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12章 道貌岸然

  搜索留言:

  第2912章道貌岸然第2912章道貌岸然→:八三看書83ks,吞天圣帝!

  “安平郡主來了!”

  “見過安平郡主!”

  君無邪和秦可清他們一到廣場附近,人群沸騰,皆眼神熾熱,主動讓出一條道路,容他們同行。

  皇城的百姓們看秦可清的眼神充滿了尊敬。

  秦王府在他們心里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秦王在他們心里,幾乎成為了精神象征。

  秦可清作為秦王的女兒,自然也被人們另眼相待。

  “大家不必如此,免禮。”

  秦可清不太習慣如此場面,百姓們太熱情了。

  這種熱情讓她有些無所適從。

  百姓們對自己越是熱情,眼神里面越是透著尊敬,她心里越是覺得自己很差勁。

  如果不是君神到來,此番與梁皇斗,最終必然會兩敗俱傷,到時候秦王府會更加的被動。

  父王的處境也會因此而變得更糟糕,可以預見,往后的歲月,秦王府很難再守好江山黎民,很難再守護皇朝眾生的安穩生活。

  秦王府的榮耀,何嘗不是重擔,不是一種枷鎖?

  在某些時刻,她甚至會有窒息感。

  榮耀帶來責任太大了,令她有些不能呼吸。

  她想過要做得更好,可是在如此環境下,根本沒有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秦王府在梁皇的意志下,自身都很難保全,又能為他人做些什么呢?

  場中,三國使臣已經到了,此時正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丞相與皇子正在接待,給予三國使臣極高的待遇。

  雖然長久與這些皇朝交戰,但敵國來使既然到了皇城,怎么也得展現皇朝風范,這是禮儀的問題。

  就算只是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

  何況梁皇等人本就與三國有勾結,只因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秦王。

  “安平見過丞相、國公、皇子殿下、諸位大臣。”

  秦可清上前行禮。

  “郡主多禮了,聽聞郡主有些時日未出府,近來可好啊。”

  丞相笑容溫和,甚至帶著點慈祥,怎么看都像是個平易近人的長者。

  “是啊,秦王常年在邊疆作戰,不辭勞苦為皇朝奉獻,我等眾臣都很感動秦王為大梁的付出。

  郡主獨自在皇城,若有什么需要,盡管讓人知會一聲,只要我們力所能及之事,必不會推辭。”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表達善意,可有幾人真心,卻是難說。

  “秦王府謝諸位大人的好意。”

  秦可清客氣地道謝。

  這樣的場合,對方要做戲,她自然也只能配合。

  畢竟數十上百萬雙眼睛看著呢。

  “有些時日不見了,郡主越發風采照人了。”

  二皇子上前幾步,看秦可清的時候,眼里有著幾分迷醉之色。

  他并非裝作如此,是真的驚艷于秦可清的傾世仙顏。

  各大皇朝之間,誰人不知大梁秦王府的安平郡主人間絕色,其美貌勝過渝州其他皇朝的所有女子。

  “郡主,這邊請。”

  二皇子非常有風度地為秦可清引路,將她帶到座位前。

  “有勞二皇子殿下了。”

  秦可清微微點頭,隨后便與君無邪并肩在位置上坐了下來。

  整個過程,群臣與眾皇子的注意力似乎都在秦可清的身上,未曾關注過她身邊的君無邪,頂多只是略微看了兩眼。

  當然,并非他們不在意,而是故意裝作忽視他的存在。

  盡管他們知道安平郡主身邊的青年便是縉云親傳元初。

  頂級道統親傳這樣的身份,在大梁而言,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可偏偏這個元初鐵了心要幫秦王府,還挑釁與羞辱皇長子,站在皇室的對立面。

  眾臣身為大梁臣子,自然是要站在皇室這邊。

  不止他們,就連三國使臣亦是如此,看君無邪的眼神非常的輕慢。

  他們每個人都是故意的。

  若是換做其他人,面對此等情況,或許會感到自己被拍擊,會有尷尬的感覺。

  可是君無邪并不會。

  因為他根本不在意這些人。

  在他眼里,在場的大臣與皇子,還有那三國使臣,跟路人甲沒有什么區別。

  也就是李二狗,王二牛之類的。

  整個過程,君無邪也未曾多看他們一眼。

  只是在來時掃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他在秦可清身旁坐下之后,便自顧自端起坐上的茶水,品起茶來。

  仿佛所有人在他眼里就像是空氣似的。

  看到他這副姿態,眾臣與皇子們心里十分不爽,但奈何對方是縉云親傳,的確有資格這般。

  廣場附近的人們就不一樣了。

  人們紛紛議論,交頭接耳。

  與安平郡主同行的男子是誰?

  不僅同行,還與郡主同坐,挨得如此之近。

  這么多年來,可未曾見過郡主與哪個男子走得近。

  那人到底什么身份,能得郡主如此青睞。

  看面孔十分面生,應該不是大梁的青年俊杰。

  莫非是外地來的青年天驕不成?

  可是其他地方來的青年天驕,怎會來參加今日這等重要的場合?

  要知道,梁皇面見三國使臣,這是大梁皇朝內部之事,外人怎能參與進來,還與眾皇子、大臣坐在一起。

  人們心里越發好奇,那青年到底是誰,有何來頭?

  “陛下到,眾臣恭迎圣駕!”

