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雜貨 17.唐朝小商品
:yingsx←→:
喬俊林前一天剛跟羅用說了他要在西坡村待到元宵節以后再回城里,后一天就被他爹安排過來的奴仆接走了。
不走還能怎么樣,老仆領了命令過來,帶不回他家小郎君,回去必定是要受罰,加上林家這邊也極力勸他早些回去,為幾日后的出行做準備,往后若再想過來玩,隨時過來便是。
“于是他就走了?”羅用抬了抬頭。
“如何能不走。”羅大娘微嘆了一口氣。
“也是。”羅用低頭繼續挑揀笸籮中的麥粒,這年頭的麥子個頭小,壞粒癟粒也多,還特別容易長蟲子,不過香味倒是很濃。
說起來,林家當初之所以能把喬俊林帶回來,好吃好住地供著,還不是看在喬家的臉面,為了賣人情給那些人,要不然他們憑什么,難道是嫌自家糧倉里的糧食太多了?
現在喬家既然說要把人接回去,他們自然也沒有攔著的道理。說白了,喬家那邊一發話,林家這頭也就沒有了喬俊林的位置,他是不走也得走。
“那個叫阿枝的呢?”羅用又問了一句。
“一起走了,聽說要跟喬大郎一道去長安。”大娘說道。
“那倒是不錯。”羅用說。
“富貴人家也不是處處都好。”二娘這時候插了一句。
她這時候正坐在炕頭練習打毛衣,前幾天她見羅用用兩根小棍將那毛線纏來繞去,后來竟然編出一小塊布料一樣的東西,二娘看得新奇,也上手去試了幾下。
她在手工方面有些才能,腦子也不笨,摸索了幾次之后,就有了一些心得,羅用跟她說,只要她能給自己編出一雙毛線襪子來,自己就給她買一個銀簪。
“要甚銀簪。”二娘心里高興,卻并沒怎么把銀簪的事情當真。
在這年代,銀子還是很稀罕的,一般也不作為貨幣在市面上流通,尋常農戶家里連銅板都沒幾個,別說什么銀子了。一兩銀大約就要用一千五六百個銅錢去換,一般人家哪里買得起銀簪那樣的東西。
不管什么銀簪不銀簪,這個毛線襪還是要織的,若是真能被她做出來,她們家兄弟姊妹幾個,冬日的時候腳上就不用挨凍了。
“到哪里也是一樣。”大娘順口接了二娘那話。
“阿姊在林家過得可順心?”二娘擔心道。
“雖不能事事順心,日子倒也過得。”大娘笑道。
大娘這幾日說要過來幫羅用他們做雞蛋糕,幾乎日日都往這邊跑,林家那邊倒也不攔著。只要每到逢五那日,羅大娘能帶些雞蛋糕回去,林六郎就很高興,他高興了林母就高興,林母高興了林父也就沒意見。
橫豎就在一個村子里,來去也沒幾步,村人之間也都很愛串門,這年頭家里又沒個娛樂,誰沒事成天悶在屋子里,就是干活,也喜歡找幾個相熟的湊到一處,一邊說話一邊干活。
在院子外頭,四娘五郎這會兒就看著他們家小賣部,別看五郎平日里那樣,實際上就是個財迷,全家人就數他最愛在這個小賣部待著,看到別人家拿過來買東西的銅板米糧,他就睜著兩只烏溜溜的眼睛巴巴在一旁瞅著,等人走了,他就要數一數銅板,看一看甕中的糧食又高出來多少。
四娘也愛看小賣部,不過羅用瞅著,她應該是比較享受雜貨鋪小老板這個身份,樂意在村里那些小孩面前顯擺。
這邊的炕頭上也是燒得暖暖的,沒人買東西的時候,姐弟倆就數會兒數寫幾個字,要么就逗逗小狗,另外炕頭上還孵著幾個雞蛋,他倆不時就要過去看看,翻兩下子。
“四娘,給我夾五塊腐乳。”這時候店里進來一個跟羅五郎差不多大的小子,個頭小小的,看著倒是機靈得很。
“我先看看你的米。”羅四娘老神在在地接過他遞過來那個小小的布口袋,抓一把米看看,像模像樣地點點頭,然后又拿了米升出來量,這一量,她就不滿意了:“怎么你每次拿過來的米都差一點?是不是路上吃了?”
