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3章 焦急的等待

  搜索留言:

  第243章焦急的等待第243章焦急的等待→:八三看書83ks,朱元璋穿越崇禎!

  “吳孟明沒有說叛軍為何撤退嗎?”

  朱元璋見趙二虎并未講出李巖等人撤退的原因,又追問道。

  趙二虎搖頭道:“沒有,據說平西侯等人也在奇怪,因為只要李巖再率軍攻上一日,賀將軍必會敗退。”

  “到時叛軍不僅可以攻占大同,還可進逼京城,卻不知他們為何突然撤退了?”

  朱元璋聞言,知吳孟明并未將叛將之事告訴鞏永固等人,心中對其多了一份認可。

  他微微沉默了一會,又問道:“既然圍攻大同的叛軍退回了陜西,那與左良玉交戰的兵馬是否也撤退了?”

  趙二虎道:“來人并未談及此事,不過倒是說侯、李兩位大人已出面賑災,現在流民暴動的勢頭有所減弱。”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好,你立刻加派人手,密切關注多爾袞和豪格的動向,若有異常之處,立刻來報!”

  趙二虎躬身應下后,便退出了大帳。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又看向張煌言道:“張千戶,你對此事如何看?”

  張煌言聞言,思考了一會,才開口道:“陛下,末將對叛軍的情況并不太了解。”

  “不過他們在即將得勝時撤回陜西,想來是長安發生了十分重大之事,穩妥起見,我們不妨靜觀其變。”

  “一來可以讓我們的兵士好好休整,二來也避免大軍壓境,迫使他們一致對外!”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縷驚訝之色,又追問道:“你覺得李巖等人撤退,是因為叛軍發生了內斗?”

  張煌言點頭道:“行軍打仗并非兒戲,戰場上可以假退誘敵,卻沒聽說過退回本土誘敵的。”

  “要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數萬兵士,日耗不菲,末將覺得叛軍絕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

  “戰爭本是政治的延續,特別是一直留守長安的高一功此次突然率軍出征,末將猜測這應是他們內部爭斗的結果。”

  “而且后出的大同之兵已經撤回,但先前攻打太原的兵馬卻未退去,若不是李自成對這支兵馬有所懷疑,就是高一功等人急著回去處理內政。”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說明叛軍內部發生了矛盾,加之......”

  朱元璋見張煌言僅從一則戰報和幾句對話,就能推測出如此多的信息,心中暗暗點頭。

  其實他在聽聞李巖等人退去后,便猜測應是先前投誠的降將對李自成動了手,而且李自成應已受傷,不然李巖和高一功絕不會放棄如此良機,倉促回師。

  可要是如此,吳孟明怎會沒有消息,還是說吳孟明也沒有得到確切的信息?

  還有郝搖旗等人并未退去,到底是李自成對他們產生了懷疑,還是高一功擔心他們回去后相助李過,故意不讓他們回去?

  隨即他又想到李自成并非庸才,不可能不防備歸去的降將,加之留在長安的降將級別并不高,未必有機會傷到李自成。

  若果真如此,那這就極有可能是一個陰謀。

  只是李自成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難道李自成想借此肅清叛逆,整頓朝綱?

  若真是這樣,那李自成雖短期內不會東出,卻也不可小覷。

  隨后他又想到瘟疫之事,上次申湛然和鞏永固回京時,雖也說了此事,卻并未講述其中的詳情。

  從吳孟明傳回來的消息看,這個計劃應是先前就已設計好了的,并非臨時起意。

  若是如此,申湛然此舉應并非只是助鞏永固擊退豪格,還有讓鞏永固自污的嫌疑!

  因為自崇禎登基以來,與女真爭斗幾乎從未勝過,要是鞏永固打敗豪格,他的聲望必將如日中天。

  申湛然是否因對他心有懷疑,擔心鞏永固受盛名之累,才會有此設計?

  這些念頭在朱元璋腦中一閃而過,隨后他又看向侃侃而談的張煌言。

  待對方說完后,他才開口問道:“張千戶,咱記得夏完淳說你是文舉出身?”

