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道揚鑣

  第一百七十九章分道揚鑣第一百七十九章分道揚鑣←→:、、、、、、、、、、

  在周國絕大多數的凡人百姓眼里,三個月前的那一場動亂,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是皇帝老兒換了一個人做而已。

  唯一的好處就是,隨著新帝登基,雖然沒大赦天下,但也做了免稅和平糧價的舉措。

  這足夠讓周國百姓對這位新帝充滿好感,并真心的崇敬。

  沒錯,距離秦王登基,已經過了三個多月。

  現在,該稱秦王為天子了。

  朝堂之上,也隨著新帝登基而暗流涌動。

  五十歲的皇帝,在壯年的尾巴,卻有一位十二歲的宰相。

  雖說這位少年宰相能力之強,堪稱武侯在世,但也正是因此,難免讓諸多大臣心頭揣揣。

  而且,新天子沒有兒子,只有一位女兒,可即便是這位女兒,在天子登基的時候都沒有出現。

  于是乎,一道道請皇帝選妃的折子,雪花一般的飛進了太極殿。

  天子雖說覺得有些突兀,但也確實該認真考慮這件事,畢竟,天子無嗣,法統不穩,這是常理。

  最后在宰相的建議下,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只在京都選妃,三人。

  一時間,所有的朱紫大臣,公侯貴胄,都在默默的準備著。

  不過這些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動,跟姜臨的關系不大。

  上清觀內。

  十月的天氣已經不能說是涼爽,而是逐漸的起了冷意。

  雖說修行者寒暑無礙,但姜臨還是披上了那件黑色的大氅。

  站在老君殿前的臺階上,姜臨抬頭看著廣場邊緣那葉子已經有些枯黃的柳樹。

  柳者,柔也,本身無形,風何形,柳便何形。

  暗合老子無為之道,放在這里,算是相得益彰。

  姜臨靜靜的看著。

  “嘰嘰?”

  肩頭之上,小青鸞梳理著羽毛,時不時的抬頭叫一聲。

  叫聲沒有什么意義,就是單純的哼唧。

  小家伙很享受這難得的清靜。

  因為劉云秀,妙清和周柔,這幾個月都忙著煉丹,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別的。

  劉云秀做主導,妙清打邊鼓,而周柔雖沒有修為在身,但心思細,做查漏補缺的活。

  三女加在一塊,雖說只有短短三個月,但還真讓她們搞出了一些火候。

  姜臨抬起手,看著手中那一枚花生米大小的金丹。

  雖然依舊有些坑洼,但相比當初閨閣之上的丹藥,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上清觀祖傳的丹爐,輕易也不會炸。

  “咯嘣咯嘣…”

  姜臨把金丹扔進口中,嚼豆子一般吃著。

  不愧是老君傳下的丹法,下限之高,簡直無與倫比。

  即便是在三個毫無經驗的小女娃娃手里,煉出來的丹藥,也僅有那么一絲絲細微的丹毒。

  這點丹毒,對于姜臨來說,不過是一番打坐就能祛除的東西而已。

  剩下的,都是大補之物。

  可以說,這三個月來,三女煉制的絕大多數金丹,都進了姜臨的嘴巴。

  姜臨的虧空實在是有些厲害,三個月前那一場變動,姜臨是真的拼了命去打的。

  如今,三個月的時間,在上清觀大量寶藥的耗費,以及三女不遺余力的“后勤產出”之下,除了本源還有一定的缺損之外,其他的已經完全恢復了過來。

  但卻沒有所謂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修行也是要講基本法的,若是每次都能夠破而后立,那就不是修行者,而是賽亞人。

  “姜道友。”

  這時,一位中年道人走了過來,手中拿著一封封皮呈金色的信件。

  “天子來信,給長公主殿下的。”

  道人說著,將那信件遞給了姜臨,說道:“丹方重地,貧道不便進出,煩請道友轉交了。”

  “勞煩李道兄,交給貧道就是。”

  姜臨點點頭,接過了那信件。

  目送中年道人離開之后,姜臨轉身走進了老君殿,對著老君爺爺的塑像三拜奉香之后,姜臨腳下一拐,便進了老君殿的后堂。

  在這里,剛剛一進來,就感覺到了濃濃的火氣和燥氣。

  很顯然,丹房的那三位,又開爐了。

  丹房之內。

  丈高的青銅丹爐前,劉云秀盤膝而坐,一道道的法訣不間斷的打出,落在那丹爐之上。

  “文火。”

