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86章 史上最年輕的國公爺出爐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嬌嬌殺瘋了_第986章史上最年輕的國公爺出爐_玄幻閣默認冷灰24號文字方正啟體  隨機推薦:

  時成軒百思不得其解,鐵馬城是女兒的封地,父親探望女兒不是天經地義?

  為何官府偏偏卡著他的路引?

  他想讓兒子去官府問問情況,誰知要見一面兒子,比登天還難。

  他找到兒媳婦,“你幫我跟起兒說一聲…”

  兒媳婦回他,“父親,我也見不著夫君。他忙…”

  忙什么?時成軒很快就知道了。

  老天,他兒子出息了!

  當了侯爺沒幾年,又被當今圣上封為“和國公”。

  史上最年輕的國公爺出爐了!

  上邪!他時成軒竟然成了國公爺的爹!可為何,他一絲喜悅都感受不到?

  母親若是還在世,敢信他們二房一步登天嗎?時成軒去給父親母親上香,吧啦吧啦絮叨了許久。

  “父親,可惜你走得早,不然你這個國公爺的祖父可風光了。該說不說,你當年實在走得太草率!唉!但凡你多活幾年,就能見證我們時家的錦繡前程。”

  “母親,你疼我,我感激。可我還是恨你!是你讓我活到如今活成了孤身一人。我也知,這里頭有我自己的原因,可主要責任還在你。總之,這鍋我不背,也背不動。”

  “母親,我們二房能有今日盛景,你想得到嗎?反正我是想不到。若有來生,我時成軒發誓,必苦讀圣賢書,求取功名,堂堂正正向楚…向唐氏提親。她若嫁我,我必珍之。她若不嫁,就算了。我也不想和她成為仇人…”

  “母親,你是沒有對不起我,但你確實對不起唐氏。你在天之靈,定要保佑她平平安安,莫要受苦。”

  “我…時成軒,愿以十年壽命換唐氏平安歸來。”時成軒長嘆一聲,“她要做太上皇后也好,要做楚笙先生也罷…總之…嗚嗚嗚嗚…別有事才好。”

  時成軒自己把自己說感動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他在祠堂里跪了半日,又念念有詞求祖宗庇佑唐氏。

  桂嫂遇見時成軒的時候,就見他兩眼通紅躲著人走。

  她回去稟了主母,“老爺哭得跟淚人兒似的,聽說在祠堂跪了半日。”

  魏采菱想了想道,“給父親送點補養膳食過去,我這邊忙,顧不上他。”

  桂嫂應下,去辦,親自把補養膳食送去交給了常五。

  常五連聲道謝,把膳食送進去,“爺,主母還是很敬重您這個公爹的。聽說您在祠堂跪了半日,還專門派人來給您送補養之食。”

  時成軒聽得很舒坦,覺得今日的表現十分對得起這膳食,大口進補。

  有人遞了帖子入內,請時成軒在瓊樓畫舫喝素酒。

  那酒友是京城老紈绔,原先跟時成軒總混在一塊玩。后來時成軒被女兒送去甘州,再回來時,那酒友就有了新的玩伴。

  加之時云起管得嚴,不許父親出去喝花酒,說頂多喝素的,不然要攆他出府。

  時成軒怕被攆,出去不敢喝花酒。久而久之,那酒友就不樂意喊他了。

  如今聽說時成軒榮升國公爺的爹,酒友又熱絡起來,還特意強調,今日出去隨他時成軒,只喝素的。

  可時成軒暴拒了,“不去,不去不去不去!我能是他想請就請的人?哼!”

  往日愛搭不理,如今你高攀不起。我現在可是國公爺的爹,豈能跟你這樣喝花酒的浪蕩子混在一塊?

  他時成軒現在不一樣了!他決定…刻苦讀書,考取功名。

  他就不信了。兒子女兒賊精…不,聰明成那樣,他能差哪兒去?

  他聰明的血脈要覺醒了!擋都擋不住!

  時成軒首日懸梁刺股,聞雞蘇醒,板正坐在案桌前,然后…香甜睡著了。

  常五默默給主子披了個薄被。他對主子要求不高,覺得能天不亮就從床上坐起來,就很有進步了。

  時成軒趴在案桌前睡到了日上三竿,怒了,“常五,為何不叫醒我?你知你多耽誤我事兒嗎?”

  常五無奈,“那明日小的叫醒您?”

  “必須叫醒啊!”不叫醒怎么讀書?不讀書怎么考功名?

  時成軒半上午時吃了一碗粥,邊吃邊點頭,困的!又睡了過去,直睡到了黃昏天黑。

  常五又被罵一頓。

  常五有苦難言,“主子,小的叫您了,可您不醒。”

  “合著都怪我咯?”時成軒懶得理他,背著手出了院子。

  府里好生熱鬧。

  建安侯府的朱漆門檻,這幾日生生被賀喜的官靴磨去了半寸紅漆。

  上門道賀的賓客絡繹不絕,賀禮堆積如山,足足塞滿了三間庫房。府中管事忙得腳不沾地,禮單上的名字看得人眼花繚亂。

  “和國公府”四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取代了昔日的“建安侯府”匾額。

  時成軒背著手,站在匾額之下,頗有種志得意滿之感。

  然而時云起興致不高。母親失蹤,至今未有音訊,在他心頭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蔭翳。

  時家族人個個喜形于色,逢人便夸耀祖上榮光。他們時家祖上也出過國公爺,那都是只能寫在家譜中的老黃歷。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時云起能在這個年紀獲封國公,多半是托了那位和離出府的二房夫人——未來的太上皇后唐楚君的福。

  皇上這是要給唐楚君的兒女抬身份呢!

  更耐人尋味的是,眾人漸漸發現一個規律:凡是從云起書院出來的學子,竟都平步青云,得了圣眷。

  單說顧柏年從漠州調回京城,由正四品漠州知府,入了中書省任正四品中書舍人。

  雖然品級沒變,但是從地方到中央,卻不知是多少官員熬白了頭發也跨不過的天塹。

  曾經的狀元郎肖長樂與顧柏年境遇相似,外放幾年回京,一躍而升為正四品的中書侍郎。

  另一位陸桑榆,除了是正四品刑部侍郎,還兼著北宣部要職。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們三人竟獲準參與編修《北翼會典》。這等殊榮,連許多二品大員都求之不得。

  那一屆的狀元榜眼探花齊聚,皆為朝堂棟梁,京城新貴。

  眾人都知,昭武帝愛才。

  太上皇已多日不上朝,許是在忙大婚事宜…

  本類推薦:

  地圖導航:

飛翔鳥中文    第一鳳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