁他們院子里,有時候是在昆侖人的院子里。
姚翁家的媳婦子還給這對昆侖人母女說了好些這村子里頭的八卦,逗得她倆直樂,然后也從這些事情里面,感受到了當地人與他們昆侖人不同的地方。
又忙碌了一些時日,這一天傍晚他們這些人依舊坐在一起磨針,待到天色黑透了以后,照例又點起了一個火堆,姚翁那兒子讓家里的小孩關了院門,然后從屋里去了幾個玉米棒子出來。
他們家的小孩跟前跟后的,一個個猴急得不行,昆侖人們卻不知道他們這是要干什么。
只見他一個個將這些玉米棒子剝了,插在手指頭那么粗的樹枝上,又在一個粗陶碗里沾了沾,抹了一些什么東西上去。
“這是麥芽糖化的水,可甜了。”姚家小孩給那兩個昆侖人少年講解道。
“這是要做甚?”那個小一點的昆侖人少年問道。
“烤玉米,可好吃了。”
“我阿翁今年開春的時候,特地早早地種了幾十株玉米下去。”
“你們不知道,玉米這東西喜歡熱天氣,種得早了不好侍弄。”
“一個倒春寒就給凍死了。”
“村里也有人種得早的,不過還是我家這幾十株最早。”
“城里那些人也愛吃,我阿翁明日便要進城賣玉米去了,這時節的嫩玉米,一個能賣一兩文錢。”
“正是。”
“去去去,甭說這沒邊兒的,一人一個拿著烤去。”姚翁長子斥道,請人家吃點東西,哪里還有說價錢的。
幾個小孩歡呼一聲,各自跑去領了一個玉米,蹲在火堆邊烤著去了。
嫩玉米在火堆上烤得茲茲作響,玉米香和著麥芽糖的甜香,嘗得那幾個小孩直流口水。
大人們坐在一旁干活說話,不時抬頭看看這幾個小孩,面上也都帶著笑。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