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349章娶妻第349章娶妻←→:
a掌燈時分,禾草披了一層外衫,拿銀剪子剪了燈芯,將窗扇打下,只留一扇開著。
自打她身上的傷恢復后,又搬回了隔斷間。
“你去睡罷,我再看一會兒書。”魏澤說道。
“是。”禾草又拿來一盞高燭放于他床頭的案幾上,然后轉身走回隔斷處,剛坐到榻上,想了想,又起身踅過步子,走到內間。
“少爺…”
魏澤從書頁上抬眼:“有話說?”
禾草趿著軟底繡鞋,腳尖往里收著,聲音細小如蚊:“秋少爺說的話,您不要當真,那些話是我故意對他說的,不是我原本的意思。”
說罷后,她聽不到對面的聲音,過了一會兒,安靜中只有書頁翻過的紙響,少年的聲音慢慢傳來:“你原本的意思是?”
禾草把魏秋在心里翻來覆去地罵,快把他罵熟了,她本就沒想那么多,她對魏秋說,自己心儀魏澤,無非是想打消那小子對自己的念頭,不管現在他有沒有那個心,她提前把它截住、掐斷。
誰知道,他這么能生事。
“我原本的意思是,我是少爺的丫頭,沒有往上攀爬的心。”
又是紙頁翻動的聲音,少年的聲音如泠泠清泉:“人還是要有些上進心,可以試著想想,往上攀爬沒有錯。”
女孩兒猛地抬頭,走到床榻邊,側身坐下,滿臉期待地問道:“少爺說真的?”
魏澤指了指自己的喉嚨,禾草會意,忙從桌上拿來一杯茶,雙手遞到他的手里。
魏澤抿了一口,好看的唇在燈影下帶上濕光,她聽到他喉結吞咽的聲音:“真的。”
他這是在鼓勵自己,給她暗示?不知不覺臉上帶上盈盈笑意。
一定是了,禾草抿著嘴兒笑。
“傻笑什么,一個管事娘子就讓你這般高興?”
此話一出,禾草臉上的笑頓了頓,掛得不上不下:“管事娘子?”
魏澤“嗯”了一聲:“剛才不是你自己說往上攀爬么,現下你是我房中的大丫頭,再往上升可不就是院子里的管事娘子,不過你現下年紀還小,過幾年再說。”
“少爺的意思是,等過幾年,把我提起來做管事娘子?”
魏澤看她怔怔的樣子,笑了笑:“怎么?不愿意?”
禾草眸光慌亂了一下,很快穩下來:“不,不,婢子愿意,那…山亭里,秋少爺對您說的是…”
“他故意裝神弄鬼,也沒說什么,馬上快到清明了,他說祭祖時讓我把你帶上,你不想去?”
禾草松下一口氣:“當然想去,少爺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魏澤把頭輕輕一偏,狹長的眼中帶了一點審視:“你剛才好似很緊張,你以為他說了什么?”
禾草腦子轉得飛快,她可不想讓魏澤知道她和魏秋的對話,于是笑道:“我以為秋少爺說我壞話,秋少爺最愛戲耍人。”
魏澤點點頭:“行了,去睡罷。”
清明時節,魏宅門前停了幾輛馬車,魏家大房和二房的主子們在這一日前往祖塋燒紙錢。
出了城門,郊外都是拖家帶口去祭祖的,楊柳依依,細雨蒙蒙,行人中,有撐傘的,也有沐在雨中的,或走路慢行,或乘坐頭口。
魏澤一手托茶,一手揭開車簾,看了眼窗外之景,往年祭祖也是這般,一家人乘坐著馬車前往祖塋。
少年放下車簾,想起前些時,他收到的那封書信,那位大人已安排好一切,盼他和母親前往京都。
“丫頭,你想不想去京都?”上次他帶她去了一趟京都,回來后接連好幾日,她還津津樂道那邊的一景一物。
禾草嘴里塞了豆包,鼓動著腮幫子咀嚼著,魏澤突然發問,一時間噎的不上不下,難以下咽。
魏澤將自己手里的茶盞遞到她手上。
禾草接過,猛灌了一口,哽著喉頭,拿手撫了撫胸口,才緩過氣。
“少爺想去京都么?”
少年沒回答,從袖中取過一條帕子:“把嘴拭一下,有豆渣。”
女孩兒接過帕子,將嘴角揩拭干凈:“少爺準備起身去京都?”
“丫頭,你喜不喜歡京都?”魏澤問道。
“少爺不喜歡京都。”禾草這回說得肯定,沒有疑問,而是在陳述。
“怎么看出來的?”少年突然放松下來,仰靠著車壁,那么肯定的語氣,就像是他背后的支撐一樣,她懂他。
她同他相處不是一朝一夕,那可是多少個日夜的陪伴。
他不僅不喜歡京都,也不喜坐上那個位置,最后登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逼得走投無路,好比行在獨木橋上,不進則退,進還有生機,退的話,沒有生路。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她和他之間,阻隔太大,世俗所不容,他不想委屈她,于是刮掉一身肉,在絕境中浴血掙那一線生機,只為讓所有人不敢對他們的結合指摘。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些事情在無形中慢慢地發生了改變。
“少爺在京都跟人打架了。”禾草說道。
魏澤笑了笑:“你喜歡京都還是曲源縣?”