“你才吃生米呢。”那小子不客氣地回了一句:“我阿娘說了,現在城里頭米都漲價了。”
“那你下回就不要拿米過來啊,直接拿錢過來。”四娘也是個尖牙利嘴的。
“阿兄說,柴禾也要。”五郎在一旁補充道。
“他們現在哪有時間打柴禾,每天搓麻線都搓不完。”那小子接過自家那陶碗,低頭看了看,五塊米黃色的腐乳這時候正躺在碗底靜靜地散發著香氣,其中有一塊比其它的都要小,他撇撇嘴又把碗遞過去:“再給點湯汁嘛。”
羅三郎家的這種腐乳,小小的五塊,就要用一升米去換,這還是在他們村里,聽說有些人拿這個腐乳到城里去賣,一文錢也只給六七塊,還不肯給湯汁,你若要了湯汁,就得少要一塊腐乳。
在他們村倒是不用的,就算多要一點湯汁,也不扣腐乳。
這湯汁也是好物,前些日子他家吃完了他爹當初從羅家拿回去的腐乳,剩下來的湯汁,被他阿娘拿去燉了一次肉,那個肉好香的,他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所以現在他每回過來換腐乳,都得多要一點湯汁,拿回家以后倒進罐子里存起來,留著將來燉肉吃。
聽那羅四娘說,他們家現在還收柴禾,可真好,從前他們村子里的人就算打了柴禾也沒地方賣。
只可惜他爹娘實在太忙了,前些日子一直都忙著做豆腐,正月這幾天沒多少生意,他們又忙著搓麻線,要搓多多的麻線,拿去別人家換布匹回來,因為交稅的時候不僅要交米,還得交布,家家戶戶都要交。
說到稅收,羅大娘這時候也在跟羅用說這個事呢,讓他別總叫二娘她們做些別的事,得多搓些麻線,家里若是有些積攢,就請人到家里來打一臺織布機,也叫二娘四娘她們學學織布。
自己織布,總比拿麻線跟人換布劃算些,再說將來等二娘四娘出嫁的時候,一說是個會織布的,人家也更喜歡些。
林家那邊就有一臺織布機,不過現在都是她那兩個妯娌在織布,羅大娘剛嫁過去的時候,林母就讓兩個大兒媳教教這個新入門的媳婦,但那兩人卻不肯好好教,總說羅大娘手笨,學不來織布。
如今想起來,得虧當初沒學會,不然現在哪能成天往這邊跑,還不得留在家里織布啊,織布機那么大,又帶不出來。
“會織布有什么好,織布機前面坐久了,脖子也不好,眼睛也不好。”羅用知她有些心結,于是故意這樣說道。
“倒也是。”羅大娘剛剛還勸他打一臺織布機呢,這會兒聽羅用這么說,卻又笑瞇了眼:“她們兩個既已跟你學得了這些個本事,也未必就得再學一個織布。”
幾人說話間,外面先是傳來一陣馬蹄聲響,然后又是幾聲低喝和馬鳴。
羅用還當是馬飛陽又來了呢。在他們離石縣,養得起馬匹的人家總共也就沒幾戶,其中就數馬飛陽和他最熟,前些時候他去縣城幫人盤火炕那段時間,馬飛陽就沒少請他下館子,然后羅用也給他家盤了幾個大火炕,沒要工錢。
“此處可是羅三郎家宅?”