  劉云秀看了一眼丹爐內的情況,撒出三株靈須草。

  一旁負責催火的妙清聞言,立刻減弱法力灌注,丹爐內的火焰緩緩的縮小。

  而在二人稍遠一些的地方,周柔捧著一個小本子,時不時的校對一下。

  雖然火力減弱了許多,但丹房之內依舊燥熱。

  妙清還好,到底是道行深一些,已經有了寒暑不侵的修為。

  可劉云秀和周柔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尤其是身為純粹凡人的周柔,衣衫非常的單薄。

  她背對著姜臨,隱約之間,在那火光映襯之下,姜臨能夠看到輕紗之下,腰背之上的一線艷紅。

  “咳咳。”

  姜臨只一眼,便收回了目光,輕咳一聲。

  聞聽動靜,劉云秀和妙清沒有動作,周柔則收起了小本子,下意識的轉身。

  待看到姜臨之后,她臉上本就被火光暖出的緋紅,似乎更加的濃郁了三分。

  “道長。”

  周柔福身行禮,問道:“道長怎么來了?”

  “皇宮來信。”

  姜臨揚了揚手中的信件,讓周柔眼睛一亮。

  “來的正好。”

  她翻了一下手里的小本子,說道:“這一門陽龍丹,若是能借一道天子氣機融入爐中,丹成之時,還能多出三分氣象。”

  說著,周柔接過那信件,看也不看,便隨手扔進了丹爐之內。

  不過霎時間,火舌席卷,信件化作飛灰。

  一道淡薄無比的天子氣機,緩緩的融入正在翻騰的丹液之中,讓那原本淡金色的丹液,厚重了三分。

  姜臨看到奇怪,問道:“不看看寫的什么?”

  “有什么好看的?”

  周柔滿不在乎的說道:“八成是與我解釋他為什么納妃,或許還夾著一些催我去皇宮的意思。”

  都說知子莫如父,現在卻是知父莫如女。

  看來雖然成了天子,秦王那女兒奴的本質也沒有變化。

  姜臨笑著搖搖頭,沒有再打擾三人,轉身離開了丹房。

  重新回到老君殿的正堂,姜臨盤膝在了老君爺爺的神像前,開始今天的打坐。

  不過,他并沒有在此修行天蓬法或者北帝法。

  在人家老君爺爺的地盤,修北極法門,多少有點不尊重的意思。

  所以姜臨只是調息,通過入定,來安穩陽神,以陽神本身的先天純陽,來填補本源缺損。

  這注定了是一個水磨功夫。

  姜臨所修的法門,歸根結底,是內丹法的底子,以觀想法為輔。

  內丹法的核心要義,歸根結底只有一條。

  人身之內有大藥,外面采取枉徒勞。

  采人體大藥,溫養本源,反哺自身,輔以觀想之法,進一步的強壯靈臺。

  這一套流程,已經刻在了姜臨的骨子里,就算不行真法,不過經脈,陽神也能夠自發的運轉。

  這一打坐,就是半天時光。

  時間到了中午,后堂突然傳來了動靜。

  姜臨睜開眼睛,只見三女興高采烈的走出來,三張各有千秋的俏臉上,都帶著成就感十足的笑容。

  “道兄,張嘴。”

  妙清嘿嘿笑著,摸出一個小葫蘆,倒出一枚渾圓的丹藥,看也不看的抬手一扔。

  姜臨無奈眨眨眼,抬手接過,沒有猶豫,直接塞進了口中。

  ‘轟!’

  磅礴的純陽藥力仿佛蒼龍一般,在姜臨的體內炸開,一道道的藥力在丹田之內化作純陽之氣,順著姜臨的經脈運行流轉。

  最后,被陽神調動,開始逐漸的填補缺損的本源。

  “陽龍丹,乃是一門純陽大藥,最是適合道長現在的情況。”

  周柔在一旁輕聲說著。

  “多謝諸位。”

  姜臨陳懇的道謝,站起身來,內視自身,說道:“如此一來,約莫再有三四日的功夫,就能夠完全恢復。”

  同時,姜臨心里也在感嘆。

  若是沒有這三位的后勤支援,他這堪稱道傷的缺損,沒有一兩年的功夫完全不可能恢復。

  這還是建立在姜臨每天都要調息打坐的情況下。

  可現在,上清觀寶藥不遺余力的支持,三女不間斷的煉制老君親傳的金丹。

  不過三月時間,就已經恢復了九成九。

  “看來我們可以休息了。”

  劉云秀笑瞇瞇的眨眼,突然看向姜臨,問道:“傷勢恢復,京都之事也塵埃落定,道長接下來做何打算?”

