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80.羅驢子

  補補←→::mayiwsk

  羅用與喬俊林這一回是騎馬去的晉昌城,近來他們賣酒掙了些錢,羅用便令人往縣衙里頭那幾個空蕩蕩的牲口棚里添置了一些牲畜,馬匹駱駝各都買了一些。

  他二人這一路上走得不急,清晨時分從常樂縣出發,待到了晉昌城的時候,時間已是臨近正午。

  陳刺史令人為他二人置備了飯食,又給他們安排了歇息的地方。

  下午,羅用獨自一人去見陳刺史,陳刺史先是與他說了一些地方政務上的事情,然后該表揚的表揚,該提點的提點,該勉勵的勉勵,上司與下屬之間的談話,約莫也就是這么一個套路。

  “其他倒也沒甚,只是這釀酒一事,近日常有人與我說起,言是此地產糧不易,釀酒耗糧頗多,怕是與民生無益。”

  待前面的過場都走完了,瓜州刺史陳皎這么對羅用說道。

  “釀酒雖費糧食,百姓卻也能賣糧掙錢,因何會對民生無益?”羅用拱手道。

  “豐收年尚且還好,若是遇著災荒年,百姓家中若無存糧,那又如何熬得過?”陳刺史言道。

  “務農畜牧,本也是看天吃飯,豐收年得糧雖多,卻往往賣不到好價錢,那釀酒作坊耗糧頗多,盈利亦是不菲,即便是在豐收年,也肯以高價收糧,百姓拿糧食換得了錢財,若逢災年,便可拿了錢財出來換糧,又有何不可?”羅用如此道。

  陳刺史嘆了一口氣,說:“只怕到時候有錢都買不到糧食。”

  “只要我常樂百姓殷實富足,家家戶戶皆有錢財,商賈又豈會不來,屆時各地物產匯集而來,糧食應也是不愁的。”羅用說道。

  “你這話說得自然也有道理,只是屆時災年一來,常樂縣即便只是餓死一個人,世人就都會說那是酒坊的過錯。”陳刺史說道。

  “多謝刺史提點,我又怎會不知刺史這是為我著想,只是這世間又哪里會有什么萬全之策,我既欲為此事,自也不懼擔此罵名。”羅用鄭重道。

  “你既心意已決,我便也不再多說什么了。”陳皎嘆了一口氣,言道:

  “三郎年紀雖輕,卻是難得的治世之才,來我瓜州小半年,便已將那常樂縣治理得頗有模樣,陳某自愧弗如啊。”

  “刺史過譽了!”羅用連忙拱手躬身。

  片刻之后,羅用從那會客的廳堂之中出來,喬俊林這時候就等在外面,他看了看羅用面上的神色,沒看出什么端倪,于是便出聲問道:“如何了?”

  “時候不早了,我們還是早些回常樂縣去吧。”羅用笑了笑,說道,然后又讓公府之中的差役幫他們把馬匹牽了出來。

  二人騎馬出城,沿著驛道跑出去頗遠一段距離以后,羅用這才勒了馬韁,放慢了速度,讓馬匹沿著驛道慢慢行走。

  “你觀陳皎此人如何?”羅用問喬俊林道。

  “客氣有余,誠意不足。”喬俊林直言道。

  像羅用這樣的人物來到常樂縣,若是遇著熱血一點的上官,說不定就捋起袖子跟他一起干了,像那郝刺史一般,上山下鄉的,聽聞他現如今還在山區幫人建水利工程呢。

  這陳皎瞅著是有幾分不同,當初羅用一來常樂縣,就受到了這位瓜州刺史的禮遇,之后羅用在常樂縣做了這么多事,卻也不見他那邊有什么表示。

  “他今日與你說了甚?”喬俊林問道。

  “說我乃是治世之才,他自愧弗如。”羅用笑著說道。

  “嘖。”喬俊林到底是在長安城見過大場面的,一聽到這個話,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風俗通》有言:“長吏有馬,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以,至于死。”

  此為捧殺者,口蜜腹劍,用心險惡,士人皆為讀書郎,豈有不明白這個道理的。真正愛才之人,哪一個不是對自己的晚輩下屬諄諄教誨愛護有加,看這陳皎的意思,倒像是要給羅用高帽戴,然后再把他當驢子使喚。

  羅驢子:…

  喬俊林想得沒錯,那陳皎在見過了羅用之后,又寫了個褶子送往長安城。

  那褶子里頭沒少夸贊羅用的才干以及他的聰明才智,然后順便又把自己與羅用關于釀酒一事的對話寫了上去。

  此舉看似夸贊,實則未必沒有提前把自己摘出去的意思,萬一哪天發生一點什么事,那這個事情是羅用自己搞的,這個責任他是不擔的。

長安城中那些老狐貍,又有幾個是看不懂的,有人頗瞧不上陳皎這般行徑,也有些人認為此乃人之常情。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這一日早朝之上,圣人便提了這釀酒一事,讓朝中百官各抒己見。

