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留言:
第440章以莫須有相要挾第440章以莫須有相要挾→:八三看書83ks,朱元璋穿越崇禎!
朱慈烺聽說劉昌等人在外求見,下意識地道:「劉昌怎么還敢來......」
他話才出口,又急忙停住,看向吳老六道:「這兩日可有什么異常的人找過劉昌?」
吳老六想了想,道:「前日軍演后,劉昌和張忻等人倒是密談過,至于異常之人,末將并未發現。」
朱慈烺聞言,追問道:「那京中除了有關父皇的謠言外,可還有其他什么消息?」
吳老六搖頭道:「沒有......哦,昨日夜里錦衣衛那邊倒是聽到些傳言,說是廣西的朱嘉亨要清君側......」
「朱嘉亨要清君側?」
朱慈烺眼中閃過一縷驚慌之色,隨即強作鎮定地道:「這消息從何得來,為何不上報?」
吳老六有些猶豫地道:「那錦衣衛也是聽南方的客商說了一句,因當時人多,他不便上前詢問,待后來想去追查時,那客商已經不見了。」
「末將本要派人去追查,卻突然聽說了陛下之事,因消息太過震驚,加之人手有限,末將一時疏忽了,請殿下治罪!」
朱慈烺點頭道:「這就對了......吳老六,你立刻去抓捕造謠之人,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呃,抓到造謠者后,除為首之人外,其他人就地斬殺......不,押到西四門斬......」
他說著,頓了頓,隨即咬牙道:「割舌、凌遲!」
「另外,以維持京城穩定為由,讓順天府張貼告示,凡檢舉叛逆或傳謠者,賞銀一兩!」
吳老六聞言,有些擔心地道:「殿下,這樣會不會適得其反,畢竟現在謠言傳播的范圍有限,若是我們這樣大張旗鼓地行動,末將擔心......」
「無妨!」
朱慈烺右手一揮,打斷了吳老六的話,強勢地道:「本宮就是要他們去議論!」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要他們將目光都集中到父皇身上,那朱亨嘉的事才不會引起重視!」
「至于父皇之事,就讓他們議論好了,正所謂真金不怕紅爐火,他們談論得越多,父皇的事跡就會傳得越廣,待父皇回來正名后,他們會對父皇更加敬佩!」
吳老六見朱慈烺說得在理,躬身應下后,就急匆匆地離去了。
朱慈烺又沉思了一會,便吩咐小太監將劉昌等人帶到偏殿。
而他故意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才去見劉昌等人。
劉昌、戴明說見到朱慈烺后,一改先前的囂張態度,極盡討好之能事。
朱慈烺見狀,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這時,戴明說一臉恭敬地呈上兩本奏章。
朱慈烺隨手拿起上面的奏章看了一眼,見竟是要他下旨誅殺申湛然時,當即一臉怒容地擲在戴明說的臉上。厲聲呵斥起來。
沒想到劉昌竟不慌不忙地打斷了他,并請他查閱第二本奏章。
朱慈烺本已不想再看,卻見劉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因心中生疑,便拿起來看了看。
只是他才看了兩行,就遍體生寒。
原來這份奏章竟以崇禎失蹤月余為由,請朱慈烺登基稱帝,以免天下動蕩。
朱慈烺強作鎮定地看完奏章,并特意查看了人的數量,見竟有兩百余人,且其中近半都是軍中將官時,心中更覺擔憂。
因為若是上書的人不多,他還可令親信暗中除去,將此事瞞下。
可現今有兩百余人,他根本不可能悄無聲息地全部誅殺。
特別是其中不少人還是軍中將官,若他貿然動手,極可能引起火并。
而一旦此事曝光,不管他是否參與此事,都會 被扣上意圖不軌的帽子。
隨即他又想到剛才令吳老六去宣揚崇禎被替換一事,心中更是叫苦不迭。
就在朱慈烺暗中思考對策時,劉昌又從地上撿起第一本奏章,恭敬地放在案上。
朱慈烺見狀,便知他們是要以此要挾,讓他下旨誅殺申湛然。
他本想用個緩兵之計,可見到劉昌的冷笑,便知今日若不答應對方的要求,他絕難脫身。
于是他以叛軍勢大,驟然誅殺申湛然會導致軍心渙散為由,與劉昌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
最后朱慈烺按照先前與申湛然的約定,親筆書寫了十五日后誅殺申湛然的旨意。
劉昌和戴明說仔細查看過后,沒有發現異常之處,才得意地離去。
朱慈烺一個人在偏殿中呆了許久,也沒有想到解決之法,只得派人通知吳老六,暫緩抓捕造謠者。
不過讓朱慈烺沒想到的是,吳老六回來告訴他,說有關崇禎的謠言竟都憑空消失了。
朱慈烺聞言,便知這一切都是劉昌等人在背后策劃,心中的壓力更大。
同時他也有些疑惑,就是對方明明掌握了主動,為何又突然收手?
就在他疑惑難解之時,朱媺娖派人來傳信,說周后已經醒了。
朱慈烺聞報,急忙強振精神,前往看望周后。
盡管他已刻意隱藏自己的心境,但仍被醒來的周后發現。
朱慈烺本就苦惱不已,加之周后再三追問,也就將事情講了出來。
沒想到周后竟笑著告訴他,以崇禎的睿智,定能識破女干謀,讓他不要被劉昌的威脅束住了手腳,只管按照他的計劃去做。
不然,劉昌等人必會步步緊逼,到時他縱使登基,也只會是一個傀儡。
朱慈烺自也明白此事的后果,只是他亦知崇禎疑心很重,對周后的話并不太相信。
不過他隨即想到周后與崇禎相處十余載,對崇禎的性格最為了解,而且在崇禎離京的數月里,周后也表現出極高的政治才能,原本的擔憂也就放下一些。
隨后他強行壓下心中的擔憂,故作輕松地陪周后說笑了一陣,才一臉憂愁地返回端本宮。
沒想到他才回到宮中,小太監就送上四五本奏章。
朱慈烺打開一看,見都是劉昌一伙要官要兵的奏章后,心中立時大怒。
不過他亦不想激發矛盾,便都留中不發。
不曾想第二日,劉昌一伙便再次求見,在所求未果后,就有一批御史前來,同時京中亦傳起朱亨嘉要清君側的謠言。
朱慈烺激怒之下,借口重責了幾個的御史,并準備進一步警告劉昌等人時,朱媺娖卻突然來到端本宮,說周后讓他不要與劉昌針鋒相對,建議他挑些無關緊要的官職應付過去。
朱慈烺心中雖氣,卻也知道這是當前最好的辦法,只得忍氣應下,同時心中期盼著朱元璋能快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