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2章 凱旋慶典

  :yingsx第332章凱旋慶典第332章凱旋慶典←→:

  讓沈冬素覺得很無聊的是,她不想管長安送來的美人,那些美人卻不打算放過她。

  據月見說,自從把她們帶到流民辦,將幽州律告知,她們沒有一個屈服的,拿著太后懿旨叫囂。

  不讓她們進凌王府,是凌王妃善妒。不尊太后旨意,是為不孝。大道理說起來一套一套的。

  沈冬素就想不通了,你們這么能說會道,為什么非要給男人做妾?

  這些長安來的貴女,比北境的貴女更難纏,她們高高在上慣了。

  還有一種,我是從京城來的大家閨秀,還有太后懿旨,凌王妃只是一個農女,應該她巴結我們才對的心理。

  月見很生氣,按她的脾氣,全給押回長安,或是扔到苦役隊不管她們的死活算了。

  沈冬素知道,長安那邊都盯著呢,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真鬧的太難堪,后續皇上下圣旨,就更麻煩了。

  她想想問:“陳星耀最近在做什么?”

  月見一愣,說這些女瘋子呢,王妃怎么提那個蠢貨?

  “他真的很認真地在做基礎工分,甚至為了盡快入幽州籍,愿意開荒入農戶。”

  “呃,聽陳落雪說他有私下求過龐先生,讓他考入萬書閣,這樣一來就能直接入戶籍。龐先生給了他一張考卷,他沒考通過。”

  沈冬素失笑,也就是說龐先生委婉地拒絕了。

  “他沒想參軍嗎?”

  “去了,報了海軍,被沈大人刷下來了。”

  沈冬素被逗笑了,堂堂欽差大人,來到幽州就成了文不成武不就,只能靠做基礎工分掙戶籍。

  “他就那么不想回長安?”

  月見一撇嘴:“他說如果這樣回去,肯定會被他爹打死。”

  沈冬素好笑地道:“他但凡多留個心意,提前跟我說一聲這些貴女的事,這一趟我也算他將功贖罪。”

  “偏偏他往幽州傳了幾回旨,沒一次事情辦的讓人滿意!”

  “跟他說,本王妃再給他一個任務,把這群貴女給我管好,想回長安的我送她回長安,想留在幽州城的,就得按幽州律來。”

  “事成之后,我不光讓他入幽州戶籍,還給他封官。”

  封官的事老早就說了,但就像前話,這個人辦事總讓人不滿意,他現在不敢提,沈冬素也不想封,就拖延下來了。

  有陳星耀接管了這些貴女,她們確實安分了幾天,主要是她們覺得陳星耀是站在她們這邊的。

  畢竟比起農女王妃,陳家做為士族之首,當然會幫她們了。

  這個局面再度被打破,是凌墨蕭去了一趟流民營,其實他是和幾個武將,去走一遍大軍凱旋游城道路。

  因為冬素說要讓這些北征的將士,游遍全城,給予他們最高的榮譽,以彌補沒有回長安面圣的遺憾。

  當然,凌墨蕭覺得沒有人認為這是遺憾,像他一樣,將士們也不想去長安。

  但冬素就是覺得有點愧對將士們,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一日觀盡長安花,御前封賞,都是畢生追求的榮譽。

  雖然去不了長安,在幽州她也要用最高規格的禮儀,對迎接這些將士。

  接著說凌王路過流民辦,想著自己兩年未在幽州,既然來了,自然要進去看一看。

  并且流民區大變樣,由之前的臨時營地一般,變成現在整整八條街區,官方機構大廳,比過去的縣衙還要大。

  親衛提前一步通知凌王要來,官員們全都動了起來,通知下去,最起碼街道要清掃,公用廁所打掃干凈。

  但這話傳到那些貴女耳中,她們聽來就是“凌王親自來接她們去王府了”!

  凌王妃不遵懿旨,將她們拘在這鬼地方,她們投訴無門,幸好,凌王來了!

  只要王爺看我們一眼,還不信王爺能忍住不納我們?

  那農女出身低賤,又在這邊關風吹日曬這么多年,又生了孩子,即將之前還算美貌,現在也是老女人一個了。

  貴女們爭先恐后地化妝梳頭,換上最美的衣裳,雖然沒有婢女和嬤嬤,全得自己動手,著實一陣手忙腳亂。

  陳星耀很是無力地勸她們,不要冒失出去見凌王,凌王不是來接她們的。

  想在幽州站穩腳,得聽凌王妃的啊!

