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章 匍匐在道人腳下的王朝

  第四章匍匐在道人腳下的王朝第四章匍匐在道人腳下的王朝←→::mayiwsk

  行了一路,天蒙蒙亮。

  青牛緩行,道人側坐,老者跟隨。

  道人面向東方大日,面龐鍍上霞光,聲音悠然飄至。

  “老人家,我初見你時,你已傷重,算是半個死人。貧道強吊你一口氣,借你引路斬卻這伙山賊,了你心愿,是各得其所,緣何還跟著貧道呢?

  “貧道修行尚淺,救不得你。若是懷著續命的想法,卻是要叫你失望了。”

  言語之間,老牛并不停蹄,道人吞吐一口清靈氣,正純化道行。

  習練《三生清經》,經驗5

  面對衛鴻的詰問,老人氣若游絲,強打起精神回答。

  “我李文紀是命如野草,但也守信義。家小大仇已報,我于人世無甚指望。

  “今不求延年,只待何時身死,上師好取我肉身魂魄,煉作鬼仆也罷,別的什么也好,全上師恩情!”

  世間之人,貪得無厭者甚多,知恩圖報之人卻是少之又少。

  莫非今次便遇著一人?

  鄉人的觀念中,落葉要歸根,尸身可得完好入土,哪能輕易糟踐!

  這老叟甘愿供奉身與魂,以全恩義,有此心,殊為不易。

  聽聞此言,衛鴻神色動容,直起身子以示鄭重。

  他下牛,施了一禮,長揖到地。

  “是我小人之心了,下面的路,您繼續跟著吧。”

  接下來,一行人繼續行路,只是衛鴻常拍牛背,叫老牛緩一緩步伐。

  光陰不待人。

  風中殘燭,漸漸息去。

  日中,瘦小干枯的身影,倒在青草上、陽光下。

  一道散發金輝、眉目清晰的老叟魂魄緩緩飄入人魂幡,幡中諸多呼嘯作亂的生魂為之一寂。

  心念堅定者,連魂魄也非同俗流。

  此魂入主人魂幡,給衛鴻留下一道反制法器的后手。

  或許,能有大用。

  這般想著,衛鴻斂去李文紀生魂的氣機,叫其與眾魂同。

  不僅如此,他還攪散四道源自山匪的生魂,以散溢的陰氣滋養李文紀。

  只見魂魄眉目變化,復歸中年。

  這下真是難以辨認了。

  魔道法器,威能足夠的前提下,自是純澈些好。這等收獲,衛鴻此前都沒料想過。

  真是機緣巧合,種善因,得善果。

  如斯感悟,令衛鴻對道法的修持都生出新了解。

  領略生滅法意,《三生清經》經驗127,《陰鬼錄》經驗84,《法華真人說云箓千言通論》經驗12

  福至心靈,衛鴻將精氣往心爐一運。

  法火積蓄進度:98→99

  好!很好!

  再有幾日,時機便至,屆時便可一觀心爐風采。

  衛鴻壯志滿懷,為老牛喂下一粒丹丸,加快了腳程。

  前途雖光明,路上坎也多得很。

  跨不過去,再是千里馬駒,都得乖乖駢死槽櫪之間。

  他現在要去應付那個老鬼了,望順遂。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靈明道,天德府。

  老牛在官道踱步。

  晚霞好似火燒。

  極目望去,大都這座千年古城,如虎臥崗,匍匐在天光與厚土的交際。

  這便是他此行的終點,李氏王朝的都城。

  這,也是曾經那個小衛鴻所遐想過的仕途終點。

  依稀還能回憶起厚道長者的耳提面命啊,可斯人已逝。

  抬袖拭去眼角并不存在的淚光,衛鴻面色淡漠地前行,只是嘴唇緊緊抿著。

  又行了數刻,以修道人的目力,已然能望見城樓模樣。

  只見古都門樓下,衛士披堅執銳,把守在旁,莊嚴肅穆。

  正門大道鋪出一條紅毯,纖塵不染,衛士列成兩行,與旁側小民入城的小門可謂天壤之別。

  衛鴻方至,一個品級頗高的官僚忙帶著侍從迎上來。

  其人峨冠博帶,年四十許,面貌方正。

  “仙師請從此門入,國師與另一位仙師已然在慶宮等候您。”

