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皇上的底線第325章皇上的底線:、、、、、、、、、、、、、、、、、、、、、、、、、:irrxs
戲臺子搭好,不唱完可不行。
嚇跑一個黃欽差,就看他和陳星耀回長安后怎么哭訴。
沈冬素對官場不算了解,就幽州的官場來說,跟長安的官場生態環境完全不同。
幽州是野蠻生長,萬物復蘇,百廢待新。偷奸耍滑之輩,假大空之徒,在這里根本扎不了根,活不下去。
而這樣的官,在長安卻很尋常。
那黃欽差若在幽州沒走,沈冬素會擔心他發現什么,回長安告狀。
但現在他被嚇跑了,他只要人一跑,那回長安不管真相如何,他肯定是把事情往嚴重里講。
高麗人有多兇殘,幽州人勉強抵擋,連凌王妃都上了戰場…
因為他若不這么說,皇上就要追究他的責任。
畢竟他此來是負責帶回凌王妃和龍鳳胎的,而他只帶回一個陳星耀。
也就是說,為了保住官職,哪怕他事后知道沈冬素和全幽州,給他演了一場大戲。
他也得咬碎牙,硬著頭皮不承認自己被騙,堅持稱他看到的一切才是真的。
這么想想沈冬素覺得挺好笑的,她好像玩這一招玩的挺熟的,管你是什么人,凡是來了幽州。
我都能給你打上烙印,讓你不得不變成‘幽州黨’人士。
這朝廷發現,自己派一個欽差成了幽州黨,再派一個欽差,又成了幽州的擁護者。
還敢不敢派人來啊?
見王妃低頭暗笑,龐先生上前問道:“王妃,這圍城之戰,您準備圍多久?”
沈冬素手指北方:“當然是圍到王爺回來救咱們啊!”
“演戲要演完,哪有中途停下來的道理!”
“不行,單憑黃欽差和陳星耀,速度太慢了。”
“派人沿幽州一直到涼州,沿路給我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給王爺送信。”
“就說他再不來救援,本王妃的跳城樓殉城了。”
龐先生嚇得忙擺手道:“這話可不敢亂說,太不吉利。”
沈冬素失笑:“反正把消息給我傳出去,傳的天下皆知,高麗人打來了,凌王妃帶著龍鳳胎艱難守城。”
“朝廷的欽差回城求援,卻沒有援軍。”
“本王妃倒要看看,朝廷這個時候還要凌王班師回長安嗎?凌王回幽州救老婆孩子,事后誰敢問責?”
她口中那個‘誰’,自然是指皇帝。
說實話,如今的幽州,太子和吳王根本不是對手。
于內的敵人,只有皇權!
她演這場大戲,不光是為了騙皇上。
她覺得皇上根本不會上當,只是長安離得太遠,皇上就算知道是假的,也無法證明。
他派欽差來又如何?哪怕是皇上親自來,沈冬素也有辦法讓假戲變真唱。
反正甲四和陳黎已經收買了不少高麗將領,放一批過來圍個城,簡單得很。
她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肆意妄為。
說出來的她的目地很單純,她不想帶著孩子回長安,更不想凌王回長安。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更深層的較量。
那就是凌墨蕭的選擇,他是選擇老婆孩子,還是選擇去當愚孝皇子?
并非沈冬素不信凌墨蕭,人是會變的。
連她自己都變得更有雄心,更何況凌墨蕭!
他打贏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一場大勝仗,是整個大夏國的英雄,再次成為朝堂之上最有威信的皇子,那個不敗的戰神凌王。
他甘心留在邊城幽州,陪她發展北境嗎?
普通人常說,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但到了沈冬素現在的層次,凡事都要往最壞處想,這樣才能做好周全的打算。
如果凌墨蕭選擇回長安,她只能拿出當初成親時的合約,讓他履行。
她就要幽州和孩子,他回他的長安博那更高的權力,她留在幽州帶孩子、建海軍、打小日子!
旁人看不出來王妃的擔憂和良苦用心,龐先生卻是一眼就識破了。
一聲輕嘆,他記得以前王爺就常私下感嘆,王妃的心像瑣在銅墻鐵壁里,很難信任旁人。
便是他,想得到王妃的信任,也極為艱難。
此時,龐先生不得不感嘆,王爺說的沒錯,若是別的女子,成親數年,還有了孩子,對夫君自然是全身心地信任的。
而我們王妃,好像永遠都是,只相信自己。
“王妃,王爺一定會回來的。哪怕他知道圍城之戰是假的,也會回來。”龐先生堅定地道。
沈冬素輕笑道:“先生是不是覺得,我想的太多了?”
