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161章李遙第161章李遙←→:
君蘭陪著昌平到天快亮時分才依依不舍的起身,去凈房將木桶送回廚房。
而后回了荒園自己的本體之中,收斂神識,扎根土扎根泥土,靜心修煉。
他在公主府潛心修煉的時候,太子府專職打理蘭花的兩個侍女則是提心吊膽的。
“我記得皇姐的這盆蘭花拿過來時,葉片有些枯瘦,并且奄奄的,如今倒是好了許多。”
太子這兩日有些忙,沒有注意蘭花,今日上朝經過花廳,瞥見這盆蘭花,見它被養的郁郁蔥蔥,青翠可人,忍不住走過來駐足觀看。
兩個侍女心虛不已,只低著頭,喏喏稱是。
蘭花消失不見的事情,她們沒敢告訴太子。
一是害怕責罰。
誰會相信好好的蘭花能在她們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見呢。
若是尋常的蘭花也就算了,但這是昌平公主交給太子,太子承諾會好好照看的蘭花。
這才三兩日的功夫,蘭花就沒了,太子沒辦法交代。
即便他仁慈寬和,也少不得要責罰。
二是此事一出,太子必定會再次登門公主府。
昌平公主現在被陛下深深厭棄。
太子實在是不應該再跟她有什么太多的牽扯。
因此她們將此事瞞了下來,只尋了一株相似的蘭花栽種在花盆之中。
這兩日太子沒怎么問,她們漸漸放松下來,沒想到今日太子竟過來看它了。
也不知道發現端倪了沒。
太子看完蘭花,又見兩個侍女一副提心吊膽的緊張模樣,笑道:“你們把蘭花照看的很好,怎么一副害怕的樣子?”
兩個侍女聽后,這才松了口氣,露出笑容。
“殿下將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奴婢,足可見殿下對奴婢的信賴,我們只怕做的不好辜負了殿下。”
太子點點頭,又夸贊了兩句,這才轉身出去上朝。
今日皇帝心情十分愉悅,只因河套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河套統帥張猛行事魯莽,中了敵人誘敵之策,親自帶了三千將士追擊,反中埋伏,導致三千將士無一生還,他自己也身中數箭而亡。
這本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好在軍中有一名小將李瑤十分的勇猛機智,在敵軍趁勢攻來時,以一敵十,反應迅速,同監軍李修通力合作,指揮兵營的剩余將士拼死反擊,竟反敗為勝,將局面生生掰了回來。
不僅如此,此后又遇兩戰,他與李修配合的越來越默契,竟是又連勝兩戰。
皇帝拿著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戰報,笑的合不攏嘴,說了許多贊譽之言,并要直接任命這個小將代替張猛任軍前統帥。
如此殊榮,誰都看得出來,將來班師回朝后,這名叫李瑤的小將定是要加官進爵的。
朝臣們并不愿意看到這種局面。
看戰報所言,他與李修臭味相投,相處融洽,恍若知己。
若將來他加官進爵,便是為李修增加了一條臂膀。
那他們辛辛苦苦將李修排擠出京,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即便有朝臣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這位李小將軍雖是勇猛,但畢竟年輕,又名不經傳,幾場勝仗很可能是運氣所致,他充當臨時統帥還好,若當真任命下達,恐是不能服眾。”
“臣附議。”他說完,又有一名老臣出列,“陛下,王朗之才我等有目共睹,他雖然年邁,但身體依舊硬朗,有他這樣的資歷才能震懾三軍啊。”
早在兩日前就有朝臣舉薦王朗。
皇帝也有意動,只是忌諱陣前換將,恐擾亂局勢,這才一直沒有表態。
只是在等前方局勢變動,若張猛吃了敗仗再派王朗過去,沒想到,張猛確實是吃了敗仗,但卻出了位虎虎生威的小將。
有連勝兩戰的戰績在,他的心自然而然就偏向了年輕力壯的小將。
卻不立即表明態度,而是看向太子。
太子并不同意朝臣們的見解,條理清晰的駁斥道:“統帥因魯莽折了許多兵力,又遭敵軍突襲,李小將軍能臨危不亂,同監軍通力合作,帶領剩余的將士反敗為勝,可見他在眾將士心中的威望極高。
如若不然,將士們必定是一盤散沙,哪里還有接二連三的勝仗可言。
是以任命他為統帥,將士們必會信服。
至于王朗王老將軍,他已經告老頤養天年,若非緊急,何必擾了老人家清凈。
再者,王老將軍現在還在京城,路途遙遠,待到過去軍情恐會生變不說,他便是過去也要適應一段時日,恐怕又會多生波折。
我們為什么要舍近求遠,本末倒置?”