  在這朝堂之上,真正關心釀酒利弊的人實際上并不多,有些人在出仕之初,縱然也有過兼濟天下的情懷,但是在這權力斗爭之中浸淫多年,逐漸被卷入各種利益爭斗之中,很多時候都是看各方立場說話,而不那么關心是非曲直了。

  今日這一場關于釀酒的討論,實際上就是一場關于傷羅用與保羅用之間的辯駁。

  之前把羅用弄出長安城的那些人,這時候自然是不想讓他再有翻身的機會。

  “聽聞離石羅三郎能釀奇酒,突厥可汗甚是喜愛,我等與他同朝為官,卻是不知那白酒的滋味。”

  這話說的是自己不知道白酒的味道,實際上就是暗指他們這邊的皇帝還沒喝過白酒,突厥那邊的就先喝上了。

  “聽聞那酒已經在路上了,常樂縣離京頗遠,怕是還要一些時日。”有人出聲說道。

  “我倒是聽人說,當初羅用赴任之時,行走在那河西走廊,突厥可汗便使人去尋他,他便是在那個時候,向突厥可汗獻的白酒。”

  “羅用既是良才,突厥可汗有招納之意并不稀奇,再說羅用家人皆在長安,他又豈會生出向外之心?”

  “羅用在京時日不短,我等竟不知他還會釀此奇酒。”

“哼,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羅用此人年紀雖輕,城府竟已如此之深。”

  “聽聞他在常樂縣廣交好友,西域各國的胡人,就沒有說他不好的。”

  “圣人!此人當防啊!”

  朝堂之上的爭論愈演愈烈,漸漸的,風向就往羅用威脅論那一邊倒了。

  “說到那些胡商,我倒是想起幾個笑話來了。”就在這些人爭辯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有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突然涼涼地來了一句。

  “現在可是說笑話的時候?”有人當即給他懟了回去。

  “嗨,也是跟那羅用有關。”那人言道。

  “愛卿說來聽聽。”皇帝這時候也說話了。

  雖然說有時候把戰火往別人身上引引,也能給他自己爭取到一點喘息的空間,但是這火萬一燒得太旺了,把他手底下這名能臣干吏給燒死了,那就不美了。

  “這些笑話現如今在長安城中流傳頗廣,圣人竟是未曾聽聞?”那人奇道。

  “不曾。”圣人曰。

  羅用的那些個黃段子,老李確實是沒聽說過,因為沒人跟皇帝提過這一茬,誰吃飽了沒事干跟皇帝提這個干嘛?萬一到時候他叫你現場說一段呢,你是說還是不說。

  那肯定是不說也得說啊,那要是能把他老人家說高興了還好,萬一給說不高興了呢,萬一再給你扣一個瀆君的帽子呢,那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太長。

  “你便說一段來聽聽。”皇帝這時候果然就說了。

  “…”那人想了想,哎呦,這畢竟是在朝堂之上啊,太不嚴肅了也不好,于是便揀了一個不那么黃的來說。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言是城南有一店家,在商鋪門口掛一鷂鷴,那鷂鷴能說人言,每有客人上門,便道一聲:‘歡迎光臨’。”

  “…”皇帝笑瞇瞇坐在龍榻之上聽著。

  “…”百官心中五味雜陳天人交戰不知今夕是何夕。

  “某日,鋪子里來了一個小娘子,小娘子對那鷂鷴甚是新奇,于是便在那商鋪門口進進出出走了六遍,聽了六遍的歡迎光臨。”

  “待到第七遍之時,鷂鷴怒了,呼曰:“店家!有人在玩你的鳥!”

  “哈哈哈哈哈!”

  皇帝:“…”

  群臣:“…”

  “這笑話與羅用有甚相干?”過了一會兒,還是皇帝先緩了過來。

  “言是這些笑話就是從那羅三郎處傳來。”那人說道。

  “哦,我倒是不知,羅愛卿竟還有此種才能。”皇帝笑曰。

  群臣俱是不言,這種時候好像說什么都不太合適。

  被這個笑話這么一打岔,方才那些個關于羅用此人心機深沉羅用此人當防的言論,仿佛也跟著成了一場笑話一般。

  于是今日這一場早朝,就這么不尷不尬地散了,皇帝這回顯然是要站羅用那一邊了。

  還有那徐茂公,聽聞他與羅用素無往來,不曾想今日竟會為那羅用出頭,再看這朝堂之上…想要除掉羅用這個人,以后只怕是越來越難了。

  ::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南北雜貨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