“并非我想得多,而是,我自己都在變,為什么要求別人始終如一呢?”
“嫁給王爺的時候,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光明正大行醫,能開一家大醫館,能減輕天下女子的生育之痛。”
“而現在,我的夢想太多了,多的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太囂張,野心太大。”
“連我都在變,為什么我們都堅定地認為,王爺不會變?”
“我不想在事情不如意之事哭泣后悔,我要將一切可能的變化,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并不是在測試王爺,那太無趣了。人性是經不起測試的,那樣做對誰都不公平。
我只是將我的想法呈現給他看。”
“瞧,看到了嗎?為了不回長安,我愿意發動一場戰爭。”
龐先生沉默了,他再次感慨,王妃成長的太快了!
看向幽州城,王爺離開時,幽州城是什么樣的?
若現在讓幽州城百姓選擇,誰是真正的城主,只怕大半人都會選擇王妃吧!
王妃從來不是王爺的附庸,而是能與王爺并肩之人。
從幽州出發的斥候小隊,足有近百支,像發射的箭一樣,從幽州往四面八方傳去。
“高麗圍攻幽州,凌王妃帶一雙兒女守城,幽州告急,急需馳援!”
這消息甚至比黃欽差一行還要先一步到長安城,等他和陳星耀進城時,已經聽到全城人都在熱議。
誰能想到,小小高麗竟然有一天敢對大夏用兵,還打到幽州!
看到黃欽差時,百姓的反應還好,但看到陳星耀時,都目露嫌棄。
有人小聲道:“這陳世子,又一次棄城而逃了?”
“上一次是北疆韃子嚇到他,難道這一次被高麗矮子嚇到了?”
陳星耀:…
明年要是六月飛雪,那就是上天在替我叫冤!
:irrxs新書推薦:、、、、、、、、、、
第325章皇上的底線第325章皇上的底線:、、、、、、、、、、、、、、、、、、、、、、、、、:irrxs
我冤啊!
嗚嗚,凌王妃絕對是故意的。
再來幾回這樣的事,我這輩子也別回長安了,走哪都被人指著脊梁骨罵!
本來想到皇上面前再哭的,但聽到百姓的議論,陳星耀還沒進宮就開始哭了。
把黃欽差哭的心煩意亂,他皇上的任務完不成,凌王妃母子三人,一個都沒能帶回來。
凌王妃的任務他肯定也完不成,朝廷哪里有兵馳援幽州!
涼州在要兵打番人,嶺南在要兵打交趾,蜀中要兵打蠻人,楚地有水患,隴右有旱情…
太子和吳王巴不得打壓凌王的勢力,除非高麗真破了幽州城,他們才會心急,派兵入北境。
但幽州城一日不破,太子說不定還會想著借以消耗幽州的實力。
等凌王回幽州里,就剩了一個空殼給他。再將他軍權一繳,看他還拿什么回長安斗?
黃欽差的目光落在陳星耀臉上,幸好有他同回長安。
凌王妃事后真追究責任,肯定也是打陳世子,怎么可能找他一個沒后臺的文官!
眼下最大的麻煩就是,讓皇上不追責。
所以一進宮,他就和陳星耀一起哭起來,甚至已經半好的腿傷,他卻以一個夸張的姿勢,半爬半跪地挪動。
皇上召見時,當著百官的面,兩人都不用對臺詞,一個比一個說得夸張,高麗人有多兇猛,幽州的情況有多危急,城中有多混亂。
黃欽差的重點匯成一句話:“皇上啊!沒接回你兒媳婦和孫子、孫女,真不是下官的錯啊!”
“您要怪,就怪高麗人膽子太大,怪凌王妃腦子太軸,脾氣太犟,非死守著不愿意走。”
“反正別怪我就是了,我還挨了一箭,迎著風雪趕路,已經夠受罪了…”
而陳星耀的重點是:“皇上救命!太子救命!吳王救命!”
“你們不派兵,幽州城就危矣啊!”
“你們要是派不出兵也成,讓凌王趕緊去救老婆孩子,別讓他回長安了…”
太子和吳王聽的都很急,忙追問兩人細節。
不同的是,太子重點追問的是幽州的兵力情況,據說幽州新兵不下十萬,今年還有海軍權,怎么可能被小小高麗圍住?