羅用剛套上兔皮襖子從炕上爬下來,就聽到一個健朗的聲音在院外響起。
趿著鞋探頭一看,見是個身材高大的漢子,高額頭高鼻梁,五官長得很端正,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英姿勃發的氣勢,他身后還跟著一人,從院門看出去,能看到外面好像有兩三匹馬。
“此處正是羅宅。”羅用忙迎出屋去,這一看就是個大客戶啊。
跑馬的漢子和種田的農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氣質,這家伙要說自己不是從草原來的,羅用肯定不信。
“閣下可是羅三郎?”對方問道。
“正是,敢問客從何處來?”羅用幾步走到近前,這才看到院外還有一人,來人總共三個,馬匹三匹。
“鄙姓趙,乃是朔州人士,聽聞此處有一名叫腐乳之物,滋味鮮美,特來采買。”對方說明來意。
“外面寒冷,先到屋內坐坐吧,窮門小戶,趙兄莫要見怪。”羅用說著就把幾人往自家小賣部引,那三匹馬也被牽到了院內。
四娘五郎見他們幾個進來,就抱著小狗雞蛋找大娘二娘她們去了,那間屋子的火炕也燒得很暖,不過要注意別讓小六小七把雞蛋給壓了。
羅用先是抱了一些秸稈喂馬,然后才進屋招待那三人。
小賣部里面那三個漢子,這時候已經被火炕迷住了,炕頭炕尾都被他們摸過一遭,就連角落里擺著的一個破口的壇子種著的幾棵大蒜,都被他們好生稀奇了一番。
羅用給他們一人倒了一碗炕頭上燒著的熱水,坐在炕上和他們聊了起來。
照這些人的說法,趙家在朔州也是比較像樣的人家,家里是做牲畜買賣的。
前些日子趙家大郎在機緣巧合之下嘗到了一塊腐乳,頓時驚為天人,然后大過年的就出門了,一路騎馬來到了西坡村。
要是原主的記憶沒錯的話,朔州應該是在河東道北面,挨著大草原,這趙家既然是做的牲畜生意,想來是要經常跟牧民打交道……羅用馬上就想到了羊毛。
前些日子得的那些羊絨,已經全部搓成了毛線,以羅二娘她們常年搓麻線的手藝,那么一口袋羊絨,沒費多少時間就全部搓完了,現在正在試著織襪子呢。
當初那些毛線搓出來,羅用就想著染色,但這染色著實有些麻煩,染料價格也很貴,若是自己搜集,一點一點積少成多,也是不易,于是染色的事情只好先放一放。
毛衣配長袍的畫面一時半會兒算是看不著了,羅用現在就想著,還是先把毛線襪子給弄出來,襪子這東西主要還是保暖,也不十分追求視覺效果,不管染沒染色,只要保暖效果好,銷路總不會太差。
他先前跟二娘說的,只要能織出來毛線襪子就給她買銀簪的話,并不是在開玩笑。
千萬不要小瞧了一雙襪子的力量,想想在二十一世紀,那一雙雙看著不起眼的襪子,不知養活了多少人,羅用越想越覺得,果然還是小商品什么的最適合他了。
“趙大郎,你們那邊的牧民,可有剃羊毛的習慣?”羅用問道。
“剃羊毛做什么?”趙琛不解道。
“現下馬上就要進入春季,近日可以先把羊毛剃下來賣錢,過幾個月它又會長出來,也不耽誤什么。”羅用笑道。
看來上回能在離石縣弄到羊絨,也是他走運,那段日子他們每日出入別人家中,那些城里人家里都有些什么好東西,基本上也都比較清楚,所以才沒有錯過那些羊絨,那些羊絨都是清洗加工過的,主人家轉給他的價錢也很低廉。
“那剃下來的羊毛誰要?”趙琛奇道,那玩意兒也能有人要?
“我要。”羅用笑瞇瞇地。
“當真?”趙琛睜大了眼睛。
“當真,清明以前的羊毛,十斤羊毛換一斤腐乳,可好?”羅用一臉高興地說道。
趙琛:還以為買腐乳要花很多錢,現在這情況,怎么想都感覺自己好像是遇到冤大頭了啊……
羅用:進貨不花錢,用些腐乳就搞定了,真好。←→新書推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