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2章劍氣鎮大江

轉碼閱讀潑刀行圣墟圣墟  唰唰唰!出現的身影越來越多。玄色道袍,幾乎與黑暗融為一體。明山子此時已換了身打扮,襲藏藍鶴氅上繡著北斗七曜,身背長劍,腰間特制皮囊上插著一枚枚竹符,加上清癯如鶴的身形,氣勢已大為不同。之前仙風道骨,如今卻是殺機凜然。在他旁邊的幾個人,看起來皆是不凡。有位白發老道,身形高大,臉上滿是疤痕,沒有背劍,只是右手握著老舊棗木法印,指節處密布著朱砂浸染的紋路,這是三十年雷法修持留下的印記…還有位坤道,年近三旬,不茍言笑,滿頭烏發以青竹節簪固定,隱約能看到發髻中,插著三十六枚金針,道袍下隱約露出纏滿符紙的裹腿…這些高手,小部分來自程家,大部分來自青城,平日里很少現身,專門負責廝殺戰斗。青城一方的首領,李衍卻認識,正是之前領他們逛青城山的靈云子,如今已從知客,正式成為外出行動的首領。無論明山子還是靈云子,雖算不上當家主事者,但在各自中層里,都已算頂級。但二人很識趣站在兩旁,態度恭敬。站在中央的,是一名瞎眼老道,道袍破舊,枯發佝僂,滿臉老人斑,一副行將就木的模樣。正是神州十大宗師之一的程劍心。他的道行已經衰落,加上之前受了傷,狀態很是不好,兩眼渾濁,氣息也變得微弱。然而,所有人都不敢小瞧。甚至都用崇拜的目光偷偷打量。無他,程劍心的威望實在太大,以一己之力鎮壓蜀中數十年,使得青城名聲超過峨眉。無論程家還是青城山道士,在他們眼中,程劍心無疑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下山的神,也是神!而在程劍心旁邊,則站著一名抱劍少年,正是當時挑戰李衍的常狗剩。與其他人不同,少年依舊灰頭土臉,雙目充血帶著淚花,眼神躲閃,不時看向旁邊。程劍心沒有搭理,面對遠處江面,仔細感受氣息。此刻的江面,明月如霜灑滿魚嘴分水堤。三十多艘漕船首尾相銜,全部懸掛著巨大的紅燈籠,將將周圍江面染成血色。如今未出正月,夜晚江風刺骨,但那些個船工們,全都赤裸著上身,露出虬結肌肉。“嘿著!三星照水府喲——”“嘿咗!五丁開山門啰——”他們喊著古老的川江號子,手臂粗的麻繩,在龍骨滑輪上轉動,將一塊塊丈許見方的玄武巖沉入江心。這些個玄武巖上,都刻著大量凹槽,又用黑色琉璃澆灌,形成碩大符文。隱約能看到,構成個縱目模樣。這些都是鹽幫派來幫忙的船工,他們干慣了力氣活,平日里也沒少接觸殺頭的買賣,但此刻卻沒有人敢多嘴,詢問這是要干什么。上一個好奇的,已葬身魚腹。船上不止有這些鹽幫漢子,還有許多黑甲黑披風的士兵,正是蜀王親軍黑翎衛,數量少說有一百,皆手持神火槍,警惕地看向四面八方。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裝扮奇異僧道俗人。他們同樣是蜀王收攏的西南邪道,雖說數量不多,但都是蜀王最信任的人。為首者,則是一名青袍老者。他身著儒袍,五官方正,頭上白發與黑發交錯,氣質儒雅,但站在那里,卻莫名給人一種神兵插在船上的感覺。轟!巨石落水,濺起大浪。每當此時,便有術士抓起朱砂混著雞血的粉末,往江中拋灑,并且掐訣念咒。周圍陰風怒號,隱約有些黑影在水下游蕩,但全被他們驅逐。“果然是在動手腳。”程劍心雖雙目已瞎,道行衰落,但神通猶在,仍能感受到這一切。他微微嘆氣,面色平靜蒼聲道:“多年前,老夫便查過此地,并無發現。”“看來是大意了…查吧!”一聲令下,周圍幾人立刻忙碌起來。“是,祖師。”之前那位坤道沉聲拱手。她雖是女子,但明顯是這幫高手中的主力,舉止頗有威嚴,回應的同時,便開始雙手掐訣。嗡嗡嗡!其頭頂發髻之上,插著的三十六枚金針忽然顫動,隨著法訣而變化,規律且有節奏。與此同時,雙耳也隨著微動。她閉上了眼睛,夜風吹拂發梢,遠處的聲音也被無限放大,在她腦中回蕩。這是一種特殊的術法,專門用于增強耳神通,修煉極其艱難,還會造成損傷,比如那些金針法器,要常年刺入頭皮,以自身炁血進行溫養。然一旦成功,便類似于千里耳。不同于李衍能聽到鬼神語,這位坤道,覺醒的耳神通能聽罡煞之炁流動聲音,進行探查。聽著耳中聲音,她終于睜開了眼,從懷中取出羅盤,掐訣對著空中一抓,指向羅盤。羅盤指針瞬間跳動,瘋狂旋轉。“坎位生變!”她面色凝重,看向旁邊,“青玄,他們在水下布陣,陣眼在坎位,那里有東西。”“是,師尊。”在她身后,一名年輕道人拱手上前。這年輕道人生就重瞳異象,顯然也是青城后輩中的佼佼者,同樣手掐陽訣,隨后劍指在眉間一抹。他的重瞳似乎有精芒閃爍,眼白上忽然充血,額頭青筋直冒,同樣用了探查秘法。這便是玄門大教的底蘊。他們不僅有古老傳承,一代代天才積累,也留下諸多奇功妙術,或許有些偏門,但絕對威力十足。就如這對師徒,專門鉆研探查之術,無論什么行動,都是絕對的主力。其他人早已習慣,安心等待。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不對。這名重瞳弟子,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眼中浮現驚恐之色,渾身顫抖,卻動彈不得。這是魘癥,中術的表現!啪!身后坤道當即掐訣,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腦勺,同時呵斥道:“閉眼!”這一下,好似洪鐘大呂。那重瞳弟子當即恢復清醒,閉上眼睛不敢再看,過了好半天,才緩過勁來。其他人倒也不擔心。術法爭斗,失手是常有的事。他們經驗豐富,第一時間就已經處理,并無大礙。果然,沒多久,那重瞳弟子呼吸就變得平穩,緩緩睜開雙眼。“青玄,看到了什么?”明山子連忙詢問。“一只豎眼…”那重瞳弟子眉頭微皺,開口道:“不像是人眼,更像青銅器物。”說著,抄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畫了起來。如果李衍在,就會發現這青銅縱目,和他之前在鬼羌古寨看到的,極其相似。“這是何物?”其他人都有些疑惑。唯有程劍心,若有所思道:“老夫見過此物,當年有伙探幽一脈的憋寶人,集體中了惡咒,身上浮現此眼疤痕,全都陷入瘋癲。”“其首領腦袋上,就帶著此物,老夫打碎此物,他們才恢復清醒,但也只剩一口氣,臨死時,他們說此物乃他們從先秦方士墓中盜出,似乎與古蜀有關,被稱為‘古蜀之眼’。”“古蜀之眼?”其他人聽到后,面面相覷。雖說是蜀地,但這東西深埋地下,知道或者見過的人,都寥寥無幾,更別說知道其作用。“不清楚也要打!”程劍心扭頭看向周圍,沉聲道:“按李小子所言,那妖人乃是方士盧生,且與鬼教有諸多聯系,潛藏人間千年,不為人所知。”“如今露面,數十年謀劃,所圖不小,說不定與登神成仙有關,所以老夫讓瞞著山里那些老鬼。”“登神者只求自身超脫,碰到此事必生意外,但我等乃是玄門正教,享一方氣運,亦要護一方平安。”“動手吧,布劍陣,一個不留!”一聲令下,周圍人立刻忙碌起來。不少相對年輕的道人,身后都背著法旗,以油布包裹,好像背著長槍。他們訓練有素,皆手持羅盤,一邊查看,一邊四散奔行,很快找到各自位置,拽著身后布繩一抖。嘩啦啦瞬間,一百零八面法旗迎風招展。插旗的位置看上去凌亂,實則分內外兩圈,里面三十六面合天罡之術,外面七十二面,與地煞之數相應。而明山子,也從身后包裹中取出七盞青銅古燈,燈座刻著“陽平治都功”篆文,在地面擺成北斗狀。隨后,他掐訣并指抹過燈芯,燭火憑空燃起,同時念誦道:“天燈照幽冥,地燈鎖煞炁,人燈定神魂——三才歸位!”青城山的靈云子等七人,腳下皆放著木匣。嗡嗡嗡!陣法一成,里面頓時傳來劍鳴聲。他們同時左手掐劍訣,吐出一口白氣,隨著劍訣指引射入匣中,正是峨眉秘術,天罡指氣訣。李衍和幾名峨眉青城道人打交道,都曾見他們用過此術。這門術法,可加持法劍攻擊,威力不小,但其真正的作用,還是為劍仙之術打基礎。顯然,這些道人用的才是正法。劍鳴聲越來越響,木匣也隨之顫動。鏘!終于,所有木匣蓋子猛然掀開,七道白氣噴涌而出,空中一個旋轉,插在七枚銅油燈前。短短時間,便已布成法壇。但這法壇卻與尋常法壇不同,乃是劍壇。和李衍“神變法”一個道理,修士道行再高,也不過肉體凡胎。而但凡威力強大的術法,少不了要操控規模龐大的先天罡煞之氣,人的身體根本無法承受,必須借助法器或法壇容納。劍仙之法同樣如此,分天地人三劍。武侯祠外,有青城修士設壇,飛劍攻擊蜀王引蛇出洞,用的便是人劍,單人匹馬便可控制。而如今他們所布置的,便是地劍。布陣之時,程劍心并未參與,而是帶著常狗剩站在一旁觀看,低聲解釋道:“凡術法之道,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龍虎山雷法,若天時不予,耗再多功夫也沒用。”“我青城弟子一代代穿梭蜀地,供奉山川,方能法旗一至,引蜀地山川罡煞之氣,化作劍氣除魔,但出了川蜀就不太靈光,只能用出人劍,故劍仙傳聞,只在蜀地出名…”“老夫年少時,曾立誓創出秘法,改變此局面,但一生碌碌,并未成功,今后或許就要靠你了…”“師尊!”抱劍少年常狗剩,此時已是淚流不止。他已得知程劍心身份,加上之前接連與人比斗,除了李衍,無一敗績,因此產生了些許驕傲之心。之前被血儺師阻擊,想著能夠擋一下,沒聽從指揮逃遁,結果讓師徒倆落入險境。雖然逃脫,但程劍心已是油盡燈枯。少年常狗剩也因此心懷愧疚,連看都不敢看程劍心,恨不得一劍刺死自己。“你個狗東西!”見他這副模樣,方才還淡定的程劍心,立刻變得惱火,“錯怕什么,少年人本來就是要犯錯的,老夫年輕時干的荒唐事多了,對不起的人也多了,你這算什么?”“這一關,人人都要走。我等練劍之人犯錯不怕,若因此折了銳氣,那老夫才是救錯了人!”常狗剩狠狠咬牙點頭,淚珠子掉落在地。另一邊,在明山子帶領下,所有青城修士齊齊抽劍,步罡踏斗,指向蒼穹,念誦道:“天精地髓,奉敕通靈,劍叩龍門,山河響應——”這是《青城玉房訣》,開啟劍壇法咒。呼劍壇一開,周圍頓時狂風呼嘯。一百零八面法旗獵獵飛舞,七盞青銅燈火焰暴漲,燈前插著的七把法劍,更是轟鳴作響。漸漸的,形成共振。鏘!劍鳴如龍吟,響徹夜空。聲音似乎驚醒了這片蜀地天地間的精靈,遠處樹葉嘩啦啦作響,群鳥驚飛,走獸奔騰,肉眼可見的白霧從地面升起,向著法壇匯聚…這是真正的青城劍仙之法。《莊子·雜篇·說劍》中,有提到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而劍仙之術,也有另一種說法。人劍者,以劍意為鋒,神魂為鍔,赤誠為脊,性命為鐔,納七情于內,攝六氣于外…地劍者,以山川為鋒,江河為鍔,五岳為脊,四瀆為鐔,其動也,山崩海嘯;其靜也,地脈潛行。此劍一振,草木成兵,沙石為陣,九泉黃泉皆聽號令!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于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

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飛翔鳥中文    潑刀行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