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96章 生擒多鐸

  :yingsx第396章生擒多鐸第396章生擒多鐸←→:

  原來王夫之聽說要將陳圓圓賜給祖澤潤后,便知朱元璋不僅識破了對方的美人計,也看出他的試探之意。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朱元璋甚重威嚴,御下更是嚴厲,既已看出他的意圖,為何不斥責于他。

  王夫之因心中有疑,又不由看向朱元璋。

  他見朱元璋正一臉微笑地看著他后,略一沉思,就跪下請罪道:「臣一時糊涂,不該疑心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朱元璋本已對王夫之十分欣賞,加之手中乏將,原要對王夫之委以重任。

  只因對方跟隨他的時日尚淺,他有些拿不準,才沒有開口。

  此刻見王夫之不僅勇于認錯,而且還坦露心聲,便知對方已經歸心,上前扶起他道:「王卿,你我君臣本是一體,偶爾玩笑一番,又何罪之有?」

  「何況此次若非你運籌帷幄,咱們怎能如此輕易地大敗女真,你實是有大功于朝廷,咱要......」

  王夫之聞言,臉色大變,不待朱元璋把話說完,就又跪下請罪道:「臣慮事不周,險些壞了陛下的大事,還請陛下治罪!」

  他說罷,又連連叩首。

  朱元璋見狀,沉默了一會,見王夫之一直叩頭不已,而且地上隱現血漬,才再次將他扶起,沉聲道:「王卿,咱說此役之功是你的,便是你的,你可明白?」

  王夫之先前本以為朱元璋在敲打他,此刻見對方一臉凝重,才知他會錯了意。

  但他一向自傲,雖覺朱元璋此舉可能另有深意,卻也不愿冒他人之功,便婉拒道:「陛下思慮深遠,臣無有不從!」

  「只是臣資質平庸,眾人皆知,實不敢貪天之功,不然若眾人群起效之,實非大明之福,亦有傷陛下圣明,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見王夫之不僅恪守本分,還時刻想著大明江山,心中更加歡喜。

  同時也知對待這種有原則的讀書人,若強行賞賜,可能會適得其反。

  他略一沉思,便開口道:「王卿,你勿需妄自菲薄,要知今日之城防、伏兵,皆出自你之手,又何來貪功之說。」

  「至于你此戰中的失誤,也非才能不足,實是消息閉塞所致,并非你之過......」

  朱元璋見王夫之似要開口爭辯,又急忙高聲道:「而且咱歸功于你,也并非是要借此獎賞你,而是有一副重擔要交給你!」

  他說罷,見王夫之已露出疑惑之色,才一字一句地道:「咱有意封你為靖遼侯,你可敢接受?」

  「靖遼侯?」

  王夫之失聲驚呼后,愣了愣,隨即有些擔憂地道:「陛下是要臣鎮住祖大壽,收復遼東?」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不單是祖大壽,還有鄭氏水師的一干人,現今咱已封朱成功為平東伯,而祖大壽獲救后,咱亦準備封他為平遼伯。」

  「若咱只封你一個伯爵,你未必能鎮得住他們,這樣對遼東大局不利,所以咱才決定封你為靖遼侯!」

  「此事在別人看來或許是榮耀,但你我都知道,這個侯爵其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現在不僅是被架在火上烤,而且還會有性命之憂,」

  「因為若遼東有失,咱第一個就會治你的罪,而且也只能治你的罪,你可敢接受?」

  王夫之臉上閃過一縷堅毅之色,隨即跪下叩首道:「臣領旨!」

  朱元璋見王夫之慷慨領旨,愣了愣,第三次將他扶起,贊許地道:「好,你不愧是王仲一的子孫,果然有他的風采,想當初咱......咱太祖皇帝見到他們兄弟九人時,就知他們是忠勇之士,后來果然......」