  貴女們當然不信!她們在長安學到的那套生存法則,跟幽州城格格不入。可她們并不覺得自己有錯,明明是凌王妃任性妄為!

  且看這天下,別說是一個親王,但凡有點身份地位的男子,哪個不是三妻四妾!

  就她心胸狹窄,之前送上門的北境貴女,她不讓王爺收,現在連太后懿旨都不遵。

  凌墨蕭在流民辦官員的陪同下,游覽新建的流民街區,聽說擴城之后,流民區要搬遷到外城,這一片到時候會改建成學區。

  王妃好像早有此打算,所以流民區的道路修的極寬大,房屋也全是兩層的樓房,整齊有序。

  公用設施,如大館堂、公用廁所、公用浴池、福利公社、街心公園等等,都建得很好。一掃早期流民區仄逼、臟亂的情形。

  福利公社是早期民兵商鋪改的,現在已經是正式機構,專門用于流民用公分兌換商品。

  同時收購流民制作的小手工品,價格低㾾,是幽州給底層流民最大的福利之一。

  凌墨蕭正看的入神,心中不斷贊著自家娘子,對幽州的掌控真是面面俱到啊!

  就在這時,一條巷子里突然沖出幾個妝容精致,衣飾精美的女子,她們或是嬌羞微笑,或是淚光點點,或是滿臉委屈地喚著:

  “王爺!您終于來接妾身了。”

  親衛瞬間拔刀上前,只當是刺客來襲。有了之前施姑姑行刺后,躲進流民區,親衛對流民區就格外敏感。

  幸好陳星耀跑得快,飛奔到前面大喊:“別動手,誤會,誤會啊!”

  那些貴女早就癱坐在地上,親衛拔刀那一瞬間,殺氣不加掩飾,但凡她們再往凌王身邊湊一步,那刀絕對會落到她們脖子上。

  有膽小的,已經躺在地上打擺子了。

  看到陳星耀,凌墨蕭眼眸微瞇,怒道:“怎么回事?你支使這些女子做什么?”

  陳星耀:…

  我冤啊!

  等聽陳星耀說完原委后,凌墨蕭冷笑一聲,問那個跑得最近,穿的最華麗的女子:“太后懿旨在哪?”

  那華麗女忙戰戰兢兢地從袖中抽出:“王,王爺請看,妾身,正是太后賜給您的側妃,盧氏。”

  凌墨蕭眉梢一挑,盧氏?盧家還沒死色嗎?太后為了娘家崛起,也是煞費苦心啊!

  他接過懿旨,卻沒打開,而是往空中一拋,隨即抽出沈冬素送他的鋼刀,刷刷幾下,懿旨變成點點雪花,灑落到貴女們的身上。

  隨即凌墨蕭冷聲道:“太后念王妃誕下龍鳳胎辛苦,特賜爾等為婢,伺候王妃。”

  “王妃心善,不忍爾等入奴籍,特令爾等在此攢工分入戶籍,爾等卻不知感恩,還敢生事!”

  “今日本王便當面問你們一句,是刺青入奴籍,還是本本分分掙工分入戶籍?”

  貴女們臉色慘白,心驚膽戰,沒想到看到凌王,不光沒讓情況變好,反而更壞了。

  做不了側妃,懿旨沒了,還要被刺青入奴籍?

  那盧氏頓時瘋狂大叫道:“我要回長安!我要面圣!凌王當街毀懿旨,為是不孝!”

  凌墨蕭手一動,一親衛上前,捏著那盧氏的下巴,咔嚓一聲,下巴脫臼,她嗚嗚叫著說不出話來。

  “你當本王的幽州是什么地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嗎?”

  “你們既被太后賜給王妃為奴,那生死都在王妃手中。”

  陳星耀忙上前求情:“王爺息怒,是她們初來幽州,不知規矩。且容下官再教導一段時日,再去伺候王妃。”

  凌墨蕭冷哼一聲:“不必!如此不識規矩,憑你也難教好。全部打到外城開荒隊,陳大人也一起去。”

  “膽敢再犯,全部處死!”

  陳星耀:…我倒了八輩子血霉,遇到你們這兩個黑心兩口子!

  凌王妃不把我當官,凌王是直接不把我當人!