  大臣彎腰引路,姿態極低。

  先前山匪攀附的郡中顯要,在這位面前,不說和狗一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但也差不離。

  而此刻,這位主政一方的大員,在衛鴻面前,又是如此低眉順目。

  真是參差的世界。

  修行人若無對等約束,對俗世權貴那真是肆意拿捏,就像在逗弄籠中鳥雀。

  這個居于一隅,人口千萬而又傳承古遠的島國,輕易淪為一尊練氣法第三境蛻凡道人的玩物。

  整個過程大抵如此:

  外海的妖人在荒灘登陸,

  浴血的魔道進入靈明州,

道人安素占據天德府  威靈顯圣至真高妙大國師回到他忠誠的大都。

  無比順滑,整個王朝的統治階級滑跪在安素道人腳下,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前后的時日,或有一旬?

  品味著如此荒誕的感觸,衛鴻抬手招來侍從,命其人把老青牛牽去好生照料。

  而后,他整理衣冠,換上質地上佳的道袍,被引到慶宮外聽候。

  一絲不茍地站了一個時辰,他才被宣進殿內。

  殿中,一位挺拔英武的中年道人在端詳著一幅大地圖。

  道人眉目并不如何出色,可組合到一起,卻有種懾人的魅力。

  其人周身氣機鼓蕩,如高山聳立,又如海浪翻卷,壓得衛鴻渾身內氣靜若死水,分毫也催動不得。

  這便是安素道人,在練氣法第三步蛻凡軀走到極境的修行人,他駕臨此間,是為著謀求破開障關晉入煉煞的機緣。

  旁側又有一人,專注介紹著各個地標的地氣走向,風水樞紐。

  此人著大紅道袍,比安素道人皮相要好得多,看去年約二十,俊美非凡,正是衛鴻的師弟,沐德。

  講解很快結束,安素不置可否,拂袖一招,地圖即自然攏起,落到一側的金絲木架。

  沐德見衛鴻躬身侍立,眼眸一轉,挑釁地對衛鴻揚了揚下巴,陰陽怪氣地說,

  “衛師兄,你可真夠慢的。此行足有三月,我等所做不過勘測地氣,祭煉法器器胚而已。

  “你卡著期限回來又是個什么意思?是不把師尊的旨意放在心上?”

  沐德唇舌鼓弄間,一頂不尊師長的大帽子迎頭扣向衛鴻。

  場中一時間鴉雀無聲。

  衛鴻只當他是空氣,目光轉向安素道人。

  安素道人覷了沐德一眼,亦不理會,轉而對衛鴻言語。

  “說說你的所得。”

  “是,師尊。”

  衛鴻取出厚厚的手書,自北向南細細講解地脈走勢、風水衍化,不時還指著手繪的實景圖示意,由點連線,由線成網,如同剖魚刮鱗,講解得行云流水。

  聽著聽著,沐德的臉黑了,而那位大國師則是微微頷首,聽到妙處,甚至輕輕撫掌。

  二者的差距,如同珍珠之于瓦礫。

  “你的修行又有精進,該是到了伏念見我的關隘了吧,不錯。若能早日突破,我倒要給你一樁機緣。”

  安素收下衛鴻的記述書冊,放入沉香木匣,對他笑了笑。

  靈赤天修行法脈多如繁星,練氣法是當之無愧的主流。

  練氣法分九境,下三境為滌身、開脈、蛻凡。

  滌身境,又喚作滌垢身,旨在滌蕩諸身晦氣雜氣,為下一步煉就法力扎實根基。

  而此境又有三個關隘,也作三伏:伏身見氣,伏氣見神,伏念見我。

  伏念見我,正是開脈前的最后一個門檻。: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爐煉蒼生薪,證我大道果!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