而幽州還有雷火,那是墨門新出的武器,威力極強。
聽到這話黃欽差忙反駁:“太子有所不知,下官當面看著幽州城投那雷火,殺傷力根本就不強,就是炮仗和碎石。”
“據說那武器之所以被傳的那么恐怖,是幽州有意為之,就為震懾外敵。”
太子一噎,你這話說的,好像本宮是個容易被騙的傻子!
“父皇,兒臣還是覺得,幽州被高麗突襲之事太過詭異,還是先派人去調查一番再議。”
這話黃欽差不敢駁,但陳星耀敢。
他指著黃欽差道:“太子是說,黃大人在說謊?還是說臣在說謊?黃大人身上的傷是假的?”
“凌王妃親自披甲登城樓守城,她一個女子,還帶著兩個孩子,就是不愿意拋棄百姓,才寧死也不肯走的。”
“無數幽州將士,頑強抵抗,英勇就義。”
“到了太子口中,這一切卻成了假的!”
“若我們能早兩個月給幽州海軍權,也不會讓高麗從海上偷襲而來!”
這又是在指責,年初的時候要海軍權,一直是太子阻擋。
太子被他質問的有苦難言,揮袖道:
“荒唐!本宮何時說這些是假的?只是說情況不日,需要派人調查而已。”
“難道就憑你們一句話,就讓朝廷派大軍去幽州?”
皇上重重一拍桌子,眾人忙安靜行禮。
陳星耀更是把頭低的不能再低,剛才他看了一眼皇上,那張臉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
皇上在氣誰?氣高麗小國敢挑釁大夏?氣我和黃大人沒能帶回凌王妃?
還是氣太子不顧大局,只爭小利?
可惜,陳星耀全猜錯了。
皇上在氣,當初那個小農女,還記得她初次進宮時謹小慎微,戰戰兢兢的模樣。
沒想到幾年過去,她竟然長成一方霸主,敢跟朕演戲了!
就幽州的事,朝堂上吵了好幾天,黃欽差和陳星耀天天哭,太子天天罵,吳王已經找好了自己的角色。
那就是幫陳星耀跟太子對罵,反正吳王很確定,皇上不會派兵馳援幽州。
只是場面上將不肯救援幽州的事推到太子頭上,讓太子名聲更差,吳王很樂意這么干。
而皇上則在看各地送來的折子,呵,幽州被圍竟然已經傳到涼州了!
這幽州的消息,比朕的旨意傳得都快。
連嶺南都聽說了幽州之事,嗯,這是利用姜家的商隊傳的消息。
皇上眼眸微瞇,凌王妃好手段!
這是逼朕答應,讓凌王回幽州。
朕若不答應,那便是不管苦守邊關多年的王妃和她的一雙兒女,不顧幽州滿城百姓的安危。
當皇上發現,不光是百姓在討論幽州,連學子書生也在討論之時。
聽說那萬書閣的橫渠四句,即將被高麗踐踏。聽說才建的海軍基地,被高麗付之一炬。
數十萬流民開荒的田地,即將被高麗搶奪,無數流民,涌向長安。
士族階級也開始恐慌,萬一高麗入北境怎么辦?萬一流民如蝗蟲過境怎么辦?
消息越傳越廣之時,皇上便知道,凌王妃這個圈套,他即便知道是計,也不得不如她的意,中這一計。
這就是陽謀,利用民意、輿論,甚至百官們的懼怕,士族的恐慌,幽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讓他不得不同意,凌王大軍火速去幽州救援,而不是班師回朝。
此刻,即便皇上說派人去調查,他相信,不論派誰,調查的真相都不是真的。
幽州城,真的被凌王妃一個女子,打造的上下一心,鐵桶一個。
無數人陪她演這場大戲,騙過天下人。
說實話,皇上雖有憤怒,但更多的是欽佩。
一個女子,能做到這一步,著實不易。
幸好皇上明白,沈冬素要的是什么。
她要的是保護孩子和凌王,不讓凌王再回長安做他的刀。
而不是要造反,所以還沒碰到皇上的底線。
幽州圍城第十天,皇上寫下‘皓’‘婧’二字,為凌王妃所誕龍鳳胎賜名,同時將孩子的信息上錄皇家玉碟。
同時下了一道圣旨給凌王,令他火速回幽州馳援,暫不班師回長安。
這次派的欽差還是老熟人,陳星耀。
:irrxs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