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碼閱讀潑刀行圣墟圣墟 “何方人士?”“入城的牒子可有?”京城之地,入城的盤查更加嚴苛。所有外地客商,必須有沿途關卡發放的牒子,還需有人作保,才能入城做生意。京城附近的百姓,每天早起進城做工或售賣山上野貨,雖說沒掙著倆錢,但至少混了個眼熟,若是沒帶著大量貨物,通常就會簡單放行。而像李衍這些持刀拿槍的,則是重點關注對象。行走江湖的,要有當地商會或神拳會作保。如若沒有,這輩子都別想進城。門上懸掛著銅鏡,打磨古怪,即便靠近人影,也有些模糊。這玩意兒,就叫做“照妖鏡”。它照的不是人影,而是光。若有罡煞之炁流轉,上面的模糊影子就會扭曲。有些大戶人家,門口會掛這玩意兒。傳聞中,有些不是人的東西來到門口,為避免顯出原型,會匆忙離開。當然,這種法器制作復雜,可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即便弄到了真貨,沒過多久也會被人偷走。而京城門口的,自然不會有假。進城的術士,沒人能隱瞞身份,必須乖乖取出道牒,前往城隍廟備案。離開前,羅明子已幫忙弄了份假道牒隱藏身份,但當李衍來到城門口,看到“照妖鏡”上影子沒有任何異常時,心中一動,放棄掏出道牒。他的龍蛇牌,是古蜀部落祭祀巴蛇的祭器,也算國祭神器。這種寶貝能躲避天庭陰司,“照妖鏡”自然也看不出來。羅明子弄得假道牒再真,也比不上不留痕跡。李衍忽然有所明悟,京城國祭神器肯定不少,隱藏的高手同樣如此。但即便這樣,守城的衛士也沒放過他。“姓名?!”“劉二狗。”“何方人士?”“鄂州宜昌。”“可有路引和擔保?”“回大人,在這里…”一番嚴格盤查,又看到李衍拿出鄂州雷家給弄的假身份后,那士兵才稍微放松警惕,但仍哼了一聲,看著李衍腰間刀鞘,冷聲道:“京城有規矩和律法,你最好別惹事!”“大人放心,我就去討個生活。”“好了,過去吧!”放李衍通過后,士兵們又攔住了下一個商隊。商隊有十幾輛馬車,貨物眾多,仔細檢查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商隊管事怕誤了時辰,連忙上前,偷偷塞出一錠銀子,“諸位軍爺,行個方便…”“少來這套!”守城衛兵頓時惱火,一把將人推開,檢查的更加仔細。此時的李衍,正隨著入城的人流穿過永定門券洞。聽到后方呵斥聲,他扭頭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即便是京城,這般檢查也太過嚴苛。莫非出了什么事?想到這兒,他壓低草帽,盡量不讓自己顯眼。大宣朝的京師,便是前世北平。前朝南北對峙時,此地原本是金帳狼國大都,而大興朝國都在金陵。自大宣朝開國皇帝蕭承佑滅了大興,又將金帳狼國趕入草原深處后,便定都于此。這其中涉及到風水和戰略目的,所以雖然時間線有所改變,但北平依舊成為了帝都。整個京師,乃是呈“凸”字形城垣結構。中心區域,從里到外依次是宮城、皇城和內城。“宮城”外午門,為百官常朝與廷杖之地,三大殿用于大典與朝政,乾清宮、坤寧宮為帝后寢宮。四周護城河環繞,四門設禁軍,宮墻高厚,僅皇帝可經大明門正門出入。“皇城”乃是禮制建筑,按照國家祭祀,分為左祖右社。左為太廟,祭祀祖先,右為社稷壇,承天門外廣場為頒布詔書之地,五府六部官署對稱分布于長安街兩側,除此之外還有皇家園林。“內城”為官署與民居,東城多文職衙署,西城多武職機構,俗稱“東文西武”。此外內城有九門,作用各不相同。比如“朝陽門”,乃漕糧入城門戶,碼頭直通京杭大運河。“德勝門”為軍隊出征凱旋之門,“西直門”專供玉泉山御水入城,水質優于城內苦井。至于外城,則是外圍防御城郭,共有七門,乃尋常百姓棲居之地。如此這般,形成“宮禁居中,層層拱衛”的格局,盡顯帝都威嚴。李衍乃是從永定門進入,甫一踏入外城,喧囂的市井氣息便撲面而來。