他說要,朝著龍椅上的皇帝拱手:“陛下,兒臣認為,任命李遙李小將軍為統帥,此戰必勝!”
太子說完,擁立太子的朝臣也找出來附和。
太子的一番話有理有據,再要反駁就是強詞奪理了。
因此太子等人說完便沒有反對的聲音了,皇帝這才滿意。
只待下朝后擬詔八百里加急送過去。
下朝時。
朝臣們聚在一起議論。
“列位可知那位李瑤李小將軍是什么來頭?”
“如此驍勇善戰,應是軍武之后,只是京中似乎沒聽說過有姓李的軍武之家。”
“哼,什么軍武之后,怕就是個潑皮無賴參了軍,氣運好碰上張猛這個莽夫,叫他撿了個好處罷了,這等能跟李修沆瀣一氣的人會是什么好人!”
“劉大人所言甚是啊。”
“待這位統帥同李修一道回京,我等的好日子恐怕又要到頭了。”
幾個朝臣唉聲嘆氣的走遠了。
一直默默聽著的謝周生則抬眸看向了另一邊的階梯。
那里有過許多朝臣,有一個中年魁梧漢子走在最后面。
臉上卻帶著恭維的笑。
即便那些朝臣并未對他說話。
李安邦。
他那個舅舅,正五品的觀察使。
謝周生瞇了瞇眸子。
方才那幾個朝臣說的不錯,小小年紀便升至小將,又能在軍中有這等威望,那位李遙將軍絕非等閑之輩。
很大可能是出自軍武世家。
皇帝不喜武將,京城里有名有姓的武將世家不多,其中也沒有姓李的。
不過下面的小官中倒是有姓李的。
他這舅舅就是其中一位。
只是看他這樣子,李遙應該不是他的兒子,不然以他的脾性,早嚷嚷的眾所周知了,斷不會是現在這種卑微的模樣。
可不是他,那又是哪里出來的?
謝周生不禁皺眉。
他與李修已經是死對頭,如果他不能在李遙回京之前摸清楚他的底細,倒時他兩人聯手,他必定沒有反抗之力。
他想的多了些,一時忘記收回目光,那邊李安邦察覺到,轉頭看過來,見是謝周生面色沉沉的看著他。
他心里就是一跳,討好又不自然的沖謝周生笑笑,趕緊低著頭匆匆離開了。
說起他這個大外甥,他真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那時李氏帶著他們過來投靠,他一時糊涂,被家里的婦人蒙蔽,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
沒有收留他們反而結了仇。
如今他這大外甥高中探花,又一路高升,眼看著前途不可限量。
他每次上朝都提心吊膽的避著他,生怕自己在他跟前晃悠,惹了他的眼,讓他記起前仇,抽空報復他。
別看他現在只是六品。
但那可是在刑部,比他這不招人待見的末流武將可金貴的多。
人無完人,誰能經的起查。
他要是真要報復他,尋個由頭都能把他下獄了,雖說丟不了性命,但前途肯定是要沒了。
他那岳父可不會管他這個可有可無,并且從沒見過的女婿。
這幾個月他都是夾著尾巴做人,沒想到還是被他給盯上了。
瞧瞧這臉色。
心里指定在盤算著怎么報復他呢!
李安邦心里苦,又驚慌害怕。
直罵家里的婆娘不是個賢惠的,給他捅出這么大一個簍子,生出的兒子也沒一個好的。
都是姓李的,瞅瞅人家李遙李小將軍多威風多能耐。
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兒子,多給老子長臉。
在看看他家里的,都被那個無德的婆娘給寵成了廢物,別說給他長臉,不捅出簍子讓他去擦屁股,他都要敬謝列祖列宗了。
若是那個李遙李小將軍是他的兒子該多好。
那他就不用再怕他那大外甥了。
李安邦妄想著。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