  一個宦官入場,陰柔尖細的聲音響徹此地。

  眾人就看到,一個身穿黃袍的中年人踏著四方步來到了搭建的高臺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以及前來看熱鬧的大梁子民,齊齊跪地山呼。

  秦可清站起來,對著高臺上的梁皇躬身行禮,唯有君無邪端坐,未曾有絲毫反應,只是略微看了梁皇一眼。

  三國使臣未跪,卻也躬身行禮。

  他們是外臣,無需行跪拜之禮。

  “平身。”

  梁皇龍袍衣角一掀,端坐在龍椅之上,皇者威嚴盡顯。

  “謝吾皇!”

  眾臣整齊一劃,從地上站起。

  “大燕、大真、北莽,不知你們三國使團來我大梁所謂何事?”

  梁皇明知故問,一副不知道他們來此做什么的表情。

  “梁皇陛下,我們此來,一是加強彼此的交流,二是前來向梁皇陛下提親。”

  大真使臣率先開口。

  “提親?”梁皇眼睛微瞇,“世人皆知,你大真與我大梁刀兵已久,此次卻突然說要提親,不覺得唐突嗎?”

  “梁皇陛下,我們大真此番帶著誠意而來。

  我大真皇子心儀貴皇朝安平郡主已久,一片真心,日月可鑒。

  至于兩國交戰之事,我大真皇主說了,皇朝長久陷于戰事,雙方將士傷亡慘重,也苦了皇朝百姓。”

  “陛下,臣覺得此事不妥!”

  丞相站了出來,道:“陛下,秦王乃國之柱石,其女安平郡主怎能與敵國皇子和親!”

  “臣附議!”

  國公亦站了出來,支持丞相觀點,“秦王勞苦功高,為我大梁舍生忘死守國門,我們怎能將安平郡主送去敵國和親?”

  “臣等附議!”

  一眾大臣,清一色表示反對。

  “唔,眾卿所言有理,朕不能寒了秦王之心。”梁皇點頭,采納了群臣的諫言,看向大真使臣,“此事,朕不能答應。

  你也聽到了,眾臣亦不答應。

  秦王是我大梁國之柱石,秦王的獨女怎能成為和親人選?

  再者,安平郡主的郡主的婚姻大事,當由她自己做主,朕不可強求。”

  廣場附近,人們本來緊張的心情,在聽到梁皇拒絕時,松了下來。

  大真皇室當真是癡心妄想,竟然想要讓安平郡主和親,嫁給他們的皇子!

  豈有此理!

  幸好皇上沒有答應。

  都說秦王功高蓋主令皇上忌憚。

  可今日看來,皇上心胸廣闊,一心維護秦王府,并不像傳說的那樣。

  朝堂之上眾臣亦是如此,今日都向著秦王府說話。

  眾臣與秦王不合,看來也是謠言。

  君無邪則一邊喝著茶水,一邊靜靜看著梁皇等人表演。

  不得不說,他們在這里一唱一和,有板有眼的,演得還挺像。

  “非也,若梁皇陛下答應這門親事,我大真與大梁便是姻親關系,戰事并非不可緩,亦菲不可談。

  此乃為兩國長久之計。

  還請梁皇陛下體恤兩國千億百姓與千萬將士。

  交戰這么多年,多少將士血染疆場。

  戰爭耗費巨資,嚴重消耗我們兩國的財政。

  財政從何而來,來自于百姓稅賦。

  若戰事平息,便可削減稅賦,減輕百姓生活壓力,藏富于民,讓兩國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大真使臣,你休要…”

  “大梁丞相,國公,我有說錯嗎?”

  大真使臣打斷了丞相與國公的話,質問道:“戰事平息,是否可以減少財政支出?

  皇朝財政壓力大幅度減弱,是否可以減輕稅賦,讓百姓過得更好些?

  兩位大人身居高位,當真不食人間煙火嗎?

  難道丞相與國公大人,不想看到貴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成?”

  “你休要血口噴人!”

  丞相和國公對大真使臣怒目而視。

  “還請兩位大人正面反駁。

  你們就說我剛才說的話對與不對?

  在場有你們大梁百萬子民聽著,他們的心里自有一桿秤。”

  “這…”

  丞相與國公一副不知道如何反駁的表情。

  “大真使臣此話,卻是無法反駁,但和親之事…”

  有其他大臣開口了,但關于和親之事,他卻并沒有給出什么意見。

  “梁皇沉默了。”

  他思量了片刻,似乎也難以抉擇,不由向秦可清投來目光,“郡主,此事,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雖然朕并不認可和親之事,但大真使者有一點沒有說錯。

  戰爭對財政的消耗是巨大的,而財政來自于百姓上交的稅賦。

  若是可以止戰,我大梁子民便可過上比現在好上許多的生活。

  身為皇朝之主,朕心系百姓,對這點無可辯駁。

  當然,朕并不是逼你什么,你的婚姻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你的父王為大梁已經付出得夠多了,郡主你可不用為了大梁百姓而犧牲自己的幸福,無論你做什么決定,朕都支持你!”

  聽著梁皇的話,君無邪和秦可清心里都不由冷笑了一聲。

  當著皇城子民的面,梁皇可真會演,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仁厚的明君。

  實則用大真使者拋出的論調來對她進行道德與榮譽綁架,令她無法當眾拒絕。

  表面道貌岸然,實際內心陰險卑鄙。

  “郡主,你不用為難,你若不愿,直接說出來便是,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丞相與國公這般說道,其他大臣紛紛附和。

飛翔鳥中文    吞天圣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