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2章 幕后之人

  搜索留言:

  第42章幕后之人第42章幕后之人→:八三看書83ks,朱元璋穿越崇禎!

  朱元璋聽完李若璉的匯報,知光時亨應是知曉張縉彥的謀劃,不想張縉彥獨立大功,才會與紅娘子合作,炮制了糧食事件。

  而張縉彥也因不愿光時亨等人立功,又不想背負罪名,便借助朱純臣之手揭發了此事。

  這樣看來,朱純臣可能只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而非張縉彥等人的同伙。

  隨即他又想到魏藻德今日的表現,不禁皺起了眉頭。

  因為朱元璋知魏藻德善于揣摩人心,又是小團體的首領,不可能連光、張二人都知道對方的事情,而他卻毫不知情?

  這說明魏藻德是佯作不知,只是他這樣放任二人內斗,是無力約束還是另有所圖?

  突然,朱元璋想到昨日在永定門時,王榷德曾向魏藻德求救一事。

  隨即又想到張縉彥今日對宦官態度的大轉變,不禁讓他懷疑魏、張與太監有所勾結。

  他之前倒也并非沒有這個想法,只因在崇禎的記憶中,文官一直以清流自居,時常攻擊太監,故而他也未朝這方面深想。

  不過魏藻德今日的反常之舉,讓他懷疑魏藻德可能一直都與太監有所勾結,只因擔心光時亨等東林黨人反對,才瞞著他們暗中進行。

  而張縉彥今日的變化,恐也是因光時亨之事覺得實力不足,在魏藻德的引導下所致。

  但他今早剛活剝了杜勛,并剝奪了王德化彰義門的鎮守之權,太監的力量也已不足,為何張縉彥還要與太監勾結,難道是因為王德化背后的隱藏勢力?

  朱元璋又想起先前王承恩傳來的消息,他對此本有所懷疑,因為以他對王承恩的了解,王承恩不可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重要的消息。

  所以他以為是對方故意放出的煙幕,不過此刻將這些事情聯系在一起后,他不禁懷疑此事是真的。

  若果真如此,那王承恩的消息又是從何而來?

  是巧合,還是說王承恩也有他不知道的一面。

  再就是此刻叛軍圍城,連他都身陷險境,王德化背后的勢力又有什么能力保證他們的安全?

  還有那股勢力為何不看重魏藻德和張縉彥,反而與王德化合作?

  畢竟不管是從人脈還是聲望來看,十個王德化也趕不上半個張縉彥,更不要說魏藻德了!

  朱元璋想到這,按了按眉心,對李若璉道: “你可查清昨晚出現在魏藻德府邸的錦衣衛是何人派遣?”

  李若璉聞言,恭敬地道:“恰如陛下所料,那些人是駱養性所派。”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李卿,你派人秘密監視張縉彥和駱養性,等到宵禁后直接將他們抓進昭獄審問。”

  “若是在此之前他們有所異動,你就以咱的旨意將他們帶入宮中,切記不可打草驚蛇,讓城中的奸細知曉此事。”

  “另外朱純臣處你也要多加留意,雖說他手上沒有兵,但是他畢竟是武將,家丁護衛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李若璉鄭重地點了點頭,便急匆匆地離去。

  在李若璉離去后,朱元璋又讓人將朱慈烺叫來。

  朱慈烺見到他,立刻跪地請罪。

  其實朱慈烺杖殺吳仁義一事,朱元璋并不生氣,反而覺得朱慈烺有魄力。

  只是他擔心朱慈烺因泄憤而殺人,壞了心性,故而佯怒道:“你既知不該,為何還要擅自杖殺吳仁義?”

  朱慈烺聞言,又叩頭道:“兒臣并非有意冒犯天威,只是此事涉及皇家威嚴,兒臣怕事情外泄,故而擅自做主,還請父皇恕罪。”

  朱元璋聞言一驚,扶起朱慈烺,柔聲道:“莫非吳仁義與皇族中人勾結,欲圖謀不軌?”

  朱慈烺見他一語中的,驚訝地道:“父皇圣明,兒臣在審問吳仁義時,他招認是受高起潛指使,要讓父皇和兒臣死在叛軍之手,好讓南方的朱由崧登基。”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搖頭道:“不可能,朱由崧不過是個落難的王爺,有何能力讓高起潛對他效忠。”

  “而且他若真有此等才能,洛陽也不會落入叛軍的手中,此事背后恐怕另有他人。”

  說罷,他見朱慈烺面露疑惑,便又耐心地將他的判斷講了出來。

  原來朱元璋之前接到王承恩傳遞的消息后,雖對消息有所懷疑,卻也覺得值此亂世,南方人心未必安穩,所以曾分析過南方諸王的情況。

  因此他知道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世子,雖身份顯貴,卻和他父親一樣,是個酒色之徒。

  加之東林黨在南方勢力強大,他們曾為維護心中的禮教正統,在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中與鄭貴妃和福王一脈鬧得如同水火。

  多年來雙方一直視對方為眼中釘,時不時地攻訐一番。

  如今朱由崧逃難南方,東林黨人不痛打落水狗就不錯了,根本就不可能支持他。

  若朱由崧得不到東林黨人的支持,所謂的登基就是個笑話。

  而高起潛雖是太監,卻有些才學,心氣頗高,絕不會做這樣毫無勝算的事。

  現在兩件不可能的事情變得有可能,那只能說明此事幕后還有其他人。

  朱元璋講述完后,又問道:“你審問吳仁義時有哪些人在場?”

  朱慈烺道:“兒臣猜到吳仁義身上會有秘密,為免事情外泄,是讓侍衛長守在門外,兒臣親自審問的。”

  朱元璋知朱慈烺口中的侍衛長是周后的兄長周鏡,此人雖無甚才能,卻勝在忠心。

  只是今日他剛殺了周奎,不知周鏡是何想法。

  于是他又問道:“周鏡知道咱殺了國丈后有何反應?”

  朱慈烺回答道:“兒臣回宮時,侍衛長已從母后處得知了國丈的事情,想是母后已和他說明厲害,所以他見到兒臣后連連請罪!”

  “兒臣又趁機將父皇的難處講了出來,也讓吳仁義給他講清了與國丈勾結之事,并讓他親手杖斃了吳仁義,想來忠誠上應無問題。”

  朱元璋本以為周后此刻正在宮中痛哭,沒想到她竟已幫自己安撫了周鏡,心中不禁對她有了幾分欣賞。

  又見朱慈烺行事謹慎,有條理,心中更覺欣慰。

  他伸手整了整朱慈烺的衣襟,慈祥地道:“好,咱本還擔心你是在承天門受辱而殺人,現在看來,你處事有章法,咱就放心了。”

  “另外吳仁義的供述事關重大,你切不可再對第三人提起!”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兒臣知道輕重,請父皇放心。”

  朱元璋和藹地看著朱慈烺,拍了拍他的肩膀,贊許地道:“好,這才是咱老朱家的好兒郎!”

  頓了頓,又道:“今日咱殺了國丈,你的母后恐怕會有些難過,你去陪陪她吧!”

  朱慈烺聞言,猶豫了一會,道:“兒臣這就去看母后!”

  說罷,恭敬地行了一禮,才緩緩退出。

  朱元璋見到朱慈烺臨去前欲言又止的神情,知朱慈烺是想勸他去看周后,只是他仍不知該如何面對周后,加之還要處理張縉彥的死士,便佯作不知。

  當他看著朱慈烺離去的背影時,突然想起馬皇后揣著大餅,悄悄去監牢中看他的情形,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

飛翔鳥中文    朱元璋穿越崇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