  這事是月見告訴沈冬素的,同時向沈冬素請罪,沒將這些貴女安置好,惹怒王爺。

  沈冬素笑問:“真去城外開荒了?”

  “是的,陳大人親自帶隊。其實她們若能像陳落雪一般,安分一些,在幽州不是找不到容身之地。”

  沈冬素嘆道:“陳落雪和謝清芷她們,不也是吃了幾次虧才醒悟。且看這些長安貴女會不會醒悟?”

  她擔心的是凌墨蕭當街毀懿旨,不知道傳回長安,太后會不會發瘋?

  不過她覺得,長安那邊肯定在等著看一年后,凌王打不下高麗,回長安請罪。

  所以這一年,凌王干什么出格的事,在他們看來,都是無能咆哮,困獸之斗,所以皇上應該不會追究這種小事。

  當然,他若真追究,親自下圣旨給凌墨蕭賜側妃,那咱就收著啊!

  來了全送去開荒放羊,貴女來可不是來一個人,一來就是一群,家丁、護衛、婢女啥的,在幽州全是人才。

  沈冬素特地留陳星耀和那些貴女在城中幾天,她要讓他們參加迎接北征將士的大典。

  大典的前一日,凌王出城和將士們一起在城外扎營,明日他會親自帶隊,全軍回城。

  前一天還是大雪紛飛,沒想到翌日不光放晴,還出了太陽,百姓都說,是天公作美,感念將士們的不容易。

  這一天全城放假,連城外百姓都舉著自已鎮子的旗子或橫幅,以鎮為隊伍,站在街道兩旁。

  沈冬素特安排軍屬站在最前面,還安排了一支軍屬孩童送花。

  脫去沾血的鐵甲,從自己孩子手中接過明艷的鮮花。

  孩子從父親身上看到信仰和榮譽,會滿懷驕傲地告訴所有人,這個英雄,是我的父親。

  而浴血歸來的父親,會從孩子身上看到希望和未來。

  他遠征的時候,他的家人都很好,他的孩子在讀書習武,吃得飽穿得暖,長得壯實。

  幽州城,是能給他榮譽的地方,是家人能安心生活的地方。

  他們兩年征戰,守護的是自己的家園。

  因為很多士兵早先都是流民,沈冬素覺得這些儀式,能讓他們對幽州這座城市,更有歸屬感。

  她打造了數萬枚純金、純銀或銅的功勛章,凡是歸來的將士,全部有勛章。

  而戰死沙場的將士,同樣有獎章授予家人。

  沒有家人的,則刻在武廟中,受幽州百姓供奉香火。

  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會流芳千古,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北城門外,留守幽州的士兵,吹響秦王破陣曲,在戰歌之中,凌墨蕭和一眾將領,身著銀甲騎在戰馬之上。

  緩緩進入北城門,后面緊跟著的是舉著軍旗的大部隊。

  沒有一個人落下,哪怕是火頭兵,也隨隊伍進城。

  并不像是長安那邊,只有將軍和一些將士能進城,大部份軍隊則留駐城外。

  圍觀的百姓之中,有看到家人的,皆歡喜落淚,激動不已地朝人群中喊著。

  對身邊的人大聲道:“那是我兒子!快看啊,那是我兒子!”

  “那個騎紅馬的是我哥哥!我哥哥離城是步兵,現在是騎兵了呢!”

  走在中間的是傷兵,有少條腿拐著拐杖的,有斷了一手的,有瞎了眼的,有缺了耳朵的。

  但他們都挺直了腰背,一點也沒掉隊。

  本來將軍是不建議他們參加慶典的,但凌王說,只要將士們能走,愿意參加慶典,便加入隊伍。

  看到他們,百姓們歡呼之中,夾雜著眼淚。可是能回來就好了啊!

  因為他們之前的一支隊伍,每個人都舉著掛滿了士兵牌的軍旗,每一個士兵牌,都寓意著一個士兵沒能回家。

  永遠地留在了北疆那片土地,能帶回來安葬的,只有這一塊牌子。

  士兵牌在風中發出鈴鐺一樣的聲音,好像在表達回家的喜悅。

  即便馬革裹尸,身埋異國,但英靈魂歸,永佑家鄉。

  隊伍到達大廣場,沈冬素和全城官員,帶著龍鳳胎等在這里。

  這一次,大寶也清晰地喊了出來:“爹爹!”

  那個騎在大馬上的英雄,是我的爹爹!←→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