  聞言,妙清和周柔都愣了一下。

  她們都知道,姜臨不會長久的留在京都,但誰也沒有主動去說。

  沒想到,最后居然是劉云秀主動打開了話題。

  姜臨聞言,笑道:“十月份了,以貧道如今的腳力,回杭州也不費多大的事情。”

  “接下來,貧道想回杭州,去侍奉道觀。”

  說著,姜臨有些慚愧的說道:“一觀住持,離家許久,實在是失職。”

  聞言,三女神色各異。

  妙清倒是無所謂,她本就是灑脫性子,這一次出山也是為了游歷,也沒有什么離別惆悵之意。

  她笑道:“既然如此,恐怕貧道也要分道揚鑣了。”

  “貧道這一番歷練,還沒有結束,從京都北上,還有大片的好風景哩。”

  姜臨笑著點點頭。

  周柔沒有說話,只是低垂著眸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倒是一向活躍的劉云秀,這次也沒有說什么,一雙大眼睛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周柔。

  “道長何時出發?”

  “宜早不宜遲,今日修整一夜,明日出發。”

  當晚,上清觀客房之內。

  姜臨盤膝而坐,緩緩的睜開眼睛。

  陽龍丹的藥力之澎湃,出乎姜臨的意料,他的本源缺損,不過半天的功夫,幾乎就已經完全恢復,剩下的那一點,已經幾不可察。

  小作坊用料就是猛啊。

  姜臨感慨著眨眨眼,探手入懷,摸出了一卷畫軸。

  這畫軸,是三個月前,老頭子給他的。

  說起老頭子,在把這畫軸給了姜臨之后,就再次消失,姜臨也不知道對方去了哪里。

  不過姜臨也不是很在意,知道老頭子還活著,而且貌似活的很好,就已經夠了。

  而且,老頭子明顯不簡單,姜臨是一點也不擔心。

  心里想著,姜臨翻開了手中的畫軸。

  這老頭子口中,自己應得之物。

  關于這一點,姜臨也有所猜測,三個月前的最后,皇帝死在了劉雨薇的手中…

  姜凈所說的機緣,恐怕就是這個。

  姜臨沒有想太多,第一次翻開了畫軸。

  雖然不知道這里面到底是什么,但既然是老頭子珍而重之給出的東西,姜臨也不敢怠慢,一直等到現在,自己的狀態幾乎完全恢復的時候,才去打開。

  ‘刷拉…’

  畫軸被扯開,順滑無比。

  姜臨的目光落在了畫卷之上。

  這畫卷并不大,畫軸不過一尺半長,而徹底展開之后,畫面約莫一臂長短。

  其上,是大片的漆黑。

  沒錯,這畫卷并非是以白為底色,而是以黑為底色。

  漆黑的畫卷之上,僅有九顆閃著銀白光輝的小點。

  那九顆星點的布局,姜臨簡直不要太熟悉。

  北斗七星,加上兩顆隱星,也就是左輔右弼。

  這是一副完整的北斗星圖。

  而顯然,這星圖并沒有這么簡單。

  姜臨嘗試著灌注神識進去。

  ‘嗡…’

  星辰之光閃耀了一瞬。

  姜臨的神思也沉浸了進去。

  時間緩緩流逝。

  等到姜臨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一早。

  “呼…”

  姜臨吐出一口長氣,氣若匹鏈一般,足足三尺有余,方才散去。

  他只感覺神思前所未有的清晰,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充盈到了極點。

  姜臨低頭看向手中的北斗星圖,眸子里帶著掩飾不住的驚訝。

  “居然是這樣的寶貝…”

  姜臨珍而重之的收起北斗星圖,貼身放好。

  現在還不是進一步研究這東西的時候。

  姜臨站起身來,離開了客房。

  本想著去找微元道長告別,但尋摸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微元師叔的蹤跡。

  姜臨也沒有較真,與監院道兄說了一聲之后,便離開了上清觀。

  青石路上,妙清早早的就在等待。

  女冠穿一身簡單無比的短打道袍,長發扎成馬尾辮。

  “道兄,跟你道別之后,我便要繼續去歷練了。”

  妙清見了姜臨,笑著擺擺手。

  “好。”

  姜臨說道:“你有我的傳訊符,若是遇到什么事,莫要與我客氣。”

  “放心吧。”

  妙清笑嘻嘻的點點頭。

  姜臨環顧四周,疑惑的問道:“劉居士和殿下呢?”

  “她們兩個早些時候進宮去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妙清撓撓頭,眼神突然有些躲閃。

  這三個丫頭要瞞著自己搞事。

  姜臨一眼就看了出來,妙清屬實不是能藏住事情的性子。

  不過,姜臨也不在意,只是點點頭。

  “此處北上,山高路遠,道友珍重。”

  聞言,妙清也正色拱手。

  “道兄珍重。”

  青石路上,竹林之間。

  二人拱手道別,一往北,一走南。←→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道友們請自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