禾草想了一會兒,她其實是無所謂的,在哪里都行,她考慮的是縣源縣和京都城哪里更安全。
從她八歲進魏宅,到如今十歲出頭的年紀,算起來也有兩三年的光景,魏澤的衣食起居,入口的飯食,穿戴的衣物,以及屋中常用的熏香等等,她都一一地查驗過,沒有問題。
如果魏宅沒有問題,那他會不會是在京都時被人暗害的呢,這個真是不好說。
“少爺在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禾草說道。
“那我們就留在曲源縣,可好?”
魏澤心里明白,這一次前往京都,意味著什么,那位大人在給他鋪路,想讓他一點點走到高位,他不想摻和進那些事情里,至少現在他不想。
車馬到了地方停下,魏家主子們從馬車下來,下了車后,又踏著微潮的草地,行了幾步,踏階上到一座小山上,這里便是魏家的祖塋,旁邊還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是魏家供養的家廟。
各人燒了一陌紙錢,在墳前磕了頭。寺廟的和尚們將魏家大房和二房的家主們迎進去款待喝茶。
小一輩的便由丫鬟媳婦們撐傘在郊野游玩,天上下了一點微雨,正是微風拂綺陌,細雨潤芳塵。
魏澤帶著禾草在綠野間漫步走著,不一會兒,另幾人也跟了上前,不是別人,正是魏家二房的幾個,魏宛晴、魏宛姣還有魏秋。
“大哥哥,下次你上京都把我也帶著,姣兒也想去京都。”魏宛姣拉著魏澤的手,說道。
“我去辦事情,哪有時候帶你玩。”
魏宛姣把嘴一撅,不依:“怎么沒時間,若真是沒時間,這小丫鬟頭上的‘布花簪子’是怎么回事,這個‘布花簪子’只有京都有,大哥哥陪小丫頭有時間,帶我這個妹妹就沒時間?”
魏宛姣聽魏秋說她大哥前些時去了京都,后悔沒央告跟著一起去,秦夕兒上次到她府上,談及京都城的街市如何繁華,事物如何新奇。
還說京都流行一個新巧玩意兒,便是布花簪子,這布花簪子制作費時力,聽名字雖是布,卻工藝復雜,形似真花,卻又比真花更精致可愛而且不會衰敗,樣式多變,還能根據自己喜歡的樣式和顏色定制。
只有京都才有賣,秦夕兒就有一支。
她居然在一個小丫鬟的頭上看到了布花簪子,比秦夕兒那個更好看,更精細。
魏澤笑道:“你一個官家小姐,怎么還跟一個小丫鬟計較。”
魏宛姣不依,拉著魏澤的衣袖不放:“不行,大哥,我也喜歡這個,你讓人從京都城給我捎一個來。”
少年無法,點點頭:“那你和晴姐兒喜歡什么樣子的,寫給我,我好讓人買。”
魏宛晴看了一眼魏宛姣,見她沒什么不悅的反應,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微雨已停,草木在霧氣氤氳的時候更顯新嫩和鮮明,幾人又走了一會兒。
魏宛晴和魏宛姣在前面走著,魏澤帶著禾草還有魏秋在后面走著,不承想,魏宛姣突然崴了一下,把身邊的魏宛晴也扯了一跌。
“大姐姐怎么把我的腳踩了,走路看著些。”
魏宛晴一聲不言語。
魏澤在后面看著無奈地搖了搖頭,側過臉低聲對魏秋道:“你看看這妮子,明明是她自己跌了腳,還非推給晴姐兒。”
“什么德行,以后落不著好,雖說我是她弟弟,可也要說句公道話,就我母親這樣慣寵她,總要吃大虧。”魏秋說道。
幾人走了一會兒,找了個干燥的地方歇腳,坐了一會兒,有下人跑來通傳,說起身回。
于是眾人往馬車停靠處行去。
魏澤回了魏宅后,去了一趟周氏的上房,說了許久的話,這可能是他們母子二人迄今為止相處最長的一次。
從周氏院中回來后,他便進了書房,往京都寄出一封書信,那封信的內容是什么不知道。
從那之后,魏澤很少往京都去,大部分時間都在曲源縣,他把這里當成了他的家,就這么又過了三年多。
這一年禾草十五歲,魏澤十九歲。
這三年多的時間,魏澤同周氏的關系比從前親和了不少,每日晨間,他會去正房同周氏請安,母子在一起坐一會兒,也能說上幾句心里話。
“從前我把銀瓶給你,讓她服侍你,你說年紀太小,想以課業為重,我不說什么,如今你已有十九,牽線的媒婆找上門,說了幾家姑娘,我看著還不錯,不如我替你張羅著娶個媳婦,成個家…”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