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8章 他想做個了斷

  搜索留言:

  第298章他想做個了斷第298章他想做個了斷→:八三看書83ks,吾凰萬歲!

  圣上和辛淑妃之間的誤會似乎就這么輕易解除了。

  四皇子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不由又看向商清晏。

  他跪在那里,眼中無喜無悲,如一眼看不到邊的枯井。

  圣上意味不明地說了一句:“你的孺慕之情,倒是讓朕動容。”

  商清晏沒有說話,四皇子卻是心頭一慌,手指不受控制抖了起來。

  圣上道:“來龍去脈朕已經知道了,你們且退下吧。”

  四皇子連忙問道:“那我母妃?”

  圣上對潘德道:“去解了淑妃的禁足,另再派御醫過去一趟。”

  四皇子眼眶通紅,試探問道:“兒臣,兒臣想去見見母妃。”

  圣上道:“去吧。”

  四皇子道:“多謝父皇。”

  圣上又看向商清晏,問道:“你也去看看辛淑妃吧,她這兩日多思多慮,看到你,或許會好些。”

  商清晏道:“淑妃娘娘尚在病中,臣不便過多打攪。”

  四皇子想說什么,可看到圣上的表情,又把話給吞咽下去了。

  圣上似乎有些疲倦,揮手讓二人退下。

  四皇子一瘸一拐出去,追上商清晏,喚道:“堂兄!”

  他面對商清晏,初始是嫉妒的,后來是慚愧的,唯有現在這一聲,喚得有那么些真情實意。

  但他收獲的,卻是商清晏清冷疏離的眼神。

  若放在從前,四皇子定會覺得商清晏性情冷淡,甚至還會嫉妒母妃過多關注這個堂兄,但現在他什么想法都沒有了。

  四皇子道:“堂兄真的不去看看母妃嗎?她時常思念你,還與我說,要我保護你。”

  商清晏搖了搖頭:“不必了。”

  四皇子張張口,咽下滿腔苦澀。

  是不必去看母妃,還是不必讓他保護,亦或者二者都有?

  商清晏道:“不過有一句話,煩請四皇子轉告替我給淑妃。”

  四皇子當即道:“你說,我一定一字不落告訴母妃。”

  商清晏的臉色常年帶著幾分病態的蒼白,但此刻他眼中卻是帶著些如釋重負。

  “你告訴淑妃娘娘,清晏的生恩已還,從此愿兩不相欠。”

  仿佛晴天霹靂,四皇子連退兩步,一臉震驚地看著商清晏。

  在圣上那邊聽到的所有話,都不及這簡短一句來得令人痛心疾首。

  四皇子聲音顫抖,想要質問商清晏,他就這般狠心?

  可有警覺自己根本沒有問這句話的立場,唯有神色惶惶地看著商清晏離開。

  那道清冷的背影,在紅墻金瓦之中顯得那般決絕孤寂。

  等四皇子腳步踉蹌地回到披香宮時,宮殿外的宮人已經被撤走。

  先前那些見風使舵,冷待披香宮的宮人都一窩蜂地過來給辛淑妃請罪。

  御醫也第一時間過來給辛淑妃請脈。

  辛淑妃的情況的確不好,她本就體虛,這一番身心折磨,讓她虛弱得一陣風都能吹倒一樣。

  偏偏她這樣的姿色,懨懨地躺在床上,淚眼朦朧,不見病態,更添幾分病西子的嬌弱。

  過來給她探病的御醫,只能在心里感嘆,這樣的女子,難怪被先帝和圣上放在心尖上。

  等給她施完針,開完藥,人都退下去后,才讓四皇子進來。

  潘德似乎有意賣辛淑妃一個好,派小太監把宣德殿的那番談話旁敲側擊地告訴了辛淑妃,所以四皇子一進來,辛淑妃就往他后面瞧。

  沒有看到商清晏的身影,她失望且自厭地躺回繡枕上:“你堂兄沒來么?”

  四皇子低著頭,悶悶地“嗯”了一聲:“但他讓我轉告給母妃一句話。”

  辛淑妃連忙撐起身子,眼中透著幾分希冀:“什么話?”

  四皇子果真一字不落地重復:“堂兄說,他的生恩已還,從此兩不相欠。”

  最后一個字落地,殿內一片死寂。

  四皇子忽聽辛淑妃悲鳴一聲:“清晏——我的兒——”

  而后她猛然吐出一口鮮血,濺濕了床榻,整個人直直栽倒在床上。

  披香宮內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已經出宮的商清晏倒是不知披香宮的情況,不過他也不想知道。

  天色已近黃昏,殘陽在夏日繁茂的枝椏間掙扎出斑斑血跡。

  剜骨療傷自然是疼的,卻疼得個干凈,疼得個痛快。

  他想到午時,在虞安歌步步緊逼的追問下,他不得不說出真正的打算。

  虞安歌氣急敗壞地扯住他的衣領,把他按在墻上,質問他為何要走這一步,明明有其他解決方法的。

  真奇怪,他從圣上那里收獲了惡意,從辛淑妃那里收獲了愧疚,從四皇子那里收獲了嫉妒,從辛太傅那里收獲了冷漠,從無數人那里收獲了無數袖手旁觀的憐憫。

  到頭來,卻是從虞安歌這個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人,收獲了在意。

  是的,在意。

  在他茍延殘喘,如履薄冰活了十幾年后,竟有人在意他的感受了。

  商清晏讓竹影拿酒來,一是慶祝終于有人在意他了,二是慶祝親情于他,終于是了無牽掛之物了。

  他的確有其他解決法子。

  那份詩箋,的確是他看著父皇寫出來的,也的確是寫給母妃,且母妃不知道的。

  這點他沒有說謊。

  尤記得當年父皇寫下那首詩時,眼中幾乎要溢出來的愛意。

  父皇一向尚儉,唯獨在母后那里,不愿委屈她分毫,哪怕只是給母后寫的詩,他都要特意找出紺碧紙,一筆一劃認真謄寫。

  年僅四歲的他不懂什么是愛,卻知道母后的心不在父皇這里。

  父皇卻是道:“沒關系,她的心不是石頭做的,只要父皇一直對她好,她的心遲早會為父皇融化。”

  母后的心的確不是石頭做的,但從未因父皇而融化,甚至在最后時刻,成為刺向父皇的一把尖刀。

  那張詩箋并未被商清晏帶走,再出現時,是在殿中省,商清晏知道,其中必有崔皇后的手筆。

  虞安歌的意思是,找出蛛絲馬跡,戳穿崔皇后的陰謀。

  商清晏固然可以這么做,甚至于這么做,他不必以身涉險。

  但他沒有這么做,他想做個了斷。

  給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徹徹底底做個了斷。

  商清晏往口中灌下一壺酒,眼角劃過一滴眼淚。

飛翔鳥中文    吾凰萬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