  張煌言聞言一愣,隨即恭敬地道:“末將幸得天恩,在兩年前僥幸中舉!”

  朱元璋點頭道:“好,那你幫咱擬兩份旨,一份是平西侯鞏永固破敵有功,晉封為平西公!”

  “第二份則是平西伯吳三桂守城有功,封為鎮東侯!”

  張煌言聽說讓他擬旨,臉上已露出驚訝之色。

  隨后聽到鞏永固、吳三桂皆因戰功封公、侯,又想起先前封鄭鴻逵為靖東伯之事,心中不由一震。

  他定了定心神,有些遲疑地道:“陛下,圣旨一般由內閣或翰林院的文官撰寫,末將是武將,這擬旨怕是......”

  “無妨,咱讓你擬,你就大膽擬,而且誰說武將就不能擬旨了!”

  朱元璋不待張煌言把話說完,就高聲打斷了他。

  張煌言聞言,一臉謹慎地朝案前走去,反倒是他身后的黃廷露出了驚喜之色。

  朱元璋隨口說出大意后,便緩步走到坤與圖前,正準備查看山東、河南的地形圖,沒想到張煌言竟恭敬地捧著兩份圣旨的初稿遞了過來。

  朱元璋微微一驚,隨手接過來看了一眼,發現不僅詞藻華美,而且深淺得宜。

  既體現了朱元璋對他們的褒獎之意,又不失皇家威嚴。

  朱元璋一連贊了三個好后,又讓他繕寫正本,隨后加蓋了玉璽,便讓趙二虎送了出去。

  隨著這兩道圣旨發出,山海關和大同的兵士軍心大振。

  與此同時,朝中彈劾鞏永固和申湛然的奏章也如雪花般地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前。

  不過此刻的朱元璋根本無暇理會,因為他已經等了三日,但多爾袞偷渡的兵馬仍未到來。

  當然,若僅僅只是此事,朱元璋倒也不會擔憂,真正讓他煩惱的是山東和河南境內的戰局。

  因為這幾日吳孟明又陸續送來消息,說高杰占據聊城后,隨即進兵濮陽,準備逼退任七的兵馬,將郭升封死在山東境內。

  沒想到謝陛借口郭升有意攻打聊城,派兵進駐聊城,并與刑氏發生了沖突。

  史可法得知此事,只得再次前往調停。

  沒想到那支神秘軍隊又突然出現,并趁機襲擊了史可法和盧九德的兵馬,以致東防線崩潰。

  而任七被高杰擊敗后,又西退往菏澤、商丘等地,卻意外鎮壓了李若璉在這兩地的起義,致使李若璉的計劃功敗垂成。

  原來李若璉擔心從北方逐城打到南方,會受到左良玉的阻攔。

  所以他從大同出發后,就化整為零,以千、百兵士為單位,分批潛入河南以東的各個主要城市,準備一起起義,在左良玉未反應過來前打通通道。

  沒想到南北兩處的起義都已成功,但中間的菏澤、商丘等地卻被任七占領,以致通道被攔腰斬斷。

  幸虧左良玉麾下的金聲桓和惠登相尚在與郝搖旗對峙,而澠池的十萬兵馬還在堵錫和沈云英的掌控下,左良玉才沒有任何行動。

  但據潛伏在李巖身邊的高文采傳來消息,李自成被行刺后,至今沒有露面,也沒有下達任何指令。

  而高一功從大同退回后,立刻投入到與李過的爭權之戰中。

  李過在戰場上雖是一員悍將,但在政治上卻遠非高一功的對手。

  為了挽回敗局,李過已有意將郝搖旗等人召回。

  若是郝搖旗等人退去,左良玉必會讓金聲桓襲擊李若璉。

  到時不僅無法打通河南東部的通道,恐怕山東的戰局也會逆轉。

  要是南方再發生叛亂,南糧無法北運,北方恐會再次陷入混亂,局面將更難收拾。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飛翔鳥中文    朱元璋穿越崇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