  原來朱元璋剛才見王夫之允諾時的慷慨模樣與王仲一十分相似,

  因心中孤寂,一時恍惚,險些說漏嘴。

  他見王夫之露出懷疑之色,為了打消對方的疑慮,同時亦想借王仲一激勵對方,便趁機講述王仲一之事,并重提夢中得到朱元璋點撥等事,將之圓了過去。

  王夫之先前已聽說過崇禎夢中得到朱元璋指點之事,他初時并不太相信。

  只是后來見崇禎變化確實太大,加之他涉獵廣泛,不僅聽過不少奇聞異事,亦讀過很多雜文野史,其中種種更加匪夷所思,也就信了幾分。

  現今見朱元璋當面提起,毫無作偽跡象,心中又信了幾分。

  同時因朱元璋提及他始祖之事,又讓他平添一股豪情。

  朱元璋見王夫之一臉激情,勉力一番后,便將先前考慮之事逐一講了出來。

  王夫之聽完朱元璋的講述,沉吟道:「陛下,您的思慮已十分周全,只是臣對用錢財收買左良玉兵馬之事有些擔心。」

  「因為他們若因錢財而來,必不會忠心,不僅戰時不好安排,而且戰后也十分麻煩。」

  「再就是若其他兵士因此抱怨,恐會軍心不穩,要是皆予以高價,朝廷又承擔不起,所以臣覺得此事尚需斟酌!」

  朱元璋搖頭道:「這倒不用擔心,因為咱暫時無兵可用,才行此權宜之計。」

  「當然也需提防有人假意投誠,借機起事,所以咱到時會將他們編成一支新軍,并重新配備武器,同時也會派人監視,若有異常之處,就提前斬殺。」

  「待此事了結后,若他們真心投誠,咱亦可擇優錄用,成立一支精銳之師,銀錢多些也無妨。」

  「至于那些被淘汰之人,咱亦可讓他們屯田,那些匪兵多是流民,而且北方荒地甚多,只要咱讓出一些收益,想來也不會鬧事。」

  「若真有冥頑不靈之徒,咱便施以刑罰,應不會引起太大風波。」

  朱元璋說罷,又微笑著看向王夫之。

  其實他剛才只說了一半,要知他之所以選擇這個方法,除了確實無兵可用外,更主要的是想借此檢驗此法的效果。

  因為現今李自成已是強弩之末,接下來他要對付的就是左良玉之流。

  不然任其擁兵自重,必會國將不國。

  可現今左良玉等人皆擁兵數十萬,而且糧餉、武器亦不需朝廷供給,他已失去了制約對方的手段。

  要是他強行插手對方的軍中事務,極容易將他們逼反。

  可若是緩緩圖之,時間又不允許。

  所以他才決定以官爵、錢財相誘。

  因為官爵只有他才能賜予,可謂獨一份,而眾將皆希望封妻蔭子,必不會視而不見。

  至于錢財雖說雙方都有,但左良玉等人畢竟占地有限,他現今雖說亦有限,可天下現在名義上仍是他的。

  隨著他實力的增強,地盤會越來越大,錢財亦會越來越多。

  若左良玉之流要和他比拼軍餉,只會加快滅亡。

  而若他們不加餉,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兵士流失。

  當然,他們也可能會奮起一搏。

  不過單一的勢力,對朱元璋并不會構成威脅。

  若他們想要群起反擊,朱元璋也不會給他們聯合的機會,因為他手中有足夠的誘餌。

  王夫之聞言,雖覺得此法不妥,但在當前也確實不失為一個方法,便也沒有再爭辯,而是轉到營救祖大壽的話題上。

  就在他二人談得興起時,楊奇一臉興奮地跑進來稟告道:「陛下,王千戶擒住多鐸了!」

  朱元璋聞報,臉上閃過一縷喜色,笑道:「好,多鐸現在何處?」

楊奇道:「因先前王大人(王夫  之)有交代,說若是擒住多鐸,一定要保密。」

  「所以王千戶并未將多鐸押回來,而是就近找了個地方,讓可信之人看著他。」

  朱元璋聞言,笑著看向王夫之道:「王卿,看來你是早有成算啊!」

  王夫之謙卑地笑了笑,剛要開口,卻見張大彪急匆匆地走了進來。←→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朱元璋穿越崇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