這味道,混雜著烤餅焦香、藥材苦澀與騾馬腥臊的氣味。李衍眉頭微皺,忍不住揉了揉鼻子,目光瞥向城門內側張貼的告示。標題是《嚴禁番商勾結彌勒教等邪教蠱惑百姓事》上面寫著:欽奉圣諭:近查津門、通州等地,有紅毛番商假托朝貢貿易,暗結彌勒教妖人,私販福壽膏、設淫祀邪壇,蠱惑愚民,更有勾結倭寇、鹽梟之輩,罪不容誅!后面還列了眾多禁令。“一、禁勾結邪教,凡番商入港,須持市舶司勘合,由地方官驗明貨物、登記隨行人員。敢有私設拜火壇、彌勒香堂,或與妖人往來者,主犯凌遲,從犯梟首,產業充公,知情不報之牙行、通事,同罪連坐…”“二、禁私販禁藥,福壽膏乃外夷毒物,吸食者形銷骨立,不事生產。自今日起,各海關嚴查番船夾帶,查獲即焚毀,販售者無論華夷,皆以“謀害社稷”論處,主犯車裂,買家流三千里…”一條條禁令,列舉分明,且處罰嚴苛。鈐都察院印、五城兵馬司印,皆是朱紅墨跡未干。原來是因為這個…李衍看到后,頓時了然。看來,津門碼頭被襲之事,徹底刺痛了朝廷。民間律法嚴苛,朝堂之上的爭斗,怕是更加兇猛。讓李衍安心的是,朝廷嚴禁福壽膏,此物或許難以再禍害神州。但這也意味著,他暫時不便與嚴九齡相見。這兄弟不管自己想不想,因為祖父的原因,已成開海派一面旗幟。津門之事,讓地方派抓住機會,大肆攻擊開海派。皇帝為了制約平衡,選擇坐山觀虎斗。此時的嚴九齡,估計不好受。若他現身,引得趙清虛做局,恐怕會害了嚴九齡。還是要暗中探查。但英王府,還如何混進去呢…李衍一邊沉思,一邊沿著青石板街道前行。大宣國運鼎盛,京城之繁華,在神州更是首屈一指。兩側鱗次櫛比的店鋪招牌,幾乎遮蔽了天光。綢緞莊“瑞福祥”金字匾額下,伙計抖開一匹蘇繡云錦,吸引過往客商…隔壁藥鋪的銅碾子咕嚕嚕轉著,穿葛布短打的學徒高喊“同心堂虎骨酒,祛濕驅寒嘍!”各種叫賣的聲音,混著街上騾馬聲,此起彼伏,入眼盡是喧囂。李衍也不急著前往英王府,而是在城中隨意閑逛。他在京城,恐怕要待一段時間,越早熟悉越好。畢竟已是久經江湖風霜的老客,外人只看到繁華,李衍卻瞧出了更多。那撂地賣藝的赤膊大漢,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通常來說,這些人都是江湖“掛子行”中的“點行”,又分“清掛子”和“挑將漢”。“清掛子”單純打把式賣藝,“挑將漢”則是兼賣野藥,大力丸,虎骨酒之類假藥。無論哪一種,都是“腥把式”,功夫好不到哪兒去。畢竟,有能耐的,誰愿意遭這罪。但這赤膊大漢,卻在鐵錘落下時,胸膛一鼓,竟硬是用暗勁將青石震裂。上下相擊,青石四分五裂爆開,效果遠超尋常把式。“好!”周圍百姓紛紛叫好,拋出銅錢。而這漢子,任憑銅錢在陶碗里叮當亂跳,卻仍舊面色冷漠。卻是他的雙腿,已被兵刃連根斬斷。人群散去后,舉鐵錘的年輕人連忙上前,滿臉心疼道:“師傅…”“別說了,我還能撐。”漢子眼中滿是蒼涼,“攢夠了錢,咱們就回冀州,離開這吃人的京城!”隨著人群離開的李衍,微微搖頭,看也不看,隨手一甩。叮叮叮!一小錠銀子,在師徒倆震驚的目光中,于破碗里飛速旋轉。那漢子連忙抬頭,但看著喧囂的街道,哪還找得到人,只得憑空抱拳,“多謝兄弟…”有落魄之人,自然也有得意之輩。有身形健壯的鏢師,三五成群,笑著進入青樓,顯然剛走鏢得了賞錢。也有白衣飄飄的世家弟子,牽馬游街,簪花風流。但京城,終歸是皇權律法最大。無論什么人,碰到沿街巡邏的官差和衛兵,總要遠遠避開。不知不覺,待到日落黃昏,李衍穿過正陽門箭樓進入內城。周圍景象倏然變得肅穆。東江米巷外的六部衙門前,青衣小帽的師爺們捧著文書疾走;西長安街的武職官署外,更是有眾多士兵列隊巡邏。相對而言,內城的街道更加整潔,畢竟這里不僅有朝廷各個衙門,諸多權貴深宅也坐落于此,即便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小院,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夠買的起。當然,內城之中同樣熱鬧。沿街茶樓酒肆修建的更加繁華,出入之人,基本沒有破衣爛衫者。暮色漸沉時,李衍閃進了東四牌樓北的汪芝麻胡同。胡同內更是安靜,皆是高門大戶,偶爾才會有人經過。短短時間,李衍便看到了好幾座朝廷官員的宅邸。皆是朱紅大門緊閉,若要尋人,必須扣響門框上的銅扣釘。幾乎每家每戶,門口都放著鎮物。和他家《百戰牌》一樣,朝廷賜下的石獅子石鼓,皆有辟邪鎮宅之用。因為羅明子再三提醒,李衍并沒輕易動用神通探查。他只是借著輕身法,收斂氣息,在黃昏中的街道陰影處穿梭。沒過多久,李衍便來到了一座面積不小的宅邸外。遠遠望去,但見門楣上懸著“敕造英王府屬衙”木牌。李衍瞧了瞧天色,眼見太陽落山,立刻竄入暗巷,準備翻墻而過。但就在這時,他忽然停下腳步,臉色變得古怪。懷中的勾牒,開始微微發燙!有意思…李衍著實詫異,想不到這英王府中,竟然藏著陰犯!沒有絲毫猶豫,李衍立刻心神沉入。穿過迷霧,眼前出現石井黑水。他將手放在井沿,黑水旋轉,陰犯的信息立刻展示出來:此陰犯,名叫烏勒吉,出身大興安嶺深處的“黑狼村”,供奉狼仙…原來是“暗五仙”!李衍當即猜出了此人傳承。北疆以薩滿傳承為主,最出名的自然是出馬仙,供奉狐貍、黃鼠狼、蛇、刺猬和老鼠。但很少有人知道,除去這“明五仙”,還有“暗五仙”。“暗五仙”,是指供奉虎、狼、蜈、蝠、蛙仙。與正統出馬仙不同,暗五仙以血食祭祀、奪舍續命等邪術聞名。就像這“黑狼村”,就因活剝孕婦胎衣煉制“子母煞”,被五仙堂圍剿,僅烏勒吉一人逃脫。此人修“狼仙附體”,需每月生啖活人心肝。當年英王率軍征討北疆叛亂時,遭金帳狼國余孽設伏擊,引入白山黑水圍殺。剛剛還陽奪舍的烏勒吉,趁機襲殺金帳狼國薩滿,吃心肝療傷,被英王視為“奇人”收留…看到這些情報,李衍有些失望。他原本以為,藏身其中的乃是建木妖人。現在看來,不過是王府收留的打手。這種事,他也聽黃泉組織的人說過。大部分地仙陰犯,都躲藏在洞天福地中,受玄門大教庇護。雙方皆有默契,只要不鬧出什么大事,活陰差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還有一些孤狼高手,無依無靠。能耐住性子的,還能藏身于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但有些卻受不了寂寞,偏偏往那紅塵濁世中鉆,躲到王宮權貴的家中,成為供奉。想到這兒,李衍停下了腳步。英王府有這種高手,大搖大擺潛入,肯定會被發現。他總不能直接召喚陰兵抓人,到時整個王府的人也一個都活不下來。事情鬧大,他也只能狼狽遠遁。必須想個萬全之策。就在這時,巷子后方的朱紅小門,吱呀一聲打開。這地方偏僻,按照一般布局,應該是廚子外出采買和運送木柴的通道。但出來的,卻是一名衣著華麗的公子哥,五官還算英俊,但眉眼低垂,臉色蒼白,眼袋發黑,走起路來弓背駝腰,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在他身后還跟著兩名王府侍衛,皆是滿臉為難。其中一人哀求道:“爺,咱別去了,別讓老婦人動怒。”“怕什么?!”這公子哥兩眼一瞪,“祖母臥病在床,其他人勾心斗角,哪顧得上管我。”“走走走,聽聞飄香樓新來了名姑娘,姿容絕世,今晚就要‘出閣’,那幾個混蛋肯定都去了,我可不想喝他們的刷鍋水…”說罷,便拎著袍子往外走。兩名王府侍衛滿臉無奈,只得跟在身后。李衍看了看王府高墻,若有所思,緊隨那公子身影融入夜色…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于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
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