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6章 為老劉點亮前進的道路

飛翔鳥中文    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有聲小說點這里

  第276章為老劉點亮前進的道路第276章為老劉點亮前進的道路:、、、、、、、、、、、、、、、、、、、、、、、、、最新網址:ppxs

  建安七年十一月中。

  曹操的求賢令,比歷史上提前了八年!

  當消息傳回襄陽,老劉也有些心急,連忙找到了張明。

  “知漢!”

  “曹操此舉,天下有才之人,恐怕多半會往許都,這可如何是好?”

  書房中,張明親自為劉備斟茶,微微一笑。

  他當然理解老劉為何心急,任何時代,不管是打天下還是治天下,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軍隊建設。

  總而言之,任何一樣,都離不開“人才”二字!

  曹操歷史上一共發過三次求賢令,這也為未來的曹魏政權,打下了夯實基礎,也讓東吳和西蜀終其一生,也無法望其項背。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難以建功?

  說白了,就是打到最后,沒人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并非真的看不起廖化,只是對于蜀漢人才凋零的無奈嘆息而已。

  人才不只有招攬一樣。

  如今的襄陽,天時地利人和俱在,張明也清楚,現在是時候,為老劉再一次點亮前進的道路了!

  “主公,莫要著急。”

  將身前茶杯輕輕推到劉備身前,看著張明這淡雅的模樣,劉備焦急的心也平緩了許多。

  吹了吹面上茶漬,呷了口茶,眼前一亮,忍不住贊道:“好茶!”

  “茶是好茶,但也是主公細細品嘗后,才知曉的其中滋味。”

  張明意有所指,緩緩說道:“人才也和茶一樣,急不得的,急了,反倒燙嘴。”

  劉備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卻還有些沒有參悟,不過已經恢復了冷靜,笑道:“知漢說話深奧,仔細思索,確有道理。”

  “恕備駑鈍,還請知漢細言之。”

  見劉備徹底恢復了冷靜,張明頷首道:“主公太過自謙,主公認為,像這樣唯才是舉,最終招攬出來的官員,其中人品堪憂者幾何?”

  劉備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桓靈二帝時,賣爵鬻官,導致舉孝廉入仕一途,幾乎斷絕。”

  “此后雖有大才者,也多不得其門而入仕,因此鄉野之間,多有賢才埋沒。”

  “但德不配位者更多,由這些人舉薦者也不在少數,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樣的人,人品能有多么出眾,備是不信的。”

  “輕則貪贓枉法,重則背信棄義,不知知漢以為如何?”

  “主公所言極是!”

  張明撫掌笑道。

  劉備說得很對,現實就是如此,唯才是舉就是一把雙刃劍,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只不過當時的曹魏已經一家獨大,能夠震懾這些人,壓制這些人的野心和貪婪罷了。

  可到了曹魏后期,在世家門閥的影響下,這些人的劣根性,幾乎暴露無遺。

  等到司馬懿獨大的時候,朝堂四海之內,真正忠心于曹氏一族的,除了曹氏夏侯氏及其姻親外,還有多少人呢?

  得到張明認可,老劉也沒有那么焦慮了。

  在打消了劉備焦慮的情緒,讓他對曹操這求賢令不再那么擔心之后,張明才緩緩說道:

  “除此之外,曹操所行乃是霸道,而主公仁義,一直以來行的都是王道。”

  最新網址:ppxs新書推薦:、、、、、、、、、、

  第276章為老劉點亮前進的道路第276章為老劉點亮前進的道路:、、、、、、、、、、、、、、、、、、、、、、、、、最新網址:ppxs

  “霸道,王道,皆治世之道,然霸道太過激烈,雖然見效極快,但也容易引起反抗。”

  “相反王道雖然見效慢,但勝在穩妥,后勁十足。”

  “行霸道者,可不計較一時后果,方能用這唯才是舉之法求賢。”

  “主公既然行使的是王道,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效仿曹操霸道之事,堅持本心,走自己的路,才是真理。”

  張明的話,讓劉備頻頻點頭。

  眼見已經明確了劉備所走之路,打消了劉備心中最后一絲疑慮,張明這才給到了自己早就在腦海中構劃許久的解決方案。

  “其實人才一道,自古以來,除了招攬之外,還有一途,便是培養。”

  “古之圣人收徒,講學、游學的過程,就是培養人才的過程。”

  “如今的鹿門書院,學科分類詳盡,即可培養全才,也能培養專業人才,再有一到兩年,便能初見成效。”

  “明年,書院的模式將優先覆蓋州治,郡治,優先面向寒門子弟,打破世家私學的壟斷,這是其一。”

  “其二,培養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擇其品學兼優者,去其好逸惡勞者。”

  “其三,等學院派士子數量漸漸多起來,能夠和世家子弟分庭抗禮之時,主公認為,那個時候入仕的制度,仍然還用舉薦的方式,還合適嗎?”

  “這個…”

  劉備一臉懵逼。

  說實話,這個問題他還真的從來沒有想過,畢竟舉孝廉的制度,是他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沿用的,是刻入骨髓的。

  雖然他自己也說了,經歷了桓靈之亂,舉孝廉已名存實亡,但他也沒有想過要更改制度,只是想著漢室復興后,重回正軌而已。

  張明聞言,只能換了個說法。

  “或者說,主公認為,人才的舉薦,還應當掌握在郡國手中嗎?”

  “郡國背后,實際舉薦的,難道不是世家嗎?”

  “那么這些人被舉薦為官后,到底是在為國家效力,還是在為家族謀私呢?”

  張明話音落下,一連三問,將劉備徹底問愣住了。

  他低著頭,仔細思索去想張明的意思。

  緊接著,劉備緩緩抬頭,眼中有了一抹明悟,堅定道:“備明白了,人才的選拔,應該牢牢掌握在國家手中。”

  “但,舉薦乃古來之例,備該如何做呢?”

  經過張明的引導,劉備終于明悟。

  見目的達成,張明也知道,是時候將開科取士的事情,提前向老劉透露一些了。

  不然真等到那一天,他怕老劉毫無準備,與其到時候手忙腳亂,不如從現在開始就步步為營。

  “主公,明有一法,名為科舉。”

  張明羽扇輕搖,微微一笑,“等書院普及到各州縣,隨著修典的深入,越來越多經典都會印刷成冊,發往各地。”

  “那時讀書的人,將不再只有世家寒門,甚至商賈富農之家,也會慢慢多出許多讀書之人。”

  “到那時,主公便可行科舉取士之法!”

  聽著張明描述的宏偉藍圖,劉備眼眸明亮,忍不住問道:“還請知漢教我,何為科舉?”

  “這科舉之法,其實不難。”

  張明清了清嗓子,不再賣關子,開始滔滔細說來,“首先,這科舉的核心,便是將人才的選拔,覆蓋到天下讀書人。”

  “同時,將最終的決定權,直接交給了由主公任命的官員,以及主公自己!”

  劉備身軀一震,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心想還能這么玩?

  